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生态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实习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实习教学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尤其在学生野外实习成绩考评方面亟需改进和完善。在多年的生态学实习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科学组织开展生态学野外实习并构建实施多元考评机制,将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活动合理衔接,实现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学生在野外实习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了生物环境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12.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针对传统的生态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组织欠规范,以及实验教学时数不足和考核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生态学实验教学水平,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13.
用清水作对照,以葫芦藓配子体水浸液(浓度分别为5、10、20及40mg/m L)培养甜椒种子,10d后测定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各浓度葫芦藓水浸液对甜椒种子萌发和根部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随着葫芦藓水提液浓度的升高,甜椒种子发芽指数、发芽率以及幼苗根部生长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即表明葫芦藓水浸液对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促生作用。但对根长、根鲜重及根干重等作用水平不一致,10mg/m L时对甜椒根长、根干重促进作用最强,而在20mg/m L时对其根鲜重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14.
土壤中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小麦思苗实验表明,小麦幼苗根主要吸收土壤中小分子有机质结合的汞(FA结合态汞),并在根部累积,其他开矿汞可以结合为FA结合态,表现为间接作用,残渣态汞是植物根吸收的库源。在实验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可以很快吸收土壤中挥发出来的汞,并在茎叶中积累,土壤汞植物利用率氏,可被带出土主汞量有限。  相似文献   
2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民收入增加困难很多,应从多方面入手,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16.
刘俊华  陈印平  赵西梅 《种子》2017,(11):77-80
研究了重金属铅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苗高以及幼苗生物量等指标均随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长、苗高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浓度下根系幼苗生物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大,而后随铅胁迫水平的增强而显著降低,高浓度处理则严重抑制根系的生长;黄瓜种子活力水平随铅胁迫程度增强而降低的趋势明显.基于上述分析,表明重金属铅胁迫对黄瓜幼苗根长的影响要大于对芽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7.
[目的]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运用样地调查法采集土壤样品,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路域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 G205国道和S312省道两侧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并且土壤中铅含量随与公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距公路干道1~50 m内所采土壤样品的含铅量在32.46~86.04 mg/kg,是该区域土壤铅背景值的1.2~3.3倍,污染状况较为明显。经进一步研究,道路两侧绿化带可有效降低土壤铅污染水平。[结论]该研究为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18.
从耐盐植物中分离具有石油烃降解功能内生细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为内生细菌协同宿主植物修复石油污染盐渍化土壤提供基础。以黄河三角洲长期受石油污染重盐碱地生长的耐盐植物虎尾草为材料,分离出能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内生细菌24株。通过柴油降解试验,筛选得到1株高效石油烃降解内生细菌BF04。经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同源序列分析,确定BF04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BF04对不同烃的利用能力和对柴油的降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BF04能够利用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单环芳烃,不能利用多环芳烃和苯酚。BF04能降解柴油中大部分烷烃,其中对短链烷烃(n C11~n C23)降解率高于长链烷烃(n C24~n C27)。BF04对柴油降解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示。在含有3%Na Cl的液体培养基中,BF04具有较强的降解柴油能力,在修复石油污染高盐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19.
板栗质量分级标准在国际板栗果品贸易中起着质量判断依据的作用。目前我国食用板栗的进出口贸易活跃,进出口增幅很大。但是,我国板栗品种繁多、果品规格不一、品质不均。符合出口要求的高等级板栗果品比例小,出口效益不高,产业优势难以有效发挥。通过制定和推行板栗果品等级规格标准,有利于引导、激励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标准生产,提升我国板栗果品的档次,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20.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花生单粒精播群体质量的影响,选用直立型大花生品种“花育22”(Huayu22,HY22)和半匍匐型大花生品种“花育9513”(Huayu 9513, HY9513),设置D1 (7.5万株hm–2)、D2 (15万株hm–2)、D3(22.5万株hm–2)3个密度,对不同密度下不同株型花生产量、光合产物累积与分配、叶面积系数、植株性状和粒叶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随密度的增加,“花育22”荚果产量呈增加趋势,“花育9513”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花育9513”最适种植密度低于“花育22”。(2)“花育22”植株群体干重整个生育期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越大增幅越小,“花育9513”幼苗期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花针期之后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D2密度植株干重最大。随密度增加,根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果针的分配比例降低;“花育9513”与“花育22”收获期干重相当,但干物质向荚果的分配比例较小、经济系数和粒叶比低。花生生育前期叶面积系数、光合势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HY95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