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9篇
  36篇
综合类   23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61.
以成年雌性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环境相关浓度(0.93、9.33和102.33μg/L)双酚AF(BPAF)短期暴露对其生存、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02.33μg/L BPAF暴露21 d极显著降低了成年雌性弓背青鳉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因子;9.33和102.33μg/L BPAF暴露导致成年雌性弓背青鳉肝细胞排列松散、脂肪积累减少,102.33μg/L BPAF暴露还导致肝细胞形态出现明显肿胀;102.33μg/L BPAF暴露导致其卵母细胞大多停留在初级卵母细胞阶段,抑制了卵母细胞的成熟。另外,102.33μg/L BPAF暴露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vtglike、vtg1、vtg2和chgh在肝脏中的转录水平以及cyp11a、cyp19a1a和gsdf在卵巢中的转录水平。不同环境相关浓度的BPAF暴露对成年弓背青鳉雌鱼有较强的致死效应、生长抑制效应、雌激素效应,并可引起肝损伤和卵母细胞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462.
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江汉平原地区,因水肥管理粗放,特别是人为排放刚施肥泡田水,水稻种植引发的氮磷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掌握稻田氮、磷动态特征,并据此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氮磷梯度,研究了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形态与浓度动态变化特征及施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尿素后,田面水可溶性总氮(DTN)、可溶性有机氮(DON)和铵态氮(NH_4~+-N)占总氮(TN)的比例分别在88.0%、44.7%和31.6%以上,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施磷肥后,田面水中颗粒态磷(PP)占总磷(TP)的比例为76%~93%,且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田面水中氮素浓度与施氮量之间呈分段线性相关关系,当施氮量分别超过287.8、289.9、231.5和336.7kg·hm-2后,TN、DTN、NH_4~+-N和DON的浓度会跃增;田面水中各形态磷素浓度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施氮肥后,田面水中TN和DTN浓度均在施肥后1 d达到峰值,在基肥和分蘖肥后5 d、穗肥后2 d降低至与不施氮肥基本接近;NH_4~+-N浓度在基肥和分蘖肥后2d、穗肥后1d达到峰值,基肥和分蘖肥后5 d、穗肥后2 d后降低至与不施氮肥趋同。施磷肥后TP、PP和可溶性总磷(DTP)的浓度均在施肥后1 d达到峰值,3 d后急剧降低,降幅均在79.0%以上。可见,在江汉平原地区,施尿素后田面水中氮素以DTN为主,尤其是DON和NH_4~+-N,施磷肥后以PP为主。减少氮、磷肥用量可降低稻田氮、磷损失,且氮肥施用量应尽可能控制在231.5 kg·hm-2以内。施基肥和分蘖肥后5 d内、施穗肥后2 d内是江汉平原稻田氮素损失的关键控制期,施磷肥后3 d内是磷素流失的关键控制期。  相似文献   
463.
为了研究变温变湿干燥工艺中玉米籽粒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干燥系统的耦合关系,根据实际烘干塔的干燥参数将整个干燥过程分成3个等时的干燥段,将每个干燥段的热风温度和相对湿度设为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即为6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段热风温度为35℃-50℃-50℃,相对湿度为30%-45%-30%时含量最高,为6.55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干燥系统的所有耦合因子中与粮食绝对水势和的耦合关系最大,其次是绝对水势和差,该结论对分析和预测干燥工艺对玉米籽粒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供了新思路,为深入研究水势理论与谷物干燥品质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64.
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的毁灭性病害。长顺县以叶瘟和穗瘟为主,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损失。特别是穗瘟的发生,开始看不见,摸不着,待到症状表现,已无药可治,病害一旦流行,损失惨重,在目前无高抗品种的情况下,药剂预防仍是当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65.
湖北省莲藕生产与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进村入户问卷方法,详尽调查了湖北省几个主要产区莲藕的生产和施肥现状。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习惯生产管理条件下,优质莲藕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部分藕田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和施肥技术不合理是莲藕单产较低的两个重要原因。莲藕施肥技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氮、磷肥施用量过高,钾肥用量不足,磷、钾肥尤其是磷肥施用时间过迟,忽视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减氮减磷增钾补锌补硼"和"磷钾肥前移"的莲藕高产高效优化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66.
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的目的和意义,对管道完整性管理业务流程和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集成,提出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架构。针对风险评价环节,着重评析了Kent评分法,列述了国际上比较成熟的风险评价软件,对Kent评分法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调整指标的权重分值,形成了更加适应国内管道情况的评分指标体系。针对管道检测与完整性评价环节,根据国内实施螺旋焊缝缺陷检测的实际需求,参照BS7910对裂纹类缺陷的分级评价方法,评析了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对螺旋焊缝缺陷的适用性,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基本解决了上世纪70年代所制造管道的螺旋焊缝缺陷的检测、评价与修复技术难题。显而易见,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是一个持续更新、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7.
选择海南本地优势基质对金钱树进行基质及遮阳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且有推广价值的基质和遮阳率。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基质中a表现最好,c最差,最优基质为100%椰糠;最优遮阳率为80%。并对金钱树苗木生长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得出总评分排名前六的处理是Ba、Ca、Bd、Aa、Cd、Bb。  相似文献   
468.
玉米根部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玉米各生长时期的根部中提取总RNA后,再利用磁珠法从中分离纯化出m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ds cDNA).利用SMART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酵母菌株AH109中构建了玉米根部全长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的转化率为1.76×107转化子/3μgpGADT7-Rec,文库滴度为1.17×106pfu/mL,重组率为95%.  相似文献   
469.
密度、穗肥对鄂玉28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鄂玉28进行不同密度和穗肥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穗肥施用量下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种植密度48750株/hm^2和穗肥用量300kg/hm^2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70.
兰成渝管道减阻剂工业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在增输不新增泵站设施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在兰成渝管道广元—成都段进行了成品油减阻剂的工业试验,分别完成了柴油3个加剂浓度(5mg/kg、10mg/kg和15mg/kg)试验和汽油一个加剂浓度(15mg/kg)对比试验,试验过程包括3个不同基础流量(600m3/h、650m3/h和700m3/h)下的减阻试验、增输试验以及管道允许工况的最大输量试验;试验分析了管道流量、加剂浓度及剪切过程对减阻剂作用效果的影响以及加剂条件下管道的最大输送能力,得出了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在一定减阻剂加量下的安全输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