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71.
本研究基于分形理论拼嵌高度场数组,在diamond-square生成地形算法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地形生成的速度明显加快。最后通过OpenGL编程实现了快速绘制地形,生成了具有动态特性的三维真实感地形图。  相似文献   
272.
为寻找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以株型扩张品种烟农19、株型紧凑品种泰山23和株型半扩张品种济麦20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垄作(小水沟内渗灌)和平作(大水漫灌)两种栽培模式下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供试品种的叶片温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两种栽培模式下存在显著差异,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垄作小麦冠层为波浪状,有利于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分高效型品种与水分高效型栽培技术结合能够取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73.
茂名市大放鸡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8月、12月和2004年2月、5月在大放鸡岛海域多个站位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对该海区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不同季节各站位的细胞丰度分布、优势种及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四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7种,大多数属浮游硅藻。角毛藻属、丹麦细柱藻、脆根管藻和尖刺菱形藻为全年优势种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大致为8月>12月>5月>2月。5月和8月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12月和2月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2月和5月群落均匀度较高,较为稳定,而8月和12月群落均匀度较低,稳定性差,少数种类因此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类群,成为赤潮暴发的潜在生物要素。  相似文献   
274.
粤东鲍病暴发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75.
基于2012-2013年在我国南海水域调查获得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生物学基础性数据,利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鳍金枪鱼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海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鸢乌贼(Sthenoteuth is oualaniensis)、枪乌贼属(Uroteuthis)、乌贼属(Sepia)、圆鲹属(Decapterus)、蛇鲭属(Gempylus)、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日本乌鲂(Bramajaponica)、燕鳐属(Cypselurus)、甲壳类动物及不可辨别鱼类等饵料类群,其中,鸢乌贼(IRI=51.07%)、圆鲹属(IRI=39.81%)及不可辨别鱼类(IRI=6.62%)为主要饵料食物.黄鳍金枪鱼的空胃率、平均饱满指数和食物组成都有明显的月变化(P<0.05).空胃率随叉长组变化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叉长组之间空胃率变化显著(P<0.05);平均饱满指数随叉长变化较大.当叉长组为130-160 cm时,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在0.50-1.18之间变化,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10-0.32之间.基于氮稳定同位素计算的黄鳍金枪鱼各叉长组的平均营养级为3.54.  相似文献   
276.

利用2010 4 月至2010 10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49尾截尾白姑鱼(Pennahia anea)50尾大头白姑鱼(P. macrocephalus)49尾斑鳍白姑鱼(P. pawak )29 尾白姑鱼(Pargentata)矢耳石样本, 运用基于地标点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了4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识别问题。耳石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 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 通过判别分析来区分4种白姑鱼的耳石, 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耳石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表明, 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 12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6.57%25.39%10.02%, 降维效果较好。其中Ⅰ型地标点67, Ⅱ型地标点58, 贡献作用较大, 解释了主要形态变异, 表明白姑鱼属的矢耳石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听沟“蝌蚪纹”的颈部、头宽部和尾部。逐步判别分析和交互验证结果显示, 截尾白姑鱼、大头白姑鱼和斑鳍白姑鱼的区分效果明显, 判别成功率在81.6%~100%, 白姑鱼区分效果不明显, 判别成功率为58.6%。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石首鱼科特有的“蝌蚪纹”形态进行4种白姑鱼矢耳石种类识别, 存在一定的错判风险, 需要在相关耳石形态学研究与摄食生态学应用中引起注意。本研究以北部湾4种白姑鱼属鱼类矢耳石为例, 利用二维图像分析技术, 检验基于地标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在4种白姑鱼耳石形态变异和耳石识别应用上的适宜性, 以及听沟“蝌蚪纹”等主要形态特征在白姑鱼属种类识别的有效性, 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耳石形态学在石首鱼科种类鉴定与系统进化、摄食生态学和渔业群体识别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7.
为优化枳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分别采用超声法和闪式提取法提取枳实总黄酮并比较。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时间和功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以枳实总黄酮(柚皮苷、新橙皮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总黄酮含量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闪式提取法以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70、提取3 min,提取率为18.65%。与超声法相比,闪式提取法省时、高效,更适合工业化生产,可为枳实在兽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8.
<正>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包括饲料的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饲料质量通常是指饲料营养价值,一般按化学成分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主要包括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饲料安全包括饲料原料自身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人为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等几个方面,日常工作中主要监测抗生素等非法添加物、天然毒素、污染物。  相似文献   
279.
冯波 《中国农垦》2023,(3):41-42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1年全国农垦经济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垦系统总人口1406.20万人,从业人员602.38万人,职工人数232.26万人。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和农垦系统各级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夕视频连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关于“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的重要指示,高度关注疫情对垦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助力垦区生产经营有序开展,促进垦区生产稳定、社会稳定、职工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280.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深入研究小麦垄作栽培的增产机理,采用“大田切片法”研究了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垄作和传统平作)的群体质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垄作小麦冠层不同层次(上、中、下层)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平作小麦,并且群体透光率在各时期垄作也优于平作;垄作小麦的群体和旗叶光舍速率及干物质积累等指标也大于平作。表明小麦垄作栽培显著改善了群体质量。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的调查表明,垄作栽培提高了小麦茎秆基部充实度,因而垄作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较强。垄作小麦较平作小麦增产1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