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5 毫秒
61.
为提升草鱼池塘养殖产量和效益,通过调整放养模式,进行免疫生态防控,实行轮捕轮放、投喂高效环保饲料、改造养殖设施等技术综合运用,结果表明:商品鱼销售收入36.00万元/hm2,鱼种销售收入5.85万元/hm2,利润约9.55万元/hm2。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中华鳖胚胎的发育及稚鳖雌雄分化的性状特征,通过监测胚胎重随着孵化时间、质量和稚鳖外形形态的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胚胎性状与质量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稚鳖的背甲长、宽和头长等部位生长数据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背甲长、宽和头长与胚胎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外观观察稚鳖性别差异明显,根据外观性状参数进行验证分析,正确率达89.5%。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饥饿对鳜和金色鳜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初次摄食期和不可逆生长点(PNR)。对刚出膜仔鱼分别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观察卵黄囊吸收、仔鱼生长以及初次摄食率变化,确定其不可逆生长点。在水温为18~22℃的条件下,鳜和金色鳜仔鱼均于4日龄(出膜后第5天)开始向外界摄食,6日龄卵黄囊吸收殆尽,鳜于6日龄摄食率达到最高峰66%,金色鳜于7日龄摄食率达到最高峰85%,鳜于8日龄抵达PNR期,金色鳜于9日龄抵达PNR期;在饥饿状态下,6日龄鳜和金色鳜仔鱼全长达到最大值5.10 mm,此后略有下降;进入PNR期后仔鱼活动能力显著降低,身体出现扭曲、畸形。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池塘集约化网箱养鳝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池主要水质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池,试验池黄鳝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21.4%,平均规格比对照池大34.5g,平均每平方米产量比对照池高1.33kg,平均每平方米效益比对照池高63.8元。  相似文献   
65.
加强定居性经济鱼类的繁殖保护是提高天然水域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女山湖中自然经济鱼类的鲤、鲫、乌鳢由于捕捞强度大,加之对其繁殖保护不够,致使低龄化现象十分突出,故对鲤、鲫鱼的繁殖保护、对乌鳢阶段性的保护,以提高湖泊渔业经济效益。1 概况女山湖地处淮何南岸,属老年沉积浅水型湖泊,1980年兴建一座18孔节制闸后,现已成为一座拦洪调蓄、航运和渔业综合运行的河迹湖泊。湖床长40km,最长宽度4km。水位一般控制在13.40m(黄海基面以上米)时,相应的水面面积蓄10000ha。大湖面敝水区面积约为6700ha,占湖床总面积的67%,水深一般在2.50m左…  相似文献   
66.
在体积为3 m3的2口玻璃钢池中,放养规格为20 mm美洲鲥鱼苗,经134 d的培育,育成鱼种规格平均全长为136.9 mm,平均体重为23.6 g,成活率79.05%.  相似文献   
67.
鲶鱼(Silurusasot。)属鲶形目、给科、鲶属。鲶鱼不仅生长快,个体大,而且耐低温,耐低氧。同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属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国内正在开发利用鲶鱼资源,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鲶鱼苗种的问题,本文将鲶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鲶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从池塘或湖泊捕捞群体中选择体重在0.5-2kg之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给鱼作为繁殖亲本。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轻压腹部能挤出卵粒,雄鱼腹部狭小,轻压腹部能挤出白色精液,雌雄比例为2:1。(2)雌…  相似文献   
68.
正黄河鲤鱼是我国淡水名鱼之一,肉质细、味鲜美、病害少、生长快,黄河鲤在淮北养殖基础好,消费群体广,养殖规模增加快,鱼种需求量大。为此,在安徽万水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开展黄河鲤夏花在中华鳖养殖池塘套养,进行黄河鲤冬片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夏花暂养成活率达91.36%,黄河鲤冬片鱼种平均规格112.2 g,投入产出比为1:1.26,取得了较好养殖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9.
中华鳖高雄性率调控技术是目前的主要研究热点,分析温度、外源激素对中华鳖高雄性率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黄河鲤池塘健康养殖不同模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黄河鲤鱼是我国4大淡水名鱼之一,肉质细腻鲜美,是故黄河原有的优质鱼类,池塘养殖鲤鱼在黄淮区域有广泛基础,为提高池塘养殖综合效益,笔者采取不同放养模式、科学投饲、水质调控等措施进行了黄河鲤鱼池塘健康养殖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养殖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安徽省砀山县丽沐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故黄河上游官庄黄河故道区,试验池塘2口,1#面积3 335 m2,2#为对照池塘面积3 3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