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通过在水草稀少的大荒滩湖进行青虾生态增养殖试验表明:采用设置围网、人工移植优质水草、强化培育幼虾、调节钙质、人工增设"W"型青虾栖息物以及套养细鳞斜颌鲴,适时合理捕捞等技术措施,可提高大荒滩湖泊青虾产量,2008年总产量7216.6 kg,2009年总产量10634.7 kg,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在初春恶劣气候条件下,为了探索成功培育湘云鲫大规格乌仔的技术方法,我们于2006年春季开展了湘云鲫大规格乌仔池塘培育高效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试验用鳝种来自当地及较近的水产品交易市场,经过目测手剔法和深水加压法相结合的鳝种挑选方法,规格分为三个档次:15~29克/尾、30~50克/尾、51~65克/尾。2.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规格组,即15~29克/尾组、30~50克/尾组、51~65克/尾组,同一规格又设3  相似文献   
44.
黄河鲤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肉质细腻鲜美,其养殖在北方有着广泛的基础,也是北方群众十分喜爱的水产品,养殖规模和产量连年增加,鱼种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近年来苗种品质呈现退化现象,近亲杂交导致鲤形状、生长速度、抗病力以及肉质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直接影响了鲤市场价格,养殖效益空间狭窄。  相似文献   
45.
乌鳢俗称黑鱼、乌鱼、才鱼、孝鱼等,是以鱼类为食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乌鱼养殖,但由于捕取的乌鱼苗规格不整齐,不易驯化,增加了育种的劳动强度。2004年6月10~26日我站利用原县水产养殖场室内主产房进行乌鱼小水体工厂化人工繁殖,共生产3批,获乌鱼苗57万尾。1材料与方法1.1繁殖池准备繁殖池为原蟹苗场主产房内水泥池,每口105平方米,水泥池高2米,使用2口共210平方米,在每口水泥池内用砖砌高1.2米“ ”字形隔墙,将一口水泥池等分4口,每一小口水泥池用…  相似文献   
46.
不同生态装备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业林  李翔  陈华良  侯冠军  王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42-21044,21058
[目的]研究装置池塘生态装置下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与品质的关系。[方法]试验组4口培育池设置人工隐蔽物、网片晒被台、配置微流水装备、循环水生物净化系统、纳米微孔增氧系统、光照增加系统、温度调控系统等生态装备,对照组(CK)3口培育池,无以上生态装备。[结果]试验组培育池稚鳖的育成平均体重、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成活率、伤残率与CK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较对照池高31.1%、33.5%、9.3%、12.8%及低7.2倍。[结论]试验池育成的稚鳖体貌品质明显优于CK。  相似文献   
47.
稻田养鳖生态系统构建与种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水稻种植环境伴随化肥和农药的长期使用而不断恶化,各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导致恶性循环。近年来,以浙江为代表的稻田养鳖模式,通过中华鳖与水稻的有机结合,使中华鳖捕食田间虫害、清除杂草、疏通泥土;同时中华鳖养殖的残饵粪便又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可使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40%~50%,改良了种养殖田间生态环境,减轻了面源污染,提升了水稻和鳖产品品质,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目前稻田养鳖的种养模式在安徽刚刚起步,为了广大农民能够准确掌握稻田养鳖知识,方法和技术,该文就相关重要环节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试验以鱼粉和大豆粕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全价配合饲料,饲养体质量(7.10±0.19)g健康斑点叉尾(鱼回)幼鱼2个月,探讨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6%、32%、28%和24%饲料组,但饲料蛋白水平为32%和28%时鱼体增重率没有显著差异;蛋白水平40%的饲料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36%、32%、28%和24%饲料组;饲料蛋白水平为40%的饲养组肥满度与36%、32%、28%和24%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但饲料蛋白水平36%、32%、28%和24%饲养组间肥满度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肝体比逐渐减小,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肝体比与24%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0.
淮北市是以生产煤炭为主的工业城市,煤炭回采后形成无数塌陷水面.由于形成水面时间长(5~20年),水草日渐丰盛,水体天然饲料生物逐渐减少,鱼类产量偏低,667m2产量5kg左右,为了合理利用大水面资源、发挥渔业效益、分割精养是一条重要途径。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在黄淮海开发资金的扶持下、在几个开发早、有基础的塌陷区内,连续多年发展了网箱养殖.效果显著。 示范区位于淮北城郊工矿区,有塌陷大水面(可养)180hm2。该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4.5℃,年平均降水量 862.9mm,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