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篇 |
农学 | 20篇 |
基础科学 | 12篇 |
17篇 | |
综合类 | 93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103篇 |
园艺 | 20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292.
293.
石羊河下游因水资源减少而退耕大面积土地,测试其物理性质,旨在为管理提供依据。选择不同退耕时期(1 年、2 年、3 年、4 年、5 年、8 年、15 年、24 年和31 年)土地,分层采集0~40 cm范围内土样,分析其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增加,土壤粘粒呈减少趋势,粉粒增加,退耕4 年达到最大,之后则略有增减;土壤垂直剖面的土壤粒度分异性增大,而变化最大的土层为0~10 cm。退耕土壤容重随着退耕时间延长而增加,退耕3 年之后的不同深度的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差异变小。随着退耕年限增加,土壤质地变粗,通透性增加,土壤质量下降。退耕3~4 年期间的土壤物理性质相对变化明显,是退耕地管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94.
295.
【目的】开展荸荠球茎发育过程转录组测序研究,为研究荸荠球茎发育过程相关基因表达信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荸荠球茎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结果】组装共得到223 182条转录本和90 542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809 bp,N50为1119。组装完整性较高,效果较好。对所得Unigene进行不同数据库注释,共有50 583条Unigene成功注释到7个数据库(NR、GO、NT、Pfam、KEGG、KOG及Swiss-prot)。对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球茎膨大初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为最活跃阶段。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33 205个基因获得功能注释,分为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学过程等3大类和54个亚类。COG功能分类结果表明,17 743个基因分布于25个功能区域,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占重要地位。KEGG代谢通路注释结果表明有20 667个基因获得功能注释,共有116条代谢途径,其中淀粉-蔗糖代谢占主要作用。【结论】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首次建立了荸荠优良品种‘桂蹄3号’球茎的转录组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荸荠球茎淀粉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96.
一个编码富含丝氨酸蛋白的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形成、产孢及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可在广泛的寄主范围内引发黄萎病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主要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鉴定与微菌核形成及致病力相关的基因对防治该病害至关重要。本课题组从前期构建的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微菌核明显减少的突变体,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致病力明显下降。以棉花黄萎病菌野生型菌株V59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从棉花黄萎病菌中克隆到被T-DNA插入突变的基因(VdSRP1)编码区全长为415 bp,包含一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富含丝氨酸蛋白,与任何已知的注释基因没有显著的序列相似性。为了明确VdSRP1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的功能,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VdSRP1基因的2个敲除体菌株,与棉花黄萎病菌野生型菌株V592相比,VdSRP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微菌核形成明显减少,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下降,对棉花的毒力也显著下降。对野生型菌株V592及VdSRP1敲除突变体的转录分析表明,VdSRP1调控一系列与微菌核形成、孢子形成及致病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VdSRP1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致病力、微菌核形成、产孢及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97.
298.
祁连山青海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空互代方法,以祁连山青海云杉人工林(70年代、2002年)、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天然林之间的异同性。结果表明:其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物种多样性及乔木层林木径级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1)70年代人工林出现了35个种(分属于19个科32属),2002年人工林出现27个种(分属于14科24属),天然云杉林样方内出现了40个种植物(分属于19科35属);3种林地面芽植物种数均最多,其百分比值均在50%以上。2)3种林乔木层均为青海云杉;在灌木层中,2002年人工云杉林中尚未出现任何灌木,天然林和70年代人工林中有多种灌木出现,且天然林所有多样性指数值均大于70年代人工林,尤其是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Jsw指数分别是70年代人工林的2.17、2.07倍和3.06倍;在草本层中,3种林除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Jsw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指数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3)天然云杉林乔木层林木胸径主要分布在10~20 cm之间,树高主要分布在10~30 m之间,其林木株数在不同径级、不同高度分布均趋向于对称性概率分布;70年代和2002年云杉人工林乔木层林木地径分布在6.0~8.2 cm和2.3~3.2 cm之间,树高分布在3.0~3.7 m和1.0~1.5 m之间。这说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发育过程中,乔木层植被组成稳定、个体生长缓慢,而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组成随人工林造林时间延长出现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299.
选择石羊河下游4种不同类型荒漠草地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群落,采用重要值、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立地类型黑果枸杞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主要集中在藜科、蒺藜科、菊科和禾本科,这4大科植物在该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所调查群落中共有植物种31种,分属9科28属,单科单属种较多,占到了总科数的一半;研究区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相对单一,黑果枸杞在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且重要值相对较大,对群落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植物的生活型中灌木植物占优势,其次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少;不同类型荒漠草地中黑果枸杞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物种丰富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种间相遇率偏低,群落中物种分布不均匀,表明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组织水平低,优势种或建群种在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00.
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线粒体nad1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弓首属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和狮弓属狮弓蛔虫线粒体DNA(mtDNA)中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1)基因部分序列(pnad1)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和种群遗传关系。[方法]先用同位素(γ^33P)标记上下游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单个虫体线粒体pnad1片段,然后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对pnad1片段进行多态性研究,最后挑选出代表性样品进行测序,并利用基因分析软件DNAStar(版本5.01)对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犬弓首蛔虫种内pnad1基因序列差异为0.3%-1.9%,与猫弓首蛔虫、马来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的种间序列差异分别为11.0%~14.1%、10.7%~12.4%、12.6%~13.7%和17.5%~18.2%。猫弓首蛔虫种内pnad1基因序列差异为2.8%,与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的种间序列差异分别是12.0%~13.0%、15.1%和18.6%~21.2%。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种内pnad1基因序列差异为0~0.3%,与牛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的种间序列差异分别是12.4%~12.8%和18.6%~19.0%。[结论]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和马来西亚弓首蛔虫不同地方虫株的pnad1序列都有一定差异(0~2.8%)。但种间pnad1的序列差异(10.7%~21.2%)明显高于种内的序列差异,说明nad1基因可以作为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分子分类及种群遗传关系研究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