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3篇
  2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土壤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肥力状况的好坏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丰缺密切相关。掌握一个地区的森林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及其分布规律,对该地区林业的速生丰产、进行立体作业、充分利用地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汝城县森林土壤主要养分因子(有机质、全氨、全磷,全钾)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用意见。一、基本情况汝城县位于东经113°16'17"-113°59'21",北纬29°19'5"-25°52'57",  相似文献   
222.
黑豆果在我省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已达22.7万亩,生产中品种纯度及管理水平还不高,平均产量还很低。尽管如此,近几年有些单位和个体果园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创造了高产典型。为了总结高产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223.
黑穗醋栗白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何林 《中国果树》1989,(4):21-23
对黑穗醋栗白粉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此病在黑穗醋栗种植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植株叶片、枝条、果实均可染病,减产10~50%。病原菌为子囊菌纲白粉菌目单囊白粉菌属醋栗单丝壳菌;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湿度越大越有利发病。病菌以闭囊壳越冬,靠分生孢子再侵染。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筛选出粉锈宁为防治此病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224.
本课题针对黑龙江省黑穗醋栗(Ribesnigrum·L)白粉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就发病症状及病原茵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黑穗醋栗白粉病在我省的发病株率100%,病指40—80%;该病害对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一般造成减产10—50%;详细观察记载了病害的症状,鉴定出病原菌为子囊菌纲白粉菌目单囊白粉菌属、醋栗单丝壳菌[Sphaerothecamors—uvae(schwein)Berk·etcurt],研究了有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出了白粉病发生最适宜温度17—22℃,相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病害的流行;明确了不同品种及类型间的侵染型有较大差别,不同的栽培措施株丛感病的程度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25.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烟田茎叶除草剂,该文采用喷雾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烟草的 安全性和增效剂“倍创”对砜嘧磺隆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5%精吡氟禾草灵EC750mL/hm2、10.8%高效氟 吡甲禾灵EC1200mL/hm2、5%精喹禾灵EC750mL/hm2 和12%烯草酮EC600mL/hm2 对单子叶杂草具有良 好的除草效果,药后30d的株防效均达80%以上,鲜质量防效均达75%以上;25%氟磺胺草醚AS1500mL/hm2、 24.1%三氟羧草醚AS1125mL/hm2 和75%三氟啶磺隆钠盐WP225g/hm2 对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药 后30d的株防效均达80%左右;25%砜嘧磺隆WG75g/hm2 总体防效最高,药后30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质量防 效均达70%左右.对烟草最为安全的除草剂是25%砜嘧磺隆WG,其处理后对烟草生长各项指标的影响由药后15 d虽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到药后30d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高于对照;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15%精吡氟 禾草灵EC和12%烯草酮EC对烟草也较为安全;5%精喹禾灵EC、25%氟磺胺草醚AS、24.1%三氟羧草醚AS和 75%三氟啶磺隆钠盐WP对烟草不安全.倍创是砜嘧磺隆较为适合的增效剂,0.02%(W/W)的倍创同减少砜嘧磺 隆常规用药量的20%混配处理的防效与砜嘧磺隆常规用药量处理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此配方可推荐为砜嘧磺隆 田间使用的减量增效配方.  相似文献   
226.
本文通过对黄甜竹丰产林16块标准地的地下竹鞭、地上竹高、胸径等因子的系统调查,了解黄甜竹地下竹鞭的结构、生长规律以及在土层中分布情况,并分析黄甜竹生物量与竹高、胸径等林分各因子的相互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和幂函数方程对其生物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讨论并论述了改善林下竹鞭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提高黄甜竹生物量的指导方法,从而为黄甜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7.
除莠水悬乳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 ,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物 ,对广谱高效复合型除草剂 35 %除莠水悬乳剂进行一次性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 :5 %OV - 17chromosorbWAWDMCS 15 0 - 177μm 2m× 3mm玻璃柱 ,柱温为 185℃ ,检测温度为2 0 0℃ ,气化室温度为 2 0 0℃ ,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物。莠去津和除草通的回收率在 98.6 %~ 10 1.6 %之间 ,变异系数分别为 0 .71%和 0 .5 4%。热贮前两有效成分悬浮率大于 90 %,制剂倾倒后残余物和洗涤后残余物分别小于3.0 %和 0 .6 %。热贮后莠去津和除草通的分解率小于 5 %,悬浮率大于 80 %,热贮前后pH值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28.
重庆市烟田杂草种类、分布与危害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重庆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重庆市烟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烟田杂草共有121种,隶属于35科,其中阔叶杂草93种,占76.86%;禾本科杂草19种,占15.70%;其他杂草9种,占7.44%.一年生杂草68种,占56.20%;多年生杂草53种,占43.80%.根据各杂草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多度的综合值进行评价,藜、紫苏、尼泊尔蓼、马唐、牛膝菊、艾蒿、狗尾草和黄花蒿是重庆市烟田的优势杂草.地区间杂草发生危害情况差异显著,尼泊尔蓼、牛膝菊和雀稗在渝东北植烟区发生危害较为严重,艾蒿、马唐、狗尾草、西来稗、紫苏和藜次之;渝中部植烟区以藜发生危害较为严重,马唐、尼泊尔蓼、牛膝菊、黄花蒿、铁苋菜和春蓼次之;渝东南植烟区以藜、紫苏、黄花蒿和狗尾草的危害占优势.  相似文献   
229.
界面聚合制备乙草胺微胶囊及其杂草控制效果和环境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月  胡月  王琰  郭艳珍  赵恒科  何林  钱坤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4):2739-2747
【目的】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乙草胺微胶囊(MC),研究乙草胺微胶囊与控制效果和环境残留药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为油溶性单体、与乙草胺混合得到油相,双丙酮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为乳化剂,在水包油乳液中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得到乙草胺微胶囊。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乙草胺微胶囊形态结构、粒径分布、表面化学基团等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对乙草胺微胶囊释放动力学性能、乙草胺释放后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以及对杂草的防效等的研究,探讨其释放机制、环境行为和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乙草胺微胶囊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552μm,负载效率为60%,配方中乙草胺的含量为20%。在室内搅拌速度为100 r/min,温度20—45℃下保持pH为7.0时,第5天乙草胺的累积释放率约为50%—70%,在第10天为60%—90%,第30天为80%—100%。在保持温度恒定(25℃),搅拌速度为100 r/min的条件下,在5.0—9.0的pH范围内,乙草胺的累积释放率在第5天为60%—70%,在第10天从70%增至接近80%,在第30天为约80%,在第40天接近100%。乙草胺微胶囊的释放速度随着温度和pH的增加而加快。禾本科杂草和总杂草防治效果在第20天分别为80.2%—95.4%和67.8%—82.1%,第40天为82.2%—92.4%和70.2%—80.9%,第60天为87.0%—97.2%和62.6%—91.3%。在第60天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0.1%—98.0%和70.3%—88.7%。对于常规乙草胺乳油(EC)制剂来说,对禾本科杂草和总杂草防治效力第20天分别为80.4%—90.2%和54.8%—76.1%,第40天为83.0%—91.2%和61.4%—79.8%,第60天分别为81.1%—88.3%和71.2%—84.0%,在第60天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0.3%—83.4%和65.9%—74.0%。在大田试验中,土壤中乙草胺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乙草胺微胶囊的活性成分含量高于乙草胺乳油,这确保乙草胺微胶囊延长了防治时间,增强了防治效果。【结论】微胶囊载药系统可延伸到其他亲脂性农药制备中。与乳油相比,农药微胶囊可以有效提高对杂草的控制效力,减少除草剂的喷用量,减轻因为大量施药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230.
氟乐灵微球的制备及其控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延缓氟乐灵降解速率,延长其持效期,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二氧化硅源,以吐温-6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乳液法将氟乐灵包裹在二氧化硅中,制备了氟乐灵微球,同时考察正硅酸乙酯与氟乐灵间的质量比及吐温-60质量分数对包封率及其缓释性能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温度和pH值对控释性能影响的多级释放模型。结果表明:形成的二氧化硅微球为1 μm左右的规则球形,粒径分布较窄,负载率可达50%。氟乐灵微球有效降低了氟乐灵原药的降解速率,且随着温度及pH值的升高,氟乐灵的释放速率加快。该研究不仅提高了农药稳定性,延长了其持效期,对其他农药微球的制备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