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将广西北部湾主要浅海养殖海域分为22个养殖集中区,建立了包含3个层次的浅海养殖生态压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综合了李嘉图5分制标尺专家打分法、灰色系统分析法、改进的TOPS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22个浅海养殖集中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进行评价和排序。评价结果指出了目前广西北部湾浅海养殖生态压力的分布情况,对浅海养殖业规划和布局的调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水温和光照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为其人工繁育及规模化苗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密闭流水环境中,设3个水温梯度(14、19和24℃)和3个光照强度(<10、500~600和1200~1300 lx),通过测定进、出水样溶解氧含量而计算乌原鲤鱼种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乌原鲤鱼种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在14~19℃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对应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0.19±0.07、0.22±0.06和0.29±0.07 mg/(g·h),临界窒息点则表现为24℃(1.5023 mg/L)>19℃(1.4887 mg/L)>14℃(1.2180 mg/L);乌原鲤鱼种耗氧率昼夜节律表现为:1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19℃水温条件下晚上>白天,2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在冬季水温(13℃)条件下,光照强度<10 lx时的乌原鲤鱼种平均耗氧率为0.15±0.06 mg/(g·h),光照强度为500~6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8 mg/(g·h),光照强度为1200~13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7 mg/(g·h);对应的乌原鲤鱼种临界窒息点分别为1.7729、1.2316和1.1639 mg/L,乌原鲤临界窒息点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乌原鲤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适当提高水温有利于促进其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无明显影响,但黑暗条件下其临界窒息点较高.乌原鲤的高耗氧率和高临界窒息点直接限制其自然种群分布,也是造成其种群急剧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清平水库利用灯光诱网捕捞水库Can条,1996 ̄1997年共捕Can条53754kg,鲢、鳙商品鱼27788kg。除野效果显著,Can条数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4.
于2010-2011年按季节在北海营盘新珍珠贝养殖区海域进行了4次调查采样,对该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有浮游植物36属82 种,春季以细柱藻属占优,夏季以海链藻属占优,秋季以角毛藻属占优,冬季以菱形藻属和海链藻属占优。各季节各站位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在2.8×104~9.6×104cells/ml,均位于同一数量级,多样性指数范围在2.54~2.94之间,均匀度在0.47~0.55之间,水质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作为规划的珍珠贝养殖区,该海域饵料生物数量偏低,是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5.
缙云山草珊瑚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珊瑚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组成丰富,共有种子植物77种,分属37科62属,区系组成复杂,从科属的地理成分看,热带分布型明显多于温带分布型,表明该区系具有较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并具有一定的温带性质.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上芽植物次之.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全缘、革质和草质叶的种类为主.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并且有一定数量层间植物.  相似文献   
26.
盐城市是全国啤麦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占夏粮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单产水平已突破300公斤,但随着大气温度转暖、春性品种面积扩大、原料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等因素,对啤酒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利用GIS分析方法,在对浙江全省的DEM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制作完成按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坡度分级图。通过对坡度分级图成果进行的大量验证工作(包括地形图验证和野外实地核查)表明成果中坡度级图斑和耕地图斑坡度级准确率高,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28.
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aacid,略写TCCA),分子式为C3C13N303,是一种新兴高效杀虫剂,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活性氯(理论值达91.5%),所以它对细菌、真菌均有抑菌和灭菌作用。TCCA的稳定性也较好,在敞口容器中存放四个月,有效氯仅下降4%。TCCA水溶液为酸性,其有效氯是以次氯酸分子的形式存在,杀菌能力比漂白粉、氯胺丁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29.
选育鳄龟亲龟进行人工繁殖,探讨鳄龟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亲龟挑选、亲龟放养、食物及投喂、水位调控、收卵孵化等。  相似文献   
30.
2018年4月采用回声探测仪(EY60,200 kHz)对广西洪潮江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水声学探测。结果显示,在时间尺度上,洪潮江水库鱼类密度昼夜差异不显著(P>0.05),但目标强度平均值为白天>夜间(P<0.05),昼夜目标强度分别为(-43.30±0.32)和(-44.50±0.26)dB,主要是由于夜晚(-60~-54 dB)的小型鱼类增加(-60~-57和-57~-54 dB范围分别增加9.25%和4.76%),而白天(-54~-48 dB)的鱼类比例增加所致(-54~-51和-51~-48 dB范围分别增加7.42%和5.27%)。在空间尺度上,洪潮江水库鱼类分布呈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P<0.05)。鱼类密度呈上游高于下游、库汊高于库心的特征。密度平均值为109.52 ind./1000 m^3,最大值出现在上游S3站,平均密度为330.21 ind./1000 m^3。最小值为下游的S8站,平均密度为21.50 ind./1000 m^3。相关性分析表明,鱼类密度分布与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呈正相关,与水深呈负相关(P<0.05);鱼类目标强度与水温、浊度、TP、CODMn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洪潮江水库鱼类空间分布是多种非生物因子(如叶绿素a、TP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物因子(鱼类索饵、逃避敌害等)对鱼类分布的影响。该研究对了解洪潮江水库鱼类资源状况和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