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4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35篇
  44篇
综合类   25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本文就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本上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方法,以期为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供给参考。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西杂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育肥牛3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3个处理分别是:试验1组:40%精料+10%苜蓿+20%秸秆+15%柠条+15%玉米芯;试验2组:40%精料+10%苜蓿+20%秸秆+30%柠条;对照组:40%精料+10%苜蓿+20%秸秆+30%玉米芯。结果表明: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44、1.36、1.32 kg,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09%、3.03%,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试验1组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而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尿素氮水平,试验1组显著低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以对照组最高,为110.50 U/l,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且试验1组与试验2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钙、磷水平各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西杂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试验1组能够提高肉牛日增重,改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水平,降低尿素氮、碱性磷酸酶水平,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说明饲喂以40%精料+10%苜蓿+20%秸秆+15%柠条+15%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组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4.
GA3与6-BA复合剂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6-BA)及其复合剂对黄瓜幼果进行喷施试验,以求得到提高黄瓜产量的复合剂。试验结果表明,由高浓度的GA3和中浓度的6-BA复配的复合剂显增加前期黄瓜的果数,明显提高黄瓜前期产量,增产达52.89%。GA3和6-BA复合剂使前期单果重较对照降低,但对后期单果重及后期黄瓜果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猪血中IgG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饱和硫酸铵法从新鲜猪血中提取IgG,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猪血中IgG含量.[结果]将从猪血中分离的免疫球蛋白IgG于40℃下静置40 min,pH为7.4时,获得最多IgG的硫酸铵浓度为30% ~ 3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猪血中IgG含量,该方法数据稳定,线性关系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07.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间套作不但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有效降低土壤风蚀的重要措施。明确间套作体系中氮素竞争与互补机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于2010年和2011年在内蒙古武川进行了大田试验,利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方法测定植株各器官氮素含量和氮吸收量,探讨间作中作物对氮素吸收和利用的特征。结果表明,从系统角度出发,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系统的氮吸收当量比(NER)为0.95~1.02,差异不显著,这种间作模式对作物氮的吸收效率没有影响。从作物角度出发,间作没有显著提高向日葵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却降低了系统中马铃薯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间作中,向日葵氮偏吸收当量比为0.53~0.74,大于其种植比例(50%),说明间作向日葵具有显著的氮素竞争和吸收优势;而马铃薯氮偏吸收当量比为0.28~0.42,低于其在间作中所占的比例(50%),处于显著劣势。间作马铃薯产量(鲜薯质量,80%含水率)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NPE)为249.2g/g,略低于单作(269.8g/g),其中4行马铃薯:4行向日葵(4P:4S)间作马铃薯的NPE为238.2g/g,显著低于单作。4P:4S间作向日葵产量(籽粒质量,12%含水率)的NPE为30.1g/g,高于单作(25.9g/g)和2行马铃薯:2行向日葵(2P:2S)间作的NPE(22.8g/g)。在4P:4S间作模式中,向日葵的NPE有所提高,作为代价,降低了马铃薯的NPE。间作中马铃薯的收获指数HI(0.83)低于单作(0.87),间作向日葵的HI(0.40)高于单作的HI(0.33)。间作作物NPE的变化主要受作物收获指数H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黄腐酸对乙草胺生物活性及持效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玉米根长法或芽长法研究了黄腐酸对乙草胺的生物活性、持效期和除草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乙草胺浓度和玉米根芽生长呈明显负线性关系,乙草胺浓度与根芽的线性方程为Y1=0.098x1+9.449和Y2=0.079x2+22.255,相关系数R1=-0.9916、R2=-0.9809;黄腐酸能够提高乙草胺的生物活性和除草效果,并延长乙草胺的持效期,添加0.25%~4.00%黄腐酸,乙草胺抑制玉米芽长和根长的活性分别提高7.12%~14.27%和6.32%~11.65%,其持效期延长0.46~12.17天:施药后28天,添加0.5%~2.0%的黄腐酸使乙草胺防除稗草的鲜重抑制率提高11.93%~16.88%.  相似文献   
109.
为探究三种马铃薯秧瘤胃降解特性,试验开展了风干马铃薯秧(试验1组)、单贮马铃薯秧(试验2组)、马铃薯秧-全株玉米混贮(试验3组)常规营养成分评定,并选择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三种马铃薯秧饲料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①常规营养成分评定以试验2组CP含量最高,试验3组次之,试验2组、试验3组CP均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但试验2、3组CP无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EE)含量以试验3组最高,而粗纤维(CF)、NDF、ADF、木质素(ADL)均以试验3组最低,各试验组粗灰分(Ash)、磷(P)、无氮浸出物(NFE)无显著差异(P0.05);在龙葵素含量测定中,除试验3组龙葵素含量符合毒素脱除水平(100 mg/kg DM),其他两组均超出龙葵素毒素脱除的要求。②瘤胃降解试验中,各试验组DM、OM、CP、NDF、ADF瘤胃实时降解率变化趋势不同,但总体而言,在6 h、12 h时DM、OM、CP、NDF、ADF瘤胃降解率及有效降解率均为试验3组试验2组试验1组。由此可见,马铃薯秧-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因较高的CP、低纤维,龙葵素含量达到毒素脱毒水平,且DM、OM、CP、NDF、ADF有效降解率均为最优,是马铃薯秧资源化利用的理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0.
0 引言 中低产田的改造是稳定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三高"农业的有效途径.为此,从农业机械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机械化中低产田改造的措施,旨在为中低产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