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鞭毛是位于细菌表面的长螺旋形可旋转附属物,长约10μm,主要与细菌的运动有关。鞭毛的驱动力是许多细菌病原体的重要毒力特征,并且是建立感染所必需的。感染发生后,鞭毛有利于细菌到达侵入部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一般周身鞭毛,具有运动性。鞭毛蛋白,又称为H抗原,是大肠杆菌分类的重要表面抗原。本文对大肠杆菌鞭毛的结构、功能和H抗原分型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CE129 Ⅵ型的hcp1、hcp2基因缺失株,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APEC野生株CE129的Ⅵ型分泌系统(T6SS)hcp1和hcp2基因进行敲除,获得hcp1、hcp2基因单缺失株CE129△hcp1、CE129△hcp2和双缺失株CE129△hcp1△hcp2。将hcp1、hcp2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BR322和pACYC184中,构建相应的基因回补株CE129△hcp1/phcp1、CE129△hcp2/phcp2和CE129△hcp1△hcp22/phcp1phcp2。通过PCR特异性检测和基因测序显示,上述突变株与回补株均成功构建,且均能够稳定遗传。上述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成功构建,有助于深入了解APEC CE129菌株T6SS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APEC的致病机理及其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锯缘青蟹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锯缘青蟹ScyllccSerratoc(Forskal),简称青蟹,俗称蝤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蟹,自然海区最大个体可达1千克以上。青蟹分布于日本相模湾以南,及中国台湾省达印度太平洋、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海域的港湾及沿岸红树林沼泽地。在我国盛产于长江口以南的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等沿海。青蟹喜栖于潮间带泥滩或泥沙底的滩涂上,白天多穴居,夜间四处觅食。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食小贝、小鱼、小虾。青蟹养殖适应盐度7.2‰~33.0‰,最适为13.7‰~26.9‰;适温范围5~35℃,最适生长水温18~25℃。…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为分布于太平洋西岸的温水性蟹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以及朝鲜、韩国、日本等海域。由于三疣梭子蟹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相继对三疣梭子蟹生活习性、生理生化、胚胎发育、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疣梭子蟹的大规模育苗和养殖在我国逐渐推广,目前三疣梭子蟹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洋经济蟹类之一。本文对三疣梭子蟹饲料选购及投喂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6.5±1.2)℃下,将体质量(45.70±0.56)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分为4组,饲养在采光大棚内的30m2水泥池中,每池40尾,D0组每天饱食投喂2次,D1、D2、D3组分别投喂6d、5d、4d,饥饿1d、2d、3d,持续8周,每组3个重复池塘,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大口黑鲈幼鱼补偿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大口黑鲈的末体质量和增重率均不同程度下降,但D1组与D0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口黑鲈的日摄食量随饥饿时间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1组的饲料利用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D0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D2和D3组显著低于D0组(P<0.05)。试验结束时,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饥饿时间增加而下降。D3组鱼的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D0组(P<0.05);D1组的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较高;D1和D2组胃淀粉酶活性较高,肠道淀粉酶活性则随着饥饿时间增加显著上升(P<0.05)。饥饿使大口黑鲈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增加。血清生长激素水平随着饥饿时间增加而上升,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水平则下降(P<0.05)。结果表明:每周投喂6d饥饿1d的大口黑鲈饲料转化效率较高,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可供集约化养殖的科学投喂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浙江省水产养殖用药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2019年对杭州、湖州、嘉兴、宁波、温州等地区部分养殖点患病中华鳖、大口黑鲈、大黄鱼等主养品种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氟甲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测定,比较各药物对菌株最小抑菌浓度的中位值(MIC50).结果表明,淡水品种中华鳖、大口黑鲈体内分离的143株病原菌中以气单胞菌(62.2%)为主,海水品种大黄鱼体内分离的56株病原菌以假单胞菌(55.4%)和哈维氏弧菌(17.9%)为主,均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等药物的耐受浓度较低,而对磺胺类、氟甲喹、甲砜霉素等药物的耐受浓度较高;但在氟苯尼考药物上呈现不同的耐受性.淡水养殖地区间病原菌的耐药性一致,海水养殖宁波地区病原菌耐药性高于温州地区.总体而言,2019年浙江地区绝大部分水生动物病原菌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等药物较为敏感,可作为多数病原菌用药首选,但必须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和药代动力学原理确定剂量和药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些果农因喷药不当,烧伤了果树的大量叶片、嫩梢,使果面产生了药锈,既影响了果树生长,又降低了果品的商品价值。为防止和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果农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在喷施农药时,要根据果树病虫害的不同以及不同果树对农药的敏感性的差异等,有的放矢,对症用药。如核果类、猕猴桃对敌百虫、敌敌畏很敏感;猕猴桃对乐果特别敏感;葡萄、李、桃的幼嫩组织对多量式的波尔多液很敏感等,如果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最早可至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青田置县,至今已有1 300多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2年),《青田县志·土产类》中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之",是有关青田稻田养鱼的最早文字记录。2005年4月,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列为全球首批五个、亚洲唯一的全球  相似文献   
19.
20.
乌鳢为我国主要的优质底栖淡水鱼类,也是目前养殖较为广泛的鱼类,养殖过程中所投喂的饵料往往影响着乌鳢体型、肌肉色泽、肉质和营养成分,这些均为衡量乌鳢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投喂不同饵料的乌鳢鱼体形态、肉色、肉质和营养成分指标,研究饵料对乌鳢品质的影响。试验采集了相同喂养时间的全程饲料喂养、全程冰鲜鱼喂养和动物内脏(鸡肝、鸭肝)喂养的乌鳢,测定了肌肉肉色、硬度、弹性、紧实度等肉质指标以及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喂养的乌鳢肉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乌鳢的营养成分与其食用品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