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聚乙烯单丝产品质量现状、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并对产品质量现状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金枪鱼漂流延绳钓作业方式, 于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在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2°03′~11°17′S, 163°14′~173°35′E)进行渔获取样, 分析渔获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并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圆形统计方法分析渔获水深、月相等时空要素对物种多样性、目标种类和兼捕 CPUE 等影响。结果表明: (1) 3673 尾渔获隶属于 9 目 21 科 30 属 35 种, 其中目标种类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为优势种, 蓝枪鱼(Makaira nigrican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 和紫魟(Pteroplatytrygon violacea)为重要种; (2)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以及兼捕种类 CPUE 分别为(1.662± 0.89) ind/千钩、(1.39±1.45) ind/千钩、(2.52±1.27) ind/千钩。渔获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 指数(H′)、Margalef 指数(D)、Pielou 指数(J)分别为(1.78±0.28)、(2.53±0.60)、(0.79±0.09); (3) GLMM 结果显示, 月相(余弦)对大眼金枪鱼的 CPUE 的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P=0.001, CPUE 在满月较高, 而在新月较低), 而月相(正弦)对黄鳍金枪鱼 CPUE 具有边际显著影响(P=0.067, CPUE 在上弦月较高, 而在下弦月较低), 月相兼捕 CPUE 则没有显著影响, 水深对 CPUE 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 (4)月相对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影响, 但水深对渔获 Shannon-Weiner 指数 (H′)和 Margalef 指数(D)均有显著影响(P<0.001)。研究结果反映出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物种丰富、群落的复杂程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群落对环境变化、渔业活动等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将柔鱼可食部分分成胴体,鳍和头足三部分,用80%乙醇抽提法分别对其其味物质作提取试验,测定了不同部位的原料和抽提物中主要呈味物质的含量,并对其中的甜菜碱,氨基酸及无机离子K^ ,Na^ ,Ca^2 ,Fe^2 ,Zn^2 ,PO4^3-,Cl^-等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原料还是抽提物中,胴体部分甜菜碱和氨基酸含量都最高,而鳍和头足中的含量相对偏低且相差不大;无机离子在胴体,头足和鳍中的含量则依次减少,抽提物中牛磺酸的含量胴体比鳍和头足低。此外,对柔鱼中呈味成分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将柔鱼可食部分分成胴体,鳍和头足三部分,用80%乙醇抽提法分别对其其味物质作提取试验,测定了不同部位的原料和抽提物中主要呈味物质的含量,并对其中的甜菜碱,氨基酸及无机离子K^ ,Na^ ,Ca^2 ,Fe^2 ,Zn^2 ,PO4^3-,Cl^-等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原料还是抽提物中,胴体部分甜菜碱和氨基酸含量都最高,而鳍和头足中的含量相对偏低且相差不大;无机离子在胴体,头足和鳍中的含量则依次减少,抽提物中牛磺酸的含量胴体比鳍和头足低。此外,对柔鱼中呈味成分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里,对渔用自增强聚乙烯(self-reinforced polyethylene,简称SRPE)单丝的结晶形态、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用SRPE单丝结晶度、声速值比普通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单丝均有提高,其内部生成了串晶结构;SRPE单丝断裂强度、结节强度和结强损失率比普通PE单丝分别提高了12.75%、4.82%和12.69%,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了27.72%。结论可供渔具设计及网线材料选配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单桩张网菱形、方形网目网囊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一种利用帆布作为扩张装置的新型单桩张网渔具在吕四渔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改善这种张网对主要渔获对象的尺寸选择性,进而评价其渔获性能以及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使用套网试验法开展了不同网目尺寸(25 mm、35 mm和45 mm)的菱形和方形网目网囊尺寸选择性试验。通过对黄鲫(Setipinnataay)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获体长数据的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菱形还是方形网目网囊,其50%选择体长L50和选择范围SR都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L50呈线性增长)。对比菱形和方形网目的选择性发现,对于黄鲫,50%选择体长L50差异不大,但菱形网目的选择范围SR大于方形网目;对于小黄鱼,方形网目具有更好的选择特性,即具有较大的L50(8%)和较小的SR(52%),但差异均不显著。菱形和方形网目对于不同体型鱼类的选择性差异以及渔民对方形网目网囊的抵触情绪等都使得在张网渔业中推广方形网目网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HSPE编织线)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PE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27mm、线股结构为3×16、线芯用丝数量为7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3×16+7”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3×16+7”PE编织线增加了10.0%和9.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1.3%;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30mm、线股结构为4×16、线芯用丝数量为18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4×16+18”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4×16+18”PE编织线增加了8.1%、6.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3.3%;HSPE编织线较PE编织线具有强力优势,HSPE编织线在渔具或网箱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线芯用丝数量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捻距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及单线结强力均随捻距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及线密度则随捻距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捻距、单线结强力与捻距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87 7)。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分别为0~36、0~64)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线芯用丝数量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及线密度均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则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单线结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69 5)。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用丝数量等)相同,则将线芯结构由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改为捻度为32 T/m的线股后,公称直径2.5 mm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线密度均有一定的增加。捻距、线芯用丝数量及线芯结构对渔用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杨飞  张敏  石建高  余雯雯  邹晓荣  周文博 《水产学报》2019,43(11):2431-243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淀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淀粉含量(w淀粉)对HDPE/淀粉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含量为20 wt%时淀粉在HDPE基体中呈微米级均匀分布,淀粉含量增加到30 wt%和50 wt%时呈球状聚集体,其平均粒径从0.6μm增加到0.8μm。随淀粉含量增加,HDPE/淀粉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不同淀粉含量的HDPE/淀粉复合材料均被检测到3个转变峰。HDPE低温下的γ转变峰对应为聚乙烯的玻璃化转变峰,对应于非晶态链段的运动,淀粉含量对γ转变峰影响不大。纯HDPE不存在β峰,β转变与淀粉分散相有关,随淀粉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β峰变宽。高温区出现的α转变与聚乙烯结晶区附近受限链段的运动有关,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松弛过程。研究表明,引入一定含量的淀粉可以改善HDPE的加工流变性和韧性,为制备高性能可降解淀粉基渔用材料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舒爱艳  石建高  余雯雯  王越  张敏 《水产学报》2023,47(5):059715-059715
不可降解渔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和“幽灵捕捞”问题已严重威胁到海洋的生态环境,开发可降解渔具材料已经成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实验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淀粉(STR)/高密度聚乙烯(HDPE)/纳米蒙脱土(MMT)纳米复合纤维,研究MMT对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海水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MMT后,纳米复合纤维的熔融温度(Tm)移向低温,结晶度增加,而断裂强度下降。此外,MMT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聚乙烯的玻璃态储能模量和内部损耗,但对淀粉相影响不显著。4个月海水降解结果显示,与STR/HDPE纤维相比,STR/HDPE/MMT纳米复合纤维失重率增加了约5%,纤维直径减小了约11%,这表明MMT加快了STR/HDPE纤维的降解过程。本实验系统研究了MMT改性淀粉基纳米复合纤维的海水降解性能,可为渔业等海洋产业用降解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