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海马隶于海龙目(Syngnathiformes)、海龙科(Syngnathidao)、海马属(Hippocampus Rafinseque)的小型海洋鱼类,体型高度特化,头似马状.故被称为“海马”&;#183;海马的种类较少(经济价值较大的有8种),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海马在世界上是极其短缺的珍贵的药用海洋鱼类,在我国素有“南方人参”之美誉。早在《神农本草》中已有记载:海马性温、味甘、无毒,具有强身补肾。舒筋活络,止痛止血,退热生肌,强心明目,祛疾平喘,妇人催生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5.
实验研究了定期定量投放由芽孢杆菌、红螺菌、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对大海马健康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物的降解作用、浮游藻类生长,菌相以及对大海马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各占35.3%、22.3%和19.6%;试验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绿藻和硅藻,分别各占69.0%和26.8%,其藻类多样性指数比对照组的增大了1.2倍.试验池的异养菌的增长率为55.3%,而对照池的异养菌增长速度达274.6%.试验期间内,芽孢杆菌的数量从0.15×103 cfu/ml,急剧增至55.63×103 cfu/ml,但对照组的仍保持在(0.13~0.38)×103 cfu·ml-1的水平上.而弧菌数量比对照池的降低了2个数量级.试验海马体长生长速率、体重增重率和平均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4.9%、72.3%和78.8%. 相似文献
6.
本就我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水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业的总体思路。为了继续保持我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发展的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重要意义,明确发展我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抓住促进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落实发展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益微生物在大海马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0~2.5)×109/mL。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不加菌)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35.3%、22.3%和19.6%;试验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绿藻和硅藻,分别占69.0%和26.8%,其藻类多样性指数比对照组增大了1.2倍。试验池的异养菌增长率为55.3%,而对照池的异养菌增长率达274.6%。试验期间,水温23~26℃,试验组的芽孢杆菌的数量从0.15×103CFU/mL急剧增至55.63×103CFU/mL,但对照组的仍保持在(0.13~0.38)×103CFU/mL的水平。而试验组弧菌数量比对照池的降低了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9.
采用养殖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连续3年控制了杂色鲍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不同来源的鲍苗在同样养殖条件下,本场的鲍苗平均成活率达98%,10d内死亡率为0,而其它场的鲍苗的成活率为0~40 %,10 d内死亡率为88~95 %;"直接抽取海水组"24 h内有机沉积物分别为"单重过滤组"和"双重过滤组"的4.9倍和5.1倍,而不同过滤的海水有机沉积物与鲍苗的生长成活率相关非常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S=101.89-3.41X,R=|-0.9673 |,R0.01=0.7980,R>R0.01;24h内的补水量对水体理化因子及杂色鲍成活率影响极其明显,"对照组"的氨氮含量、弧菌数分别为"5倍水组"的1.3倍和6.9倍,而死亡率则为后者的21.7倍;在一个杂色鲍养殖周期内,"倒池"对照组单位面积的有机沉积物分别为倒池1次、2次、3次的1.2倍、3.5倍和3.6倍,氨氮含量分别为试验组的1.73倍,2.3倍和3.5倍,弧菌数量比实验组要大2~4个数量级;投喂饵料方式、次数及停喂对水质影响也十分明显,"3天投料1次 停喂1次"组的成活率高于其他组(x2>x20.05,P<0.05),水体中的氨氮比其他各组要低1.5~2.5倍,而弧菌量要少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杂色鲍 (Haliotisdiversicolor)鲍苗体长 18.12~ 2 3.82mm ,体重 0 .98~ 2 .5 6g ,在 5种模式下进行养殖 ,即 :1)养殖用海水以不同方式进行前处理 ;2 )以 2 4h不同补水倍数 ;3)不同“倒池”次数 ;4 )不同投喂次数投喂细基江蓠 (Gracilariatenuistipitata) ;5 )不同产地、相同规格的鲍苗比较养殖。模式 1)~ 4 )养殖周期均为 6个月 ,鲍苗取自广东陆丰 ;模式 5 )养殖周期为 1个月 ,鲍苗分别取自福建东山、广东汕尾及广东陆丰的养鲍场。结果显示 ,直接抽取海水的养殖池 2 4h内有机沉积物含量分别为单过滤海水池和双重过滤海水池的 4 .9和 5 .1倍 ,而不同处理海水养殖池中有机沉积物与鲍苗的成活率呈密切相关 ;2 4h内的补水量对水体理化因子及杂色鲍成活率影响极显著 ,未换水组的氨氮含量、弧菌数分别为“5倍补水组”的 1.3和 6 .9倍 ,而死亡率则为后者的 2 1.7倍 ;未“倒池”组单位面积的有机沉积物分别为倒池 1、2、3次的 1.2、3.5和 3.6倍 ,氨氮含量分别为 1.73、2 .3和 3.5倍 ,弧菌数量比实验组要大 2~ 4个数量级 ;投喂方式、次数及停喂对水质影响十分明显 ,“3d投喂 1次 +停喂 1次”组的成活率高于其他组 (x2 >x20 .0 5,P <0 .0 5 ) ,水体中的氨氮比其他各组减少 14 9%~ 4 6 2 % ,而弧菌量减少 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