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东拟囊腔吸虫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鲻体内的惠东拟囊腔吸虫(Saccocoedioides huidongensis Lue,1993)随着宿主体长的生长,其感染强度,平均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感染率则呈不规划的波动;其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在不同月份亦呈不稳定变化;吸虫在宿主体内的频率分布表明,大量的吸虫寄生于少数宿主中,而多数宿主感染少量的吸虫;吸虫在不同体长组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海马隶于海龙目(Syngnathiformes)、海龙科(Syngnathidao)、海马属(Hippocampus Rafinseque)的小型海洋鱼类,体型高度特化,头似马状.故被称为“海马”&;#183;海马的种类较少(经济价值较大的有8种),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海马在世界上是极其短缺的珍贵的药用海洋鱼类,在我国素有“南方人参”之美誉。早在《神农本草》中已有记载:海马性温、味甘、无毒,具有强身补肾。舒筋活络,止痛止血,退热生肌,强心明目,祛疾平喘,妇人催生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雷州半岛北部湾海域华贵栉孔扇贝的暴死原因调查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4月下旬始,雷州半岛西部海域华贵栉孔扇贝(俗称红贝)陆续出现大批量死亡,死亡率达到30~50%,至5月上中旬波及整个雷州半岛西部北部湾海域。接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急报,引起省局党组的高度重视,2006年5月22日,由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外事外经处带领贝类专家组,急赴雷州乌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定期定量投放由芽孢杆菌、红螺菌、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对大海马健康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物的降解作用、浮游藻类生长,菌相以及对大海马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各占35.3%、22.3%和19.6%;试验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绿藻和硅藻,分别各占69.0%和26.8%,其藻类多样性指数比对照组的增大了1.2倍.试验池的异养菌的增长率为55.3%,而对照池的异养菌增长速度达274.6%.试验期间内,芽孢杆菌的数量从0.15×103 cfu/ml,急剧增至55.63×103 cfu/ml,但对照组的仍保持在(0.13~0.38)×103 cfu·ml-1的水平上.而弧菌数量比对照池的降低了2个数量级.试验海马体长生长速率、体重增重率和平均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4.9%、72.3%和78.8%.  相似文献   
6.
本就我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水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业的总体思路。为了继续保持我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发展的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重要意义,明确发展我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抓住促进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落实发展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益微生物在大海马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0~2.5)×109/mL。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不加菌)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35.3%、22.3%和19.6%;试验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绿藻和硅藻,分别占69.0%和26.8%,其藻类多样性指数比对照组增大了1.2倍。试验池的异养菌增长率为55.3%,而对照池的异养菌增长率达274.6%。试验期间,水温23~26℃,试验组的芽孢杆菌的数量从0.15×103CFU/mL急剧增至55.63×103CFU/mL,但对照组的仍保持在(0.13~0.38)×103CFU/mL的水平。而试验组弧菌数量比对照池的降低了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杂色鲍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的相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及生长速度与饵料、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色鲍的饵料系数为13.66,饵料转化率为0.0732,增重倍数为6.03。体重与体长生长速率(7~12月)关系式为W=0.3039L-6.1887。  相似文献   
9.
采用养殖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连续3年控制了杂色鲍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不同来源的鲍苗在同样养殖条件下,本场的鲍苗平均成活率达98%,10d内死亡率为0,而其它场的鲍苗的成活率为0~40 %,10 d内死亡率为88~95 %;"直接抽取海水组"24 h内有机沉积物分别为"单重过滤组"和"双重过滤组"的4.9倍和5.1倍,而不同过滤的海水有机沉积物与鲍苗的生长成活率相关非常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S=101.89-3.41X,R=|-0.9673 |,R0.01=0.7980,R>R0.01;24h内的补水量对水体理化因子及杂色鲍成活率影响极其明显,"对照组"的氨氮含量、弧菌数分别为"5倍水组"的1.3倍和6.9倍,而死亡率则为后者的21.7倍;在一个杂色鲍养殖周期内,"倒池"对照组单位面积的有机沉积物分别为倒池1次、2次、3次的1.2倍、3.5倍和3.6倍,氨氮含量分别为试验组的1.73倍,2.3倍和3.5倍,弧菌数量比实验组要大2~4个数量级;投喂饵料方式、次数及停喂对水质影响也十分明显,"3天投料1次 停喂1次"组的成活率高于其他组(x2>x20.05,P<0.05),水体中的氨氮比其他各组要低1.5~2.5倍,而弧菌量要少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技术措施控制杂色鲍暴发性流行病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色鲍 (Haliotisdiversicolor)鲍苗体长 18.12~ 2 3.82mm ,体重 0 .98~ 2 .5 6g ,在 5种模式下进行养殖 ,即 :1)养殖用海水以不同方式进行前处理 ;2 )以 2 4h不同补水倍数 ;3)不同“倒池”次数 ;4 )不同投喂次数投喂细基江蓠 (Gracilariatenuistipitata) ;5 )不同产地、相同规格的鲍苗比较养殖。模式 1)~ 4 )养殖周期均为 6个月 ,鲍苗取自广东陆丰 ;模式 5 )养殖周期为 1个月 ,鲍苗分别取自福建东山、广东汕尾及广东陆丰的养鲍场。结果显示 ,直接抽取海水的养殖池 2 4h内有机沉积物含量分别为单过滤海水池和双重过滤海水池的 4 .9和 5 .1倍 ,而不同处理海水养殖池中有机沉积物与鲍苗的成活率呈密切相关 ;2 4h内的补水量对水体理化因子及杂色鲍成活率影响极显著 ,未换水组的氨氮含量、弧菌数分别为“5倍补水组”的 1.3和 6 .9倍 ,而死亡率则为后者的 2 1.7倍 ;未“倒池”组单位面积的有机沉积物分别为倒池 1、2、3次的 1.2、3.5和 3.6倍 ,氨氮含量分别为 1.73、2 .3和 3.5倍 ,弧菌数量比实验组要大 2~ 4个数量级 ;投喂方式、次数及停喂对水质影响十分明显 ,“3d投喂 1次 +停喂 1次”组的成活率高于其他组 (x2 >x20 .0 5,P <0 .0 5 ) ,水体中的氨氮比其他各组减少 14 9%~ 4 6 2 % ,而弧菌量减少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