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1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砂虾(Metapenaeus.sp)是在海水中繁殖生长,但到仔虾期后,对比重适应能力增强。我省江河多,河口区比重低,将人工培育的砂虾苗淡化,适应于低盐水域甚至淡水中养殖,是本试验的目的。1982年郭国骥等对刀额新对虾苗进行淡化,并在淡水池塘中养殖。这些研究为“海虾淡化”积累了经验。但因数量少,没能形成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2.
有关轮虫、丰年虫及虎斑猛水蚤等培养技术,前面已做过介绍。本文将扼要叙述淡水蚤状蚤和微型蠕虫的培养方法,其次就日本在饵料生物培养工作中的某些情况谈谈个人浅见,做为“综述”的小结。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3.
砂虾是新对虾属(Medapenaeus-sp)的俗称,闽南地区的群众称之为“土虾”,该属的刀额新对虾等常见种,具有对低盐、高温耐力强、食性杂、耗氧量低等特点。而且肉质脆嫩、味道鲜美、价格高、便于鲜活运输,是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概况日本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由于海产鱼虾类人工育苗的需要而广辟饵料来源。除大量培养轮虫外,还引进了丰年虫、微型蠕虫等,并且对个体较大的挠足类,如虎斑猛水蚤等亦进行开发利用。丰年虫分布于欧洲、美洲和亚洲大陆的咸水湖中。自1933年由美国的 Seale 认为是仔鱼的优良饵料以来,就作为鱼、虾、蟹类的初期饵料在世界上普遍使用。日本是从第二  相似文献   
5.
泥蚶的养成包括蚶豆(即体长8—20毫米的蚶苗)培育及成蚶养殖两个生产阶段。一、蚶豆培育技术从海区采捕或人工培育的蚶沙(即体长5毫米以下的小蚶苗)经过约一个月的暂养后,必须从高潮区移至中潮区进行培育。在此期间主要掌握以下技术关键:(一)选择适宜的埕地。蚶豆培育埕地应选择在内湾中潮区,海水比重1.01581.020,且潮流畅通、地势平坦的软泥滩涂。(二)平整围埕。埕地选定后,划分成宽5米左右的长条形畦,每畦面积一般为0.5至1亩,畦与畦之间挖0.5米宽的隔离沟,埕地外围插上树枝或围筑高0.5米的土堤。在播苗前10天要对埕地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①氰化钠——每亩200克,配成浓度2‰的水溶液泼洒;②茶饼——每亩5公斤,捣碎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这个名称似乎很陌生,但是人类的生存它却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关光合细菌在很早以前就有过记载。如古代尼罗河附近的湖泊和沼泽里曾发现血红的颜色,纪元586年比利时附近的海水呈鲜红色等等,都被认为是光合细菌。而事实上作为细菌祖先的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7.
云微型藻的筛选、培养和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贝类人工育苗中,幼体初期常用的饵料生物有扁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湛江叉鞭金藻及底栖硅藻等。上述单细胞藻类的筛选及培养的成功,促进了贝类人工育苗工作的开展。为了筛选福建海区优良的微型藻种,笔者等于1979年在泥蚶、缢蛏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8.
日本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由于海产鱼虾类人工育苗的需要而广辟饵料来源。除大量培养轮虫外,还引进了丰年虫、微型蠕虫等,并且对个体较大的挠足类,如虎斑猛水蚤等亦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由于鱼、虾、贝苗种企业化生产的兴起,解决养殖种类幼体阶段的饵料问题,引起了水产科研、生产单位的关注。由于人工配合饲料存在着不易为某些水产生物的幼体所有效地利用,和投放后育苗水质难以控制等局限性,所以在“活饵料”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对单细胞藻类(如小球藻、硅藻类等)、  相似文献   
10.
砂虾人工淡水驯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