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80篇
  161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9 毫秒
61.
选取网箱驯养的野生驼背鲈亲鱼,经过强化培育,采用HCG催熟,网箱中自然产卵受精,采用池塘蓄水和室内玻璃钢水槽培育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繁育出驼背鲈3 cm左右鱼苗3万尾,繁育成功的关键技术是亲鱼的驯养和强化,控制好水质,提供适口、营养丰富的开口饵料生物.  相似文献   
62.
我国葡萄最具威胁性的病毒病有扇叶病、卷叶病、茎痘病和栓皮病。本文综述了这四种病毒病的危害症状、鉴定方法与流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3.
以活体取卵OUP来源的牛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以Holstein奶牛的牛耳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并将发育7d的克隆囊胚和体内胚分别及体外胚进行移植,观察移植时机对受孕率的影响。依据代孕牛排卵后天数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组1:排卵后5-6d(不含6d);组2:排卵后6—7d;组3:排卵后7~8d(不含7d)。结果显示:对于体外胚胎而言,第2组的受孕率高于第1组(P〉0.05),第3组的受孕率最低(Pt0.05),且120d的受孕率为0。与此相反,对于体内胚胎。第3组的受孕率高于其他2组。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对于7d的体外胚胎选择在代孕牛排卵后6—7d移植可以得到较高的受孕率:而对于体内胚胎而言则应选择在受体牛排卵后7—8d移植,可得到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64.
对香猪不同日龄、不同部位的肉质特性和肌纤维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之间pH、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及不同日龄之间背最长肌熟肉率和肌二头肌失水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肌纤维横截面积则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5.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对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阐述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通过找准当前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建设的目标定位,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对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建设具有一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6.
概述了国内在甘草植株再生、快速繁殖和毛状根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甘草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培养基主要附加激素为2,4-D、6-BA和NAA,其中6-BA(0.2 ̄1.0mg/L)必不可少;分化培养基以MS无机元素和B5的有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ZT、BA、KT,三者可单独使用或配合NAA使用;生根培养基主要是添加NAA(0.05 ̄0.01mg/L)。能分化成苗的外植体仅有下胚轴,而且分化率极低,仅为3% ̄6%。快速繁殖方法有腋芽丛状茎生根成苗和带叶茎段直接生根成苗两种,其中带2叶茎段成苗繁殖系数最高,达到98%。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甘草下胚轴诱导产生毛状根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30%。毛状根的最佳培养条件是:50mg/LKNO3,100mg/LCaCl2·2H2O,0 ̄225mg/LKH2PO4,640mg/LMgSO4·7H2O,微量元素及有机物质采用B5水平,32.5g/L蔗糖,转速100r/min,pH6.2左右,通过毛状根的培养可获得原植物中含有的或者不含有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7.
酸解断开叶酸酰胺键,游离出谷氨酸,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设计15min短程序,测定谷氨酸,而后反推出叶酸含量。该法重现性好,变异系数CV=1.33%,平均回收率为100.43%.浓度与面积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94.可随氨基酸同时测定,耗费成本低,没有叶酸标准品,也可测定叶酸含量。适用于不含谷氨酸及其类似物之外的任何样品中叶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8.
通过两年两品种(组合)抛秧与常规手插的对比研究,阐述了抛秧再生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成穗规律,得出抛秧再生稻能获得比手插再生稻相当或更高产量的结论.并对抛秧再生稻的高产机理及配套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津优38号是以优良自交系B180-2作母本,以XL6-3作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耐低温弱光,植株长势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棒状,顺直,长32~35 cm,单瓜质量180 g左右,瓜皮绿色,有光泽,刺瘤中等,密生白刺,无棱,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畸形瓜率低;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第5~7节,雌花节率40 %左右;高抗褐斑病、炭疽病,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前期产量2 500 kg·(667 m2-1左右,总产量10 000 kg·(667 m2-1以上,适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越冬日光温室和冬春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70.
‘津优4号’为耐热型黄瓜杂交种,夏季在34~36℃高温下可正常发育。对枯萎病、霜毒病、白粉病的抗性强,适合华北地区春露地及秋露地和越夏栽培。植株生长势强,春露地栽培产量可达75t/hm^2。果实棒状,长30cm左右,单瓜量150g左右。商品性好,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浅绿色,质脆,味甜,品质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