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77篇
  159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从云斑天牛肠道中筛选到一株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N06。采用简并PCR和TAIL-PCR的方法获得一个新的β-折叠桶植酸酶基因(phyA06),开放阅读框全长1 902 bp,编码633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预测其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含有两个β-折叠桶结构域。将phyA0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纯化后的重组酶最适pH为7.0,在pH 6.0~10.0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最适温度为55℃,热稳定性良好。同时,该酶在低温下仍保持一定活力,甚至0℃仍有活性。该植酸酶具有应用于水产饲料行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为揭示睡莲(基部被子植物)的开花特性,探究雄蕊在睡莲花瓣节律性开放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蓝鸟睡莲(Nymphaea 'Blue Bird')为实验材料,在去雄(摘除雄蕊)后记录花瓣开放角度和萎蔫时间,并于去雄后第6、24、48及72小时测定花瓣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显示,去雄后睡莲花瓣的开放角度小于对照组,在第48...  相似文献   
123.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农业生产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目前农村地区男性劳动力大量外流,形成了以女性为主的农业生产主体,给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在甘肃省武威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农民田间学校为平台,结合技术研发与推广部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妇女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在农业女性化背景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4.
为降低棉短绒中的杂质含量,提高棉短绒的质量及收率,对棉短绒清理回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创新连续化多级除杂装备和短绒精细化分离工艺.棉籽清理除杂工艺中,增加了圆筛、棒条机,并且调整了风力清籽机组配置;短绒分离工艺中,增加了五联筛和新型棒条机.改进后的工艺能够提升对毛棉籽的除杂效果,彻底清理剥绒得到的棉短绒中的碎棉仁、棉...  相似文献   
125.
银杏幼苗随着苗龄的增长耐寒性增强。幼芽生长期苗在近冰点温度条件下1d或-2℃条件下1h即出现低温伤害,伤害最初表现在茎尖;初生叶出现期苗可耐近冰点温度持续3d或-2℃1h,发育叶出现期可耐-4℃低温1h,持续7d近冰点温度对此期苗木无伤害。据此,提出银杏在冀南地区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26.
为选育不育起点温度低、配合力强、米质优的实用型两系不育系,以近年来新育成的22个Y58S组合为对象,对其产量、品质及病虫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为8978.7 kg/hm2,所有品质指标均达到《优质稻谷》3级标准的组合占40.9%,感稻瘟病和褐飞虱。因此,Y58S系列组合产量水平较高,稻米品质较优,主要病虫抗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7.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分布广泛,严重为害杨树。分生孢子是主要的侵染源。病菌由伤口、皮孔或表皮侵入寄主。每年5~6月为春季发病高峰,9月为秋季发病高峰,秋季发病较春季为重。孢子的飞散高峰在8~9月。病害的消长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密切相关,雨季孢子飞散较多,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要求水分,在黑暗下发芽率高。病原可潜伏侵染,一般在2~3年生枝干上侵染较多,7~9月是潜伏侵染的高峰。除杨树外,还能为害多种阔叶树。病原在麦芽糖和蛋白胨培养基中菌丝生长较旺盛,在蔗糖和硝酸钾培养基中有利于分生孢子器形成,杨树树皮汁液能促进分生孢子发芽。  相似文献   
128.
当归麻口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归麻口病是我省当归产区区要病害之一,也是国内外未曾报道的一种新病害。1986、1987年调查研究表明,我省凡当归栽培区均有发生,田间发病率84.9%,病情指数56.4%,重病地高达100%。主要症状是归根表皮呈黄褐色纵裂,毛根增多并畸化,严重时皮层组织呈干烂,糠腐状。
从罹病归根皮层内外分离出线虫、真菌、细菌,分别进行人工接种健归苗并再分离发病归根,证实当归麻口病系线虫危害所致,其病原线虫为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经系统检测种苗不带线虫。病土和病残组织为初侵染源,腐烂茎线虫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内,在当归整个生育期内线虫都可侵入,但以前期侵害为主,该线虫在当地一年可发生6-7代,以成虫在土壤和病残组织内越冬。  相似文献   
129.
桃雄性不育的表现形式及其败育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桃[Prunus percica Batsch(L.)]23个品种花粉发生发育和花粉败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桃雄性不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空粒花粉和花药空囊及花粉形似发育正常,但生活力极低。导致空粒花粉产生的主要途径: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②花粉处于单核晚期至二核早、中期绒毡层细胞发生液化、增生现象。空囊产生的主要途径:①四分体至单核早期绒毡层细胞体积发生明显的增大、液化;②绒毡层细胞在四分体至单核早期发生增生;③造胞细胞或花粉母细胞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30.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河北省涿鹿县大堡乡苗圃,利用电子叶自动间歇喷雾装置和荫棚下全封闭式塑料小拱棚设备,用3年的时间(1986~1988年)进行了沙棘嫩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经过6批育苗试验,对影响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的因子进行研究和分析,控出了影响插穗生根及根系发育的主要因子及其最佳组合。其中,6~8月间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具顶芽、长7~12cm的插穗,其基部用500ppm浓度的萘乙酸溶液速蘸处理,在基质配比河砂:锯末:沙棘林下土为12:3:1或10:7:0条件下,插穗平均生根率为85%以上,最高可达98%,经苗圃培育,第二年秋季可达出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