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47篇 |
免费 | 482篇 |
国内免费 | 9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26篇 |
农学 | 1170篇 |
基础科学 | 551篇 |
1166篇 | |
综合类 | 3144篇 |
农作物 | 573篇 |
水产渔业 | 434篇 |
畜牧兽医 | 1219篇 |
园艺 | 481篇 |
植物保护 | 5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398篇 |
2021年 | 411篇 |
2020年 | 416篇 |
2019年 | 371篇 |
2018年 | 251篇 |
2017年 | 390篇 |
2016年 | 299篇 |
2015年 | 429篇 |
2014年 | 430篇 |
2013年 | 499篇 |
2012年 | 600篇 |
2011年 | 649篇 |
2010年 | 599篇 |
2009年 | 526篇 |
2008年 | 522篇 |
2007年 | 476篇 |
2006年 | 478篇 |
2005年 | 399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87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家兔发情状态与受胎率和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家兔的发情状态与配种后的受胎率,以及产仔数之间的关系。以家兔阴粘膜颜色作为表观指标,将家兔的发情分为5个状态,其相应的阴粘膜颜色分别为:苍白、粉色、红色、大红、黑紫。经促排2号诱发排卵后,人工授精,相应状态下的受胎率为:29.5%、42.9%、56.8%、53.8%、25.0%;相应状态下的平均产仔数分别为:5.54、6.69、6.62、7.21、5.52。用促排3号处理后,相应状态下的受胎率为:9.0%、43.2%、53.2%、70.0%、21.7%。结果表明:无论是用促排2号,还是用促排3号处理,当阴粘膜颜色为苍白和黑紫时的受胎率或产仔数,都显著地低于或少于阴粘膜颜色为粉色、红色、大红时的受胎率(P<0.01)或产仔数(P<0.05)。说明,家兔的发情状态与配种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有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从中系地方品种余杭7 中发现1 个新的温度敏感型致死基因ntl,该基因的特点为:5 龄期幼虫在平均温度为233 ℃时,幼虫生命率只有107% ,而当5 龄蚕在平均温度为294℃饲养时,幼虫生命率为900 % 。经分析该性状受1 对隐性基因所控制,可能是oc 油蚕的等位基因或与oc 油蚕基因存在着紧密的连锁关系,属于第5 连锁群。 相似文献
13.
以107个/ml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pusilus)孢囊孢子悬液颈静脉接种2月龄山羊,每只5ml,每日1次,连续3日,经88d观察3/4只山羊死亡。病羊临床表现精神沉郁,消瘦,体温升高,腹泻,后肢瘫痪,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成倍增加,全血GSH-PX活性降低,S-GOT、S-GPT和AKP活性升高,血清胆固醇值上升,但以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与对照羊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变化为全身扩散性毛霉菌病,其典型病变在肺脏,整个肺脏遍布灰白色圆形小结节。镜险肺结节中心为毛霉菌丝或碎片,周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包绕。腿肌大部分肌束呈凝固性坏死,周围微血管内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14.
微孔草的分布及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定量样地法,对孔微草这一特种油料植物的群落结构、群落变异以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孔草干物质生产量占总量的比率,休闲地为9.16%、撩荒地为16.90%、油草地为15.32%、燕麦地为10.66%、青稞地为5.97%;群落系数相应为87.09%、87.91%、91.82%、95.65%、93.60%;优势度相应为9.60%、13.45%、11.99%、16.61%、7.13%。经主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于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发病机理和治疗方式上的诸多争议,以及使用人类PCOS材料进行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构建PCOS小鼠模型以探究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诱导昆明白雌鼠产生PCOS样临床症状,通过结晶紫染色查看小鼠性周期是否发生停滞;利用HE染色的方式确定卵巢发育状况;利用ELISA技术调查建模过程中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使用结晶紫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染色可准确区分小鼠各个性周期阶段;使用6 mg/100 g DHEA持续诱导20 d后,昆明白小鼠性周期循环发生了一定的停滞,且在建模过程中体重变化与芝麻油溶剂的加入呈显著相关(P<0.05),与DHEA处理无关;DHEA连续处理后可见卵巢中巨大囊状卵泡出现,血清睾酮水平出现显著升高(P<0.05);自PCOS模型构建的第5天起,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维持到建模结束;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在第10、15天...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钦州市猪链球菌2型(SS2)的毒力因子分布特征,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从我市健康猪扁桃体分离的11株SS2相关毒力基因——荚膜多糖(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Mrp),胞外蛋白因子(EF),溶血素(Sly),进行毒力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毒力基因型为Mrp+epf+Sly+共有8株,毒力基因型为Mrp+epf+Sly-共有1株,这两种毒力基因型可归为强毒力基因型,占此次健康猪源毒株的81.8%;另外Mrp-epf-Sly-共有2株,属于弱毒和无毒基因型,占健康猪源毒株的18.2%。通过结果分析,预示我市目前SS2的主要流行菌株是同时具有4种毒力因子的高致病性菌株。 相似文献
17.
菠萝皮发醇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萝皮是菠萝加工产生的副产物,为了将菠萝加工企业废弃的菠萝皮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再生,缓解目前蛋白饲料的不足,进行了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合菌种发酵,添加麸皮20%、硫酸铵3%、尿素2%,料水比11,自然pH值,30℃发酵5 d,发酵后的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到25.38%,经水洗后的粗蛋白含量提高到17.03%,检测的16种氨基酸含量均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其总和从2.89%提高到15.6%,提高率达到439.8%.产品气味芳香,适口性大为改善,可用做牛、羊和鱼等养殖的低蛋白能量饲料. 相似文献
18.
19.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传达后,各地密切注视冠状病毒科病毒所引起的动物疫病,对已发现疫病进行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早控制,经临床验证,猪白细胞干扰素系广谱抗病毒生物药品,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病治愈率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干扰素分子与干扰素敏感细胞相互作用,使其形成“抗病毒状态”来实现的。首先是干扰素分子与其敏感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相结合;由于这种“结合”的相互作用就激活了目标细胞内的“抗病毒蛋白基因”;于是被活化(去抑制)的基因就按“正…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early forecast of Lepidopteran oak-infesting pests.[Method] DNA barcoding technique was established for quick species identification using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COⅠ) as the standard gene.This barcod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amplify and sequence genomic DNA samples from eggs and pupae of 11 species of Lepidopteran pests collected from oak.[Result] The DNA barcoding standard genes of 594-708 bp were determined from eggs and pupae of Lepidopteran insects.There were differences of 0-2 bases in DNA barcode sequences between conspecific eggs and pupae,with the sequence identity of 99.7%-100%.The average content of A,T,G and C of DNA barcode sequences from Lepidopteran insects were 30.7%,38.5%,14.9% and 15.9%,respectively.The obtained DNA barcode sequences had 91.4%-100% identity and 0-8.6% difference degree with GenBank-deposited DNA barcode sequences from organisms of the genetically-closest relationship.Among them,DNA barcode sequences from egg and pupa samples of 10 Lepidopteran insects(No.1-20) had 99%-100% identity and 0-1.0% difference degree with homologous sequences in GenBank database,while the remaining samples(No.21-22) had high difference degree(8.6%) with homologous sequences.[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DNA barcoding technique is an effeetive tool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Lepidopteran pests using genomic DNA from eggs and pupae of Lepidopteran insec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