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9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篇 |
农学 | 63篇 |
基础科学 | 49篇 |
81篇 | |
综合类 | 456篇 |
农作物 | 87篇 |
水产渔业 | 45篇 |
畜牧兽医 | 163篇 |
园艺 | 71篇 |
植物保护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AHP法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改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构建了一个用于教学质量评估的改进型AHP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一个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并构造出各层中所有的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单排序,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层次总排序。为了演示该改进型AHP模型,给出了一个其在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2.
柃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柃木的茎尖组培快繁体系,研究了0.2%HgCl2不同灭菌时间、不同6-BA浓度对柃木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的IBA浓度、糖浓度和生根法,对柃木根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用0.2%HgCl2表面灭菌25 min,并以WPM为基本培养基,芽诱导、增殖时的6-BA浓度为0.5 mg/L,NAA浓度为0.05 mg/L,GA浓度为0.2 mg/L,蔗糖为20 g/L;根诱导时IBA浓度为0.5 mg/L和糖浓度为30 g/L以及两步生根法等,是柃木组培和快速繁殖的适宜条件。应用此方法的柃木嫩枝的芽诱导萌发率可达100%、芽增殖系数为2.56~4.58/次、生根率为98%、组培苗成活率为95%以上,并已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3.
以温室硬果型番茄‘保罗塔’为试材,对其植株进行不同剪叶程度(剪除叶片的1/2和1/3)、剪叶方位(在植株东、西侧剪去1/2叶)和剪叶部位(在植株的中、下部剪去1/2叶)的处理,比较了不同剪叶方式对植株生长、株幅、群体光分布和坐果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程度、剪叶方位和剪叶部位对植株长势影响均不大。剪叶程度越大,群体的透光效果越好;剪叶方位对光照影响较大;中部剪叶后,下部的光照值增大,通风透光增强,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剪叶处理后,坐果数略少,但影响程度不大。剪叶处理后番茄株幅降低,种植时可以缩小株行距,有利于增加田间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4.
大豆主要病害双抗种质鉴定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2002—2003年采用人工接种与田间试验相结合方法,对黑龙江省新品种(品系)及一些国内外种质资源 进行灰斑病、疫霉病、镰刀菌根腐病、大豆花叶病毒病进行鉴定筛选,从中鉴定出3份抗灰斑病、疫霉病的双抗资 源,龙品8802、HR41和钢9491 - 2; 3份抗根腐病、疫霉病的双抗资源,抗线2号、邓恩和大粒黄; 2份抗病毒病、灰斑 病的双抗资源,合丰44号和合丰45号。同时鉴定出一大批单抗种质。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抗性调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对凡纳滨对虾虾头自溶过程的影响,以及自溶产物随自溶时间的变化规律:0~5h内自溶反应产物的溶出遵循一级反应速度方程:Y=39.496e-0.3913x,KP=-1.1464Y+59.506,Pe=-0.7167Y+32.551;溶出总蛋白和5000u以下自溶产物及残余蛋白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自溶过程中,温度、pH、固液比是影响自溶速率常数(Ka)的重要因素。自溶过程中,40~50℃温度范围内,Ka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0℃时Ka值达最大值,50~60℃,Ka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pH与固液比对Ka的影响不呈规律性,在pH9、固液比1∶3时Ka值分别达最大值。利用自溶速率常数的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建立了Arrhenius方程LnKa=-13654/Tk+41.353,经此方程验证了所建立自溶动力学方程的有效性。在自溶初始阶段(0~1h),5000u以上自溶产物占较大比例,为58%,自溶2~3h5000u以下产物的比例增幅较快,3h时5000u以下产物达66.8%,自溶4~5h后5000u以下产物增加趋缓,为71.47%。自溶过程中,从0h到5h,大部分脂肪族氨基酸溶出2~8倍...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Enzymatic hydrolysate from Pinctada martensii,EP)对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amage,ALD)的保护作用,该研究将EP超滤分级为截留分子量>10 kD(EP-Ⅰ)、3~10 kD(EP-Ⅱ)和<3 kD(EP-Ⅲ)3个组分,检测其体外抗肝损伤活性及对ALD小鼠肝保护作用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EP-Ⅲ可显著激活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活性(P<0.01),3个超滤组分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EP-Ⅲ>EP-Ⅱ>EP-Ⅰ;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超滤组分均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小鼠肝脏指数及肝脏中丙二醛(MDA)和甘油三酯(TG)含量,同时显著增强小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力,提高肝脏中的谷胱甘肽(GSH)含量。综上,马氏珠母贝肉酶解超滤组分对急性ALD具有一定的辅助保护作用,其中EP-Ⅲ的保护作用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加快机体乙醇代谢和减缓乙醇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07.
108.
南海8种低值小杂鱼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南海盛产的8种低值小杂鱼肌肉、鱼头、内脏中的粗脂肪,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低值小杂鱼头部粗脂肪含量为2.7%~9.7%,内脏粗脂肪含量为2.9%~6.2%,肌肉部分粗脂肪含量为2.0%~8.5%;不同低值小杂鱼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其含量有所差异,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都在40%以上,内脏粗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头部和肌肉中的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粗脂肪含量较高的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低;不同鱼种不同部位的粗脂肪中EPA、DHA含量有所差异。蓝圆鲹的头部粗脂肪中DHA和EPA最高,含量达到28.4%,而双带海鲱鲤内脏粗脂肪中的EPA和DHA含量仅为7.26%。 相似文献
109.
分析汾河太原段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探讨细菌群落与典型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丰富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资料,并为汾河太原段生态健康状况评价提供依据。于2020年10月枯水期,在汾河入城口至清徐段布设11个采样断面,采集汾河太原段表层沉积物,共采集到10份样本。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沉积物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利用主成分分析(PCoA)、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个断面表层沉积物中5 422个细菌OTUs分属于61门140纲346目580科1 073属。细菌群落结构在断面fh6、fh7、fh8、fh9、fh10、fh11和fh4相似度较高,fh1和fh2断面相似度较高,而fh3断面与其他断面差异显著。除fh3,沉积物细菌优势菌门均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次优势菌门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N、OM和Pb与OTUs、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相关性显著。TN、OM和Pb...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非配对试验设计,对荷斯坦犊牛进行了新型饲养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犊牛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犊牛的体尺指标优于对照组,其中体高和臀角宽日平均增长量差异显著(P〈0.05),体斜长、胸围和腰角宽日平均增长量差异极显著(P〈0.01);颗粒精料对犊牛复胃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瘤胃单位面积(cm2)平均乳头数量和瘤胃壁平均厚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瘤胃乳头平均长度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