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892篇 |
免费 | 8765篇 |
国内免费 | 1575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072篇 |
农学 | 9133篇 |
基础科学 | 7822篇 |
16989篇 | |
综合类 | 76393篇 |
农作物 | 10754篇 |
水产渔业 | 6271篇 |
畜牧兽医 | 24814篇 |
园艺 | 12285篇 |
植物保护 | 78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13篇 |
2023年 | 3397篇 |
2022年 | 7617篇 |
2021年 | 7467篇 |
2020年 | 6892篇 |
2019年 | 6946篇 |
2018年 | 5049篇 |
2017年 | 7592篇 |
2016年 | 5014篇 |
2015年 | 7868篇 |
2014年 | 8337篇 |
2013年 | 9687篇 |
2012年 | 13350篇 |
2011年 | 13749篇 |
2010年 | 13299篇 |
2009年 | 11694篇 |
2008年 | 11577篇 |
2007年 | 10563篇 |
2006年 | 8579篇 |
2005年 | 6703篇 |
2004年 | 4335篇 |
2003年 | 2724篇 |
2002年 | 2643篇 |
2001年 | 2552篇 |
2000年 | 2306篇 |
1999年 | 871篇 |
1998年 | 165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109篇 |
1994年 | 105篇 |
1993年 | 91篇 |
1992年 | 89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5篇 |
1955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马铃薯块茎性状对块茎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本身对块茎损伤影响显著的关键因素,从而为通过改善栽培条件、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等减轻马铃薯块茎损伤提供依据。选用损伤性状差异显著的5个品种(系):Desiree、Russet Burbank、春薯4号、9637—83和TD38—2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表皮擦伤(SK)、内部损伤(IB)和损伤变色(BR)性状,同时测定块茎硬度等17个块茎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分析可知:不同块茎指标对表皮擦伤和内部损伤的影响作用相似,与对损伤变色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Ca^2+、酪氨酸和绿原酸共同对3种损伤起着较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本研究中多重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整体性较强,结论客观合理,回归系数易于解释,从而可为生产和科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以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境内的罗布麻属(Apocynum)和白麻属(Poacynum) 8个基因型植物的种子为材料,进行了8个基因型植物种子形态特征、千粒重和生活力测定方法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参试罗布麻种子的长为2.75 mm,宽为0.68 mm,厚为0.49 mm。白麻属7个基因型中以紫斑中花的种子最长,为4.51 mm;青杆白花最宽,为0.90 mm;青杆白花和大叶白麻最厚,为0.61 mm。8个基因型种子的长、宽、高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5~4.51、0.68~0.90和0.48~0.61 mm。其中,紫斑中花为最大基因型,罗布麻为最小基因型。千粒重变化范围在0.38~1.32 g,所有参试种子颜色均为褐色,其中以大叶白麻颜色最深。参试种子均表现出非休眠性种子萌发的特征,萌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快速测定参试种子的生活力。采用四唑染色测定生活力时,参试种子均表现出不透四唑的特征,应该纵切切破种皮,预湿时间为12~14 h,染色时间为12 h,鉴定标准为种子胚80%完全染色。此次针对罗布麻属和白麻属种子形态特征与生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能够为罗布麻种子生活力鉴定、大规模种...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在蛋白质水平上对T2~T5代小麦转基因株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表达及其分离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外源1Dx5和1Dy10基因在T2代部分株系中表达;在有的株系中出现了原亚基(8亚基)的缺失或沉默和新亚基(暂定8^*)的产生,因而检测出2 5 10 12,2 5 7 8^* 10 12,5 7 10,2 7 10 12的多种类型。对2 5 10 12型株系进行了多代跟踪分析,发现其在T2~T5代陆续发生分离,存在于不同单株、不同单穗的子粒和同一单粒后代之间。经筛选,获得了天然不存在的亚基类型为2 5 10 12,2 10 12,2 5 12等稳定表达的种质创新株系。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