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7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3篇
  178篇
综合类   446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万丙良  查中萍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4(8):1099-1105,1136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不断升高的地球表面气温正对水稻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和产量的影响,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稻耐高温遗传改良等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分析表明:气候变暖使水稻生长的活动积温增加,水稻生长季节延长,水稻种植区域不断向北扩展,有利于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气候变暖也使水稻高温胁迫频发,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遭遇高温热害会给水稻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导致颖花育性下降;籽粒充实期高温胁迫会造成籽粒充实不正常,导致减产和稻米品质下降;通过高温筛选已经鉴定出一批耐高温的水稻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遗传分析鉴定出了几十个控制水稻耐高温性状的QTLs;种植耐高温水稻新品种是减少水稻高温危害的有效途径,利用耐高温水稻种质作亲本,结合适当的高温筛选鉴定技术,通过杂交育种可以选育出耐高温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82.
查学东 《农业网络信息》2014,(5):110-111,114
通过对淮安米市网建设的探讨,提出了创办淮安米市网特色网站的目标、着力点和实质内容,完善了网站功能,提升了网络效益,促进了淮安米业发展。  相似文献   
8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s (DNMT1, DNMT2, DNMT3A, DNMT3B and DNMT3L) in gastric cancer and the effects of DNMT inhibitor (5-aza-2’-deoxycytidine) on gastric cancer. METHODS: The method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DNMT expression in 60 pairs of gastric cancer and corresponding non-cancerous tissues. The expression of DNMT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SGC-7901 and MKN-45) and gastric mucosa cells (GES-1) was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 the cell lines of SGC-7901, MKN-45 and GES-1 were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with 5-aza-2’-deoxycytidine treatment. RESULTS: Both gastric cancer and corresponding non-cancerous tissues expressed 5 kinds of DNMT proteins, bu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DNMT1 and DNMT3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astric cancer than those in non-cancerous tissues (P<0.01).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DNMT2 and DNMT3L were also lower in the cancer than those in non-cancerous tissues (P<0.05). No difference of DNMT3B expression level between cancer and non-cancerous tissues was observed (P>0.05). On the other hand, the cells lines of SGC-7901, MKN-45 and GES-1 also expressed DNMT proteins. Except DNMT3B, no difference of the other kinds of DNMT between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gastric mucosa cells was observed. DNMT inhibitor 5-aza-2’-deoxycytidine did no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growth rat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or apoptotic rate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gastric mucosa cells. CONCLUSION: Gastric cancer expresses low levels of DNMT proteins than normal gastric mucosa. 5-Aza-2’-deoxycytidine is not useful for treating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84.
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磷效率性状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剖析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马尾松应对大气氮沉降的生长表现和适应机制,为在大气氮沉降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马尾松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来自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全同胞子代的 5 个优良无性系 1 年生扦插幼苗为材料,分别在同质低磷 (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磷) 和异质低磷 (介质表层磷丰富、深层缺磷) 两种土壤磷素环境下设置两种浓度梯度的模拟氮沉降试验,以研究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苗木生长、根系发育及氮、磷效率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差异和规律。 【结果】1) 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马尾松苗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出显著的无性系变异,且在同质低磷下存在明显的无性系 × 氮交互效应 (P < 0.05)。2) 马尾松无性系在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应对氮沉降的适应机制有所差异。同质低磷、高氮环境下,33-4 和 19-5 等生长势较强的无性系,其根系长度、根表面积以及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生长势较弱的无性系,干物质积累量与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增强,表明根系可通过增加在土壤中的分布面积和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来应对高氮、低磷的外界环境;异质低磷下,生长势较强的无性系,其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在高氮沉降下显著增加,但比根长反而显著下降,意味着根系在高氮下增加吸收面积的同时,降低自身内部消耗可能是马尾松高磷效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之一。3) 马尾松无性系的磷吸收效率受氮沉降影响较大,在不同氮、磷水平下,其磷吸收效率与氮吸收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表明模拟氮沉降有利于马尾松无性系对土壤中磷素的活化吸收,但磷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4) 马尾松无性系的干物质积累量、根系长度、根表面积以及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幅较大,且无性系重复力均达到 0.75 (P < 0.05) 以上,这为高氮、低磷环境下马尾松耐受型植株的选择提供了可能。 【结论】以马尾松根系形态和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异为突破口,选育氮沉降下具有高磷效率的马尾松无性系将有利于遗传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采用遥感技术,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89年TM和2001年ETM遥感影像和实际收集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在对影像准确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盐渍化发生发展规律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盐渍化向加重方向发展,中、重度盐渍地分别由1989年所占11.22% 和4.37% 上升至2001年17.68% 和5.17%,12年来人类活动对于土壤盐渍化过程干扰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6.
合成大豆异黄酮的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黄酮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黄酮类物质。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综述以基因工程的方法在植物内合成异黄酮的研究历史与进展,重点深入分析和讨论异黄酮生物合成所受到的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87.
泥质海岸盐碱地刺槐-杨树混交林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采用工程整地措施修筑台田,于台田上布置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3种树种配置模式,对混交林及纯林的降盐改土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a后3种林分类型基本郁闭,保存率为63%~72%,郁闭度为0.6~0.7。混交林的树高、胸径优于纯林。3种模式脱盐作用范围在0—70cm土层;在50—70cm这一土层形成了养分亏缺层。混交林可提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0—100cm全氮含量的土壤剖面分布规律与有机质相似,3种模式土壤全磷含量变幅不大,总体表现为磷素总量不足,有效性低。因子分析表明刺槐—杨树混交林降盐改土效果好于杨树纯林,也好于刺槐纯林,能够改善泥质海岸盐碱地土壤肥力状况,可作为一项成功的造林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在设施条件下生产绿色蔬菜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9.
IPBC对木质材料的防腐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法,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携带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对木质材料进行防腐处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处理材中IPBC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处理工艺对IPBC的留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试验材料,最佳的处理工艺也不同,对于杉木和刨花板,处理压力为14 MPa,处理温度41℃,处理时间50 min最佳,其平均留着率分别达到2.79 kg·m-3和2.09 kg·m-3;马尾松和中密度纤维板处理压力为29 MPa、处理温度44℃、处理时间为45 min,平均留着率分别达到2.37 kg·m-3 和2.17 kg·m-3.  相似文献   
90.
【目的】微生物残体碳是土壤稳定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探究不同冻融强度下东北黑土区土壤真菌和细菌残体碳的变化和积累特征,以及玉米秸秆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以加深对东北黑土土壤有机碳循环过程和微生物调控机理的认知,为东北黑土区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研究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供试材料为玉米秸秆和黑土。设置3个冻融强度处理:弱冻融(融冻温度/冻结温度为5℃/-4℃)、强冻融(融冻温度/冻结温度为5℃/-9℃)和5℃常温对照,每个冻融处理分别设置添加和不添加玉米秸秆处理。一个冻融循环为土壤样品在5℃培养24 h,逐渐降低温度至冻结温度,保持48 h,然后升温至5℃,直到总时间96 h (4天),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冻融试验共进行了16次循环,总培养周期为65天。在第0、3、8、12和16次冻融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氨基葡萄糖(真菌残体标识物)和胞壁酸(细菌残体标识物)含量,分析微生物残体碳的累积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结果】不添加玉米秸秆条件下,强冻融处理在前期较恒温对照显著增加了真菌和细菌残体碳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残体碳比值(F/B),而弱冻融处理相关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