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8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528篇
基础科学   269篇
  678篇
综合类   1263篇
农作物   324篇
水产渔业   178篇
畜牧兽医   841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2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杭州城区高架桥绿化现状与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杭州市城区高架桥(含立交桥,下同)绿化植物品种,探讨了高架桥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了高架桥绿化养护保水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42.
机械化采收技术是制约林果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林果机械化采收是林果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节本增效、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林果产业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林果机械化采收的技术重点是高效低损采摘,最终目标是实现林果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采收。该文总结了中国林果种植分布情况现状,将现有林果机械化采收技术与装备系统地划分为一次性联合摘果采收和振动采收后集果捡拾,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林果产业发展要求和应用场景,归纳了国内林果机械化采收技术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并提出兼顾不同需求发展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林果机械化采收装备建议,以期为促进林果业的现代化和高新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通过调查,将甘肃省的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划分为庆阳,平凉集中分布区和兰州、定西、临夏、天水散生分布区。查明全省计有河北杨28748亩,包括青皮型、灰皮型、疏冠型、密冠型四大生态变异类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了河北杨的选优、种源试验、杂交育种等良种选育工作,共选优树40株,建立河北杨基因库65亩。并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加大优良类型的繁殖系数,解决了河北杨扦插繁殖的技术问题,成活率达80%;在研究推广中将河北杨分布向南推移200公里,向西推移500公里,生长良好,同时还在基础研究方面就河北杨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推断河北杨为单中心起源的杂种无性系。  相似文献   
44.
TllcbiologicalcycIingofnutricntclc-lllcntslntl1cccosystclnisthecyclingbctweentllcplantconununityandsoilwitl1intheccosys-tclll(Ot/ington,l986).ltformsol1ebranchofbiogQochcn1icalcyclesandislnarkedwitl1higl1spccdal1dil1tcl1sit}'.Biologicalcyclcofnutri-cntclenlcntsiscorrelatedwithforestproduc-tit'it3'closcly-tbeabsorptionandutilizatio11ofthe11utricntelemcntsoftheplantareillflu-cnccddircctl3'orindirectlybykindsofenvi-ronn1cntallbctorsandsomephysiologicalandlllatcrialproducingprocessareattectcd.Sot…  相似文献   
45.
综述氯酸钾对龙眼催花的效应及其机理,概述应用氯酸钾促使龙眼开花应注意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Active serologic surveillance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the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a commercially-available cELISA in terms of its ability to detect AIV antibodies in the sera of 3,358 animals from twelve species. cELISA detected antibodies against reference H1- through H15-subtype AIV strains without cross reactivity. Furthermore, the cELISA was able to detect antibodies produced following a challenge of the AIV H9N2 subtype in chickens, or following vaccination of the AIV H9 or H5 subtypes in chickens, ducks and geese. Next, we test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cELISA with sera from twelve 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and compared these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 (HI) test, the "gold standard" in AIV sera surveillance, a second commercially-available cELISA (IZS ELISA), or the agar gel precipitation (AGP) test. Compared with the HI test, the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cities of cELISA were 95% and 96% in chicken, 86% and 88% in duck, 97% and 100% in turkey, 100% and 87% in goose, and 91% and 97% in swine,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cities of the cELISA in this stud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IZS ELISA for the duck, turkey, goose, and grey partridge sera samples. The results of AGP test against duck and turkey sera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results of cELISA (R-value >0.9). In terms of flock sensitivity, the cELISA correlated better with the HI test than with commercially-available indirect ELISAs, with 100% flock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47.
病死畜禽处理的现状及其无害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出现的"黄浦江漂猪事件"和"江西高安病死猪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的担忧。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还存在养殖者不受重视、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处理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病死畜禽处理的现状,阐述了五种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并提出了4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而不同 ,终变期、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出现 ,在后期Ⅰ乃至末期Ⅰ、末期Ⅱ可见到单独存在的落后染色体 ,体现了毛白杨遗传上的异质性 ;③毛白杨减数分裂存在多核仁现象 ,在末期Ⅰ、末期Ⅱ最多可见到含 8个小核仁的子核 ,并且随着减数分裂进行 ,多个小核仁发生合并 ,最终生成一个大核仁 ;④毛白杨各无性系在减数分裂进程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同一雄性无性系植株的不同花芽或同一花芽上不同部位等 ,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也表现为不同步性 ,显示了种群变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49.
毛白杨起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其同源染色体联会较差,在终变期、中期Ⅰ可见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价体,在后期Ⅰ、末期Ⅰ亦可经常见到落后染色体的存在,证明部分同源染色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毛白杨属杂种起源.进一步依据毛白杨、新疆杨和它们的杂种毛新杨染色体的联会情况及花粉育性等推断,银白杨或新疆杨有可能作为起源亲本之一参与了毛白杨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采用一类新型的、水溶性的、无毒害、无污染的以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为酯化剂,以无机盐和含氮化合物为催化剂的非甲醛系试剂为交联体系,利用FTIR分析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与木材组分的交联反应过程的波谱特征。依据反应对交联剂立体构型的选择性、反应中间体模型物与木材的交联反应和交联反应中间体的波谱特征实验结果,证实了交联反应中间体的存在,推证这一酯化反应的历程是经历两步反应的机理,首先多元羧酸中相邻羧基的羟基之间脱水形成五元环酸酐中间体,然后木材的羟基与酸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形成酯。而不是经历了通常的羧酸与醇直接脱水形成酯的四面体中间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