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250篇 |
免费 | 15032篇 |
国内免费 | 97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303篇 |
农学 | 4967篇 |
基础科学 | 3837篇 |
7155篇 | |
综合类 | 23542篇 |
农作物 | 3621篇 |
水产渔业 | 2661篇 |
畜牧兽医 | 7899篇 |
园艺 | 3126篇 |
植物保护 | 31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61篇 |
2024年 | 1333篇 |
2023年 | 1327篇 |
2022年 | 2275篇 |
2021年 | 2500篇 |
2020年 | 2402篇 |
2019年 | 2287篇 |
2018年 | 1641篇 |
2017年 | 2566篇 |
2016年 | 1959篇 |
2015年 | 2787篇 |
2014年 | 2904篇 |
2013年 | 3331篇 |
2012年 | 4385篇 |
2011年 | 4763篇 |
2010年 | 4331篇 |
2009年 | 3816篇 |
2008年 | 3731篇 |
2007年 | 3344篇 |
2006年 | 2663篇 |
2005年 | 2093篇 |
2004年 | 1198篇 |
2003年 | 972篇 |
2002年 | 1028篇 |
2001年 | 955篇 |
2000年 | 848篇 |
1999年 | 604篇 |
1998年 | 440篇 |
1997年 | 352篇 |
1996年 | 300篇 |
1995年 | 262篇 |
1994年 | 231篇 |
1993年 | 213篇 |
1992年 | 163篇 |
1991年 | 147篇 |
1990年 | 138篇 |
1989年 | 128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6篇 |
1979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6篇 |
1956年 | 13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白缘(鱼央)血清转铁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上游水系采集到野生白缘(鱼央).血清转铁蛋白PAGE分析显示:白缘(鱼央)血清转铁蛋白分两个区,即Tfa区和Tfb区,其中Tfa区有一条带,Tfb区有两条带;本试验发现5个表现型,频率分别为34.78%,47.83%,4.35%,4.35%和8.69%,等位基因a、b1和b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37.74%、41.51%和20.75%;对白缘(鱼央)、黄颡鱼、革胡子鲇、中华鲟、大菱鲆、黑斑蛙、金环蛇、鹅、人、小鼠、牛、宽吻海豚以及糙齿海豚等13个物种的血清转铁蛋白分析表明:脊椎动物血清转铁蛋白PAGE图谱分为Tfa、Tfb、Tfc和Tfd 4个区.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甘蓝黑腐病菌Xcc8004基因组中一个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XC_1348的基因功能,本研究用自杀质粒pK18mob和pK18mobSacB分别通过同源单交换和同源双交换构建XC_1348的非极性整合突变体1348nk和有标记的缺失突变体DM1348Gm,并对两种突变体的表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突变后不影响细菌的胞外多糖(EPS)产量、胞外酶活性以及细菌游动性.有趣的是该基因的两种突变体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Xcc经两种方法定点突变后分别具有的不同基因组结构而影响到某些基因的表达所致.通过研究初步了解了XC_1348基因的功能并为今后改进定点突变方法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本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对维酶素发酵培养基豆腐渣中添加麦麸、小米和玉米粉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维酶素产量形成的培养基的反应模式,利用回归模式对培养基的最优化组合和各单因子要素反应规律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江苏南部丘陵地区的气候生态特征,开展了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适应性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品种得龙,美国品种WL320、WL323、金皇后的产量和适应性都显著优于其他品种;丘陵岗坡地种植苜蓿,采用基施纯氮60.0kg/hm^2、硼砂7.5kg/hm^2、钼酸铵300.0g/hm^2、石灰4500.0~6000.0kg/hm^2,5%苜豆壮1200ml/hm^2+苗期用除草剂5%精禾草克900ml/hm^2或秋播种植伴生作物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7.
猪MC4R基因Asp298Asn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商品猪背膘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素皮质素受体4 ( melanocortin 4 receptor, MC4R) 是G 蛋白耦联受体(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 超家族的一个成员, 在人和小鼠的体重、能量稳态和采食量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对MC4R的298位点错义突变(Asp298Asn)在莱芜猪、大莱二元杂交猪和商品猪中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对该突变与商品猪背膘厚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33头莱芜猪中只检测到11基因型,而在大莱二元杂交猪和商品猪中11、12和22基因型均有分布,且等位基因1的频率均高于等位基因2;在该突变位点三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商品猪不同基因型个体背膘厚差异显著,22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显著高于12基因型(P <0.01)和11基因型(P <0.05)个体。因此,MC4R基因298位点的Asp298Asn错义突变与商品猪的背膘厚有关,可以作为以西方猪种为杂交亲本的商品猪背膘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8.
109.
盐胁迫对菌根化沙枣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生沙枣苗木为供试植物、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供试菌株,采用盆栽培养方法,设置浓度为0、100、200、300 mmol·L-1的NaCl胁迫菌根化沙枣幼苗,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菌根化沙枣幼苗的株高、基径、生物量、功能叶片生长参数、盐害症状,分析盐胁迫对菌根化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沙枣苗木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不同浓度盐处理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显著提高了沙枣苗木的株高、基径(P<0.05).在盐浓度为300 mmol·L-1时,沙枣苗木的株高、基径增加幅度,分别为11.30%、4.35%.经浓度为100、200、300 mmol·L-1的盐处理,接种沙枣苗木比不接种沙枣苗木的全株总生物量,分别增加36.30%、52.22%、104.54%.在盐浓度为300 mmol·L-1时,菌根化沙枣苗木的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率,比对照分别增加138.46%、30.90%、130.27%.相同盐浓度胁迫时,接种沙枣苗木叶片脱落率、枯黄率、盐害率,均显著低于不接种处理(P<0.05).接种异形根孢囊霉,缓解了盐胁迫对沙枣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植物耐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10.
Interactions between sulfur (S) and selenium (Se)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 corn (Zea mays)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solution culture. Two concentrations (5 and 10 μ M) of Se (as selenate) and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S (as sulfate) (0.5, 1.5, and 2.5 mM) were used. Results showed that shoot and root biomass were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different S concentrations in solution, but not affected by Se application when S concentrations in solution were lower than 1.5 mM. Selenium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Se accumulation in shoots and roots on a dry weight basi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with increasing Se concentrations in solution. At a constant Se level, increasing S in solution reduced Se concentrations. Selenium accumulation in plants was not affected by S application, except in nutrient solution with Se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 μ M. Sulfur concentrations and S accumulation in shoo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Se concentrations in solution, while those in roots were unaffected by Se addition. Solution-to-shoot transfer factors and shoot-root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of Se and 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nage carefully both S and Se levels in solution or in soils for supplementation of Se in plant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human Se nutrition can be improved by supplementation of Se in crop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