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3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934篇
林业   650篇
农学   807篇
基础科学   550篇
  1242篇
综合类   3497篇
农作物   578篇
水产渔业   333篇
畜牧兽医   1538篇
园艺   583篇
植物保护   45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In this paper,a new algorithm for solving large-scale finite element system is presented, which utilizes the architecture of parallel processing. Firstly, the structure is partitioned into sub-regions. Then multi-fronts are used to assemble and eliminate concurrently in every sub-region. Thus the condensed interface stiffness matrices and load vectors are obtained. By serially assembling and solving global equation to get interface displacements and backing to every sub-region, the inter-nodal displacements and element stresses can be solved. The results of computation show that it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speed of computation,but also save the memory space of computer effectively. This algorith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olving large-scale structural finite element systems.  相似文献   
82.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4 RC deep flexural simply supported beams with the program VT2 is presented. Crack development and failure modes ,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strain distributions and load -deflection curves were compared as a resul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the disturbed stress field model to analyse such deep simply supported beam.  相似文献   
83.
84.
急、慢性冷应激对雏鸡腓肠肌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自由基在冷应激对禽类机体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为探索促进动物冷适应的方法,提高动物的抗寒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了急、慢性冷应激对腓肠肌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急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腓肠肌T-AOC与SOD活性均逐渐降低,GSH-Px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血清T-AOC逐渐降低,GSH-Px活性、CAT活性、SOD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慢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腓肠肌T-AOC、GSH-Px活性、CAT活性及SOD活性均逐渐升高,MDA含量逐渐降低,血清T-AOC、GSH-Px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结论】表明急、慢性冷应激均可使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发生改变,诱发氧化胁迫,导致机体内自由基增多,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85.
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模糊控制系统多目标遗传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模糊控制系统参数设计具有主观性,导致作业性能不理想的问题,以切纵流联合收获机样机为研究对象,构建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模糊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建立控制性能和收获性能的优化目标函数来衡量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系统的隶属函数和输送槽、割台螺旋输送器和切流滚筒对前进速度的影响因子进行优化。通过对优化前后模型仿真对比和两组田间试验数据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系统在受外界干扰情况下控制性能得到了较好的保持,收获性能在喂入量变化不大情况下,单位平均损失率分别由1.45%和1.26%降至1.12%和1.14%,联合收获机的总体作业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6.
采用单纯形格子混合设计法(SLMD)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生物质组分进行复配优化设计,并在综合热分析仪上进行了热解试验。分析了3组分混合热解特性,建立了由生物质3组分比例直接计算动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纤维素热解反应级数较低(1.20),活化能较高(134.50 k J/mol),指前因子较大(3.49×1012s-1),热解较为迅速与剧烈;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的反应级数较高(1.30、1.32),活化能较低(33.51、19.98 k J/mol),指前因子较小(9.43×103、107 s-1),热解较为缓慢;3组分在混合热解中对动力学参数存在交互影响,纤维素对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对反应级数的影响较大;动力学参数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有效预测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7.
以铁皮石斛商品瓶苗和盆栽苗茎段为试材,添加不同浓度6-BA、NAA,诱导茎段腋芽、原球茎和不定根,建立再生体系,快速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以期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人工繁殖铁皮石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70%酒精浸泡20 s,0.1%升汞浸泡8 min消毒;MS+6-BA 3.0~5.0 mg·L^-1+NAA 0.1~1.0 mg·L^-1适合腋芽分化和增殖,分化率92%~100%;1/2MS+6-BA 2.0 mg·L^-1+NAA 0.5 mg·L^-1+土豆泥15%适合原球茎诱导增殖,增殖倍数7.7;1/2MS+NAA 0.3 mg·L^-1生根率为100%;以松针土移栽,成活率83%。  相似文献   
88.
利用专利微生物治理硝基苯和苯胺混合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专利微生物菌种,采用兼氧——好氧的生化法工艺流程,处理混酸硝化法生产硝基苯产生的硝化废水及硝基苯气相催化还原法生产苯胺产生的苯胺废水。  相似文献   
89.
氮磷钾底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依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影响的规律.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为负效应,降低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钾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为负效应,其降低幅度随钾的增加而提高.施尿素量为1.93~4.70g/盆,施重过磷酸钙量为8.13~20.59g/盆,施硫酸钾量为1.27~3.37g/盆,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蛋白质含量高于43.5%.  相似文献   
90.
大豆对SMV株系SC-11的抗性遗传及抗病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我国北方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11表现抗病的材料科丰1号、邳县茶豆、大白麻、齐黄22、诱变30、PI96983、Kwanggyo和感病材料南农1138-2、南农18-6配制的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研究了对SC-11的抗性遗传以及不同材料的抗病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科丰1号、邳县茶豆、大白麻、PI96983、Kwanggyo、齐黄22、诱变30与感病品种杂交的F1表现抗病,F2呈3抗:1感分离比例,F2:3家系呈1抗:2分离:1感病的分离比率,证明它们对SC-11的抗性由单显性基因控制.PI96983×Kwanggyo和齐黄22×诱变30杂交后的F2群体未发现抗感分离,表明PI96983与Kwanggyo以及齐黄22与诱变30对SC-11的抗性基因是等位或紧密连锁的.大白麻与科丰1号、邳县茶豆、诱变30,科丰1号与Kwanggyo,PI96983与邳县茶豆杂交的F2呈15抗:1感的比例分离,初步表明大白麻与科丰1号、邳县茶豆、诱变30,科丰1号与Kwanggyo,PI96983与邳县茶豆所携带的抗SC-11的基因是不等位的,而且2个抗性基因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