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7篇
  免费   1634篇
  国内免费   3053篇
林业   2477篇
农学   3227篇
基础科学   2332篇
  4349篇
综合类   9843篇
农作物   1718篇
水产渔业   962篇
畜牧兽医   4045篇
园艺   1127篇
植物保护   1584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1097篇
  2021年   1368篇
  2020年   1231篇
  2019年   1191篇
  2018年   779篇
  2017年   1221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1390篇
  2014年   1335篇
  2013年   1618篇
  2012年   1954篇
  2011年   2017篇
  2010年   1878篇
  2009年   1632篇
  2008年   1558篇
  2007年   1516篇
  2006年   1371篇
  2005年   1156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553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499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萎星可溶性粉剂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克萎星防治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防效71.7%~100%,最佳施用浓度500~1000倍液,间隔期7~10d,棉花安全。  相似文献   
102.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药剂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水象甲是国际检疫对象,已经是我国北方水稻产区最重要害虫之一,并且呈迅速蔓延之势。此虫主要借助交通工具作远距离传播。成虫危害叶片,幼虫危害根系。一年繁殖一代但有两个危害高峰。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如果针对防治成虫、幼虫或者兼治,应在相应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3.
亚华205辣椒是由母本2105和父本K6242配制的一代杂种。该品种中早熟,丰产,果实长牛角形,果长18-25cm,横径3.5cm,平均单果重45g,果皮黄色,果面光滑,果条顺直,竦味中等,肉厚,空腔小,耐贮运,商品性好,一般667m^2产量3500-4500kg,适于华南、吕南及华北地区露地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104.
测定了6个Bacillus spp.和1个Pseudomonas sp.P-13(G-对照菌株)在PPM培养基上的相互作用。在总共42个组合中,有27个组合是可亲和性的。在以B5423为单剂之一的5个组合中,亲和性的组合有4个。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分批播种,在水稻分蘖盛期喷以B5423-R(B5423的标记菌株,是利福平抗性的突变体)为单剂之一的4个亲和性组合的菌悬浮液,以检测该组合中B5423-R在水稻茎基部的种群数量。结果发现,与单剂B5423-R相比,在应用1~7天内,组合B5423-R B45中,B5423-R的群体数量显著性降低;组合B5423-R B95、B5423-R B77中,B5423-R的群体数量与单剂无显著差异;组合B5423-R B4313中,B5423-R的群体数量在应用1~4天内与单剂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应用第7天显著地高于单剂。离体叶片纹枯病痛斑面积的抑制试验表明,与各自的单剂相比,组合B95 B5423及B95 Er77显著地抑制了纹枯病病斑面积;而组合B45 B80、B45 B5423和B45 B95纹枯病病斑面积显著地高于各自的单剂;其余10个组合与各自的单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5.
稻瘿蚊综合防治新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后,稻瘿蚊发生危害明显回升,损失相当严重。以大田试验示范为主,系统研究了新耕作条件下稻瘿蚊综合防治,首次总结提出“喷药除草、压低虫源、抓住晚秧、做好测报、挑治本田”的综合防治新技术体系。室内外试验和大田示范表明,应用草甘膦杀死越冬寄主游草,可显著减少虫源基数;灭线磷(商品名益舒宝)、氯唑磷(商品名米乐尔)是防治稻瘿蚊的高效药剂,抗蚊青占品种高抗稻瘿蚊。此外,合理利用杀虫植物、性引诱剂和天敌等亦是防治稻瘿蚊的重要措施。在面积达12.46万hm^2的示范推广实践中,本田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6.
 从山西运城、临汾、长治、晋中、大同等地保护地黄瓜灰霉病病株上采集、分离的分属于3个不同菌丝融合群的8个灰葡萄孢菌单孢菌株,经氯酸盐诱导处理,共获得了抗氯酸盐的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突变体)59株,其中nit1型38株,nit3型10株,nitM型11株。所有nit突变株分别在PDA斜面转管培养3次(21 d)后,除6株恢复成野生菌株外,其余多数nit突变菌株表现稳定。来源于同一野生菌株的不同类型nit突变体间或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野生菌株的nit突变体间可产生互补反应而形成异核体,其中以nitM型突变株互补性最好,在利用nit突变体测定灰葡萄孢菌营养体亲和性时应作为标准菌株。来源于不同菌丝融合群的nit突变体间不能产生互补反应。  相似文献   
107.
金边瑞香花芽形态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金边瑞香花芽由顶芽发育而成,花芽分化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两个过程,分为未分化、开始分化、花序原基分化、小花原基分化、花瓣分化、雄蕊分化和雌蕊分化7个时期,分化的顺序是向心的;分化的临界期为5月中旬,分化时期长达7个月,花芽分化既持续又表现出两个分化高峰,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Testing of soil samples in greenhouse assays for suppressiveness to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s requires a considerable investment in time and effort as well as large numbers of soil samples. To make it possible to process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efficiently, we compared an in vitro growth assay with a damping-off assay using Pythium aphanidermatum as the test organism on tomato seedlings. The in vitro test compares the radial growth or relative growth of the fungus in soil to that in autoclaved soil and reflects suppressiveness of soils to the pathogen. We used soils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that had been farmed either organically or conventionally and into which a cover crop (oats and vetch in mixture) had been incorporated 0, 10, 21, and 35 days previously. We obtain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amping-off severities of tomato seedlings in damping-off assays and both relative and radial growth in vitro. In addition, radial and relative growth of P. aphanidermatum in the in vitro assa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veral carbon and nitrogen variables measured for soil and incorporated debris. We did not fi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arming systems for either growth measures of P. aphanidermatum or disease severities on tomato at different stages of cover crop decomposition. The in vitro assay shows potential for use with any fungus that exhibits rapid saprophytic growth, and is most suitable for routine application in suppressiveness testing.  相似文献   
109.
 甘薯由于甘薯病毒的普遍存在而造成大幅度减产。甘薯病毒种类复杂,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110.
三七根结线虫病在云南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寄主反应和血清学试验将我国分离的16个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物及4个标准毒株(Fny、Lny,M和WL)区分为两个亚组。14个分离物及标准毒株Fny、M属亚组IDTL血清组,2个分离物及标准毒株Lny、WL属亚组ⅡToRS血清组。选用9科23种(或品种)植物进行寄主反应测定,发现茄科的心叶烟(N.glutinosa)、普通烟(N.tabacum cv.Xainthi-NC)及葫芦科的西葫芦(Cucurbita pepo)能将两亚组分离物区分开。采用法国和美国提供的8个单克隆抗体进行单、多克隆抗体夹心ELISA测定,能区分两亚组的分离物,首次证实在我国存在两个亚组的CMV分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