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6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933篇
林业   798篇
农学   805篇
基础科学   474篇
  1170篇
综合类   4510篇
农作物   729篇
水产渔业   434篇
畜牧兽医   1636篇
园艺   757篇
植物保护   41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41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577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1.
穆丹  梁英辉  纪艳 《北方园艺》2012,(13):96-98
对马蔺的花部特征、开花动态、授粉特性及传粉媒介等进行了研究,运用多种处理方式,对马蔺的传粉机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马蔺5~6月开花,群体花期约40d,盛花期约25d,单花花期约58h。马蔺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自然传粉需要借助传粉媒介,虫媒传粉是其传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规律,本文利用Wood模型对我国南方5个大中型奶牛场2008~2010年1~3胎中国荷斯坦牛33 194条测定日乳脂率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曲线为典型的倒抛物线形,第一胎拟合度最高(0.9820),第三胎最低(0.9789)。二胎牛乳脂率最先达到最低点(第16周),而三胎乳脂率最后达到(第19周)。就最低乳脂率而言,二胎牛最大(3.54%),而三胎牛最小(3.45%)。综合各方面情况得出,Wood模型适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的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63.
野生动物通道是缓解由铁路、公路等引起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动物通 道的定义和适用目标,提出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原则、依据,以及野生动物通道的位置、数量、形式、宽度、高度、 地面基质和开口处环境的设置要求;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为例,分析了2005 年9 月至2008 年5 月间 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率仅为40%;“通道位置是否与活动路线重合冶是亚洲 象对通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在通道建设完成后进行持续的野生动物利用情况监测,以评估通道的有效性, 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直到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4.
AIM: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reative oxygen species (ROS) generated by iron overload in activating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pathways and apoptosis. METHODS:Cultured human osteoblast cell line hFOB1.19 was treated with ferric ammonium citrate (FAC) at concentrations of 0~500 μmoL/L. The proliferation of hFOB1.19 cells was analyzed by MTT assay.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with Annexin V/PI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ERK, p-JNK and p-p38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24 h after treatment with FAC. RESULTS:After treated with FAC, th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inhibited. The early apoptosis and total cell death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levels of ROS were increased to (35.73±2.52)%, (62.89±4.24)% and (76.06±3.55)% with the increasing doses of FAC treatmen,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ERK, p-JNK and p-p38 were also remarkably elevated in FAC groups. CONCLUSION:Iron overload increases intracellular ROS level, thus triggering the MAPK pathways and inducing apoptosis of human hFOB1.19 osteoblast cells.  相似文献   
65.
The vari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juvenile shell color and pigmentation pattern in the freshwater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were reported in 1‐yr‐old progeny of eight families. There were three distinctive phenotypes of shell color and pigmentation patterns observed, including a greenish‐brown shell with radial rays, yellowish‐brown shell with radial rays, and yellowish‐brown shell without radial rays. There were no greenish‐brown individuals without radial rays. The shell color phenotypes showed variation with the growth in juvenile Stage I (1–3 cm in shell length), and the percentage of individuals with radial rays increased once they reached a shell length of 11 mm and then stabilized after reaching 20 mm in shell length. Shell color differentiation became more apparent at a shell length of 26 mm. Results of chi‐square tests of the segregation ratio of shell color or ray phenotypes obtained from eight families at juvenile Stage II (6–9 cm in shell length) suggested that greenish‐brown is controlled by a dominant allele (G) and yellowish‐brown‐shell phenotype is by a recessive allele (y); the ray pattern phenotype is controlled by a recessive (r) and a dominant allele (R) at a single locus. Shell color phenotypes may be a useful genetic marker for future selective breeding of triangle pearl mussels.  相似文献   
66.
67.
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是地方鸡遗传资源活体保种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基因组CpG岛(CpG island,CGI)区DNA甲基化在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中的作用。分别从狼山鸡高近交组和低近交组中各选取健康母鸡3只,即试验分2个组,每组3个重复,然后采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WGBS)技术,检测分析两组个体性腺轴组织(包括卵巢和下丘脑)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筛选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并对CpG岛区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狼山鸡高近交组和低近交组比较,其卵巢和下丘脑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低近交组间差异甲基化区域检测发现,下丘脑和卵巢中分别检测到5 948和4 593个差异甲基化区域,其中1 798和995个差异甲基化区域位于基因组CpG岛区,分别注释到1 020和552个基因;下丘脑中,这些CpG岛区差异甲基化基因显著富集在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发育、生殖系统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调控等繁殖相关的GO条目,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脂肪酸代谢、胰岛素信号通路等19条KEGG信号通路(P<0.05);卵巢中,CpG岛区差异甲基化基因显著富集于12条信号通路(P<0.05),包括慢性骨髓白血病、流感A、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粘着连接等,一些与卵子发育和性激素分泌相关的信号通路也被富集到,如黄体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其中包含CDC27、ADCY8、AKT3等10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因此,本研究在狼山鸡高、低近交组间检测到了大量差异甲基化区域,并发现大量差异甲基化基因与繁殖性状相关,推测这些基因CpG岛区DNA甲基化可能在狼山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为物种资源保护和家禽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益生菌发酵红薯渣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育肥肉牛4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用10%、15%、20%益生菌发酵红薯渣替代饲粮中的玉米,预试验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6.9、14.1%(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9%、12.4%(P<0.05);(2)试验2、3、4组干物质、蛋白质、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4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2.7%、11.0%、18.9%、16.4%(P<0.05)。综上,益生菌发酵红薯渣替代饲料中15%玉米,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旨在分析miR-199a-5p对猪肌内脂肪细胞脂质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集淮南猪不同育肥时期(育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表达变化趋势;合成miR-199a-5p的mimics,转染猪原代肌内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过表达miR-199a-5p对脂质生成的影响;结合之前筛选到的脂肪型和瘦肉型猪差异表达mRNAs、lncRNAs和circRNAs,使用miRanda软件筛选miR-199a-5p的靶分子,并用GO和KEGG富集分析法对这些mRNAs、lncRNAs的共表达基因和circRNAs的来源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育肥进程,miR-199a-5p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持续上调,而在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量先下调后上调;过表达miR-199a-5p可抑制肌内脂肪细胞的脂质生成。共筛选到9个mRNAs、5个lncRNAs和1258个circRNAs包含miR-199a-5p结合位点,GO分析主要富集于内质网和肌动蛋白结合,KEGG分析发现主要富集于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提示miR-199a-5p可能通过与lncRNAs和circRNAs互作间接调控靶基因,参与调控肌肉发育、脂质生成和代谢,可作为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miRNA。  相似文献   
70.
马鹿是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由于栖息地的流失和人为干扰进行近亲繁殖等导致野生马鹿数量急剧减少,而家养马鹿多经过改良,因此马鹿的纯种数量锐减。对马鹿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马鹿起源和物种形成的认识,还能帮助开展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已发展到全基因组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从最初对体态外貌和染色体核型的研究逐渐发展到对DNA序列与生理指标的研究。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马鹿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从起源时间、起源地和迁徙路线等方面揭示了马鹿的演化历史,介绍了父系、母系和常染色体研究方面分析了马鹿遗传多样性选取的不同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揭示马鹿种群的遗传变异、分化情况、迁徙路线和系统发育关系等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马鹿遗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马鹿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