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7篇
  免费   1523篇
  国内免费   2095篇
林业   1685篇
农学   1348篇
基础科学   923篇
  2504篇
综合类   11365篇
农作物   1648篇
水产渔业   1001篇
畜牧兽医   3213篇
园艺   1681篇
植物保护   1057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55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1035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1083篇
  2016年   765篇
  2015年   1088篇
  2014年   1132篇
  2013年   1381篇
  2012年   1971篇
  2011年   2009篇
  2010年   1883篇
  2009年   1591篇
  2008年   1667篇
  2007年   1458篇
  2006年   1254篇
  2005年   1026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生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叙述了生物有机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生物有机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简单探讨了生物有机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南亚热带3种人工松林的凋落物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南亚热带3种人工松林凋落物持水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林的凋落物储量最大,达12.02 t·hm-2,加勒比松林1次之,为10.92 t·hm-2,加勒比松林2最小,只有2.34 t·hm-2;湿地松林、加勒比松林1和加勒比松林2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39.763、29.827 t·hm-2和3.323 t·hm-2;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26.18、272.88和128.9.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方程增加.吸水速率呈现出湿地松林>加勒比松林1>加勒比松林2,而且各林分的凋落物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幂函数方程下降.最大拦蓄量湿地松林居首位,为29.31 t·hm-2、加勒比松林1次之,为22.64 t·hm-2,加勒比松林2最小,仅为4.35 t·hm-2.  相似文献   
993.
从甘南合作、甘南夏河桑科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lfolia)根系中分离培养得到28个根瘤菌菌株,针对各菌株的耐盐性、耐酸碱及其泌酸碱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集于桑科的红豆草根瘤编号STD111ⅠA、STD26ⅠB、STD411ⅠB、STF11ⅡA的菌株耐盐性极强,在10%NaCl培养基上正常生长;采集于合作的红豆草根瘤菌株HND26ⅠA、HND26ⅠB、HND26Ⅱ和桑科红豆草根瘤菌株STD111ⅠA、STD26ⅠB、STD411ⅠA、STD411ⅡA耐酸性最强,能在pH4.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耐碱性最强的是夏河地区菌株STF11ⅢA,可以在pH12.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进一步试验表明,菌株HND26ⅠA、HND26ⅠB、HND26Ⅱ、STD111ⅠA和STD26ⅠB既能抗pH 4.0的酸逆境,又能抗pH11.0的碱逆境.同时研究发现,菌株耐碱性的强弱与其泌酸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栽培方式冬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紫花851为供试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5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裸地上添加覆盖物均能提高产量,其产量表现依次为草+膜>膜+草>盖膜>盖草>裸地(CK),其高产优势源于单株薯块重、薯块数和合理的物质分配.此外,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蛋白质、商品薯率和土壤微生物类群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其于物质和出粉率影响不大.不同栽培方式各有优缺点,因此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栽培方式以获得高产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5.
石榴皮提取物的酶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石榴皮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3个因素,石榴皮多酚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设计,对石榴皮进行提取。以淀粉和PNPG为底物,构建符合人体糖尿病病理的生理特征、更加具有临床意义的高通量体外筛选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60 mg/ml时达39.55%;石榴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10μg/ml时,其抑制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当浓度≥10μg/ml时,其增大趋势趋于平缓。提取物浓度在10μg/ml时,其抑制率达90%。[结论]石榴皮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是潜在的降糖功能因子。  相似文献   
996.
精甲霜灵在西红柿上的降解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测定精甲霜灵在西红柿果实上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精甲霜灵在西红柿植株上施用以后降解较快;在西红柿果实上的消解遵循指数型降解规律,半衰期为1.74d;残留量与精甲霜灵施药量相关,残留浓度随着施药量增多而增高;施药4次处理与施药5次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以2倍试验农药厂家在西红柿上的推荐使用剂量(2248g/hm2)作施药处理,施药次数为5次,于最后1次施药2d后,精甲霜灵在西红柿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74mg/kg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农药厂家推荐精甲霜灵在西红柿上施用的安全间隔期为3d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97.
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苏丹Ⅰ和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光光度计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苏丹Ⅰ和Ⅳ的方法,优化苏丹红的萃取工艺.通过全波长分光光度计检测鸡蛋及饲料中苏丹I和Ⅳ的含量,结果显示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苏丹Ⅰ和Ⅳ与HPLC法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8.
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酵母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假丝酵母菌(Candidasp.N921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各种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20g/L,蛋白胨15g/L,干酪素20g/L,硫酸亚铁0.01g/L。优化后蛋白酶活性提高了27倍(由1.55U/mL提高到41.85U/m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10.0,接种量1%,发酵温度35℃,最佳培养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建立树莓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培养基对树莓侧芽分化增值、伸长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KT0.5mg/L+IAA0.5mg/L;伸长效果最好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mg/L+IAA1.0mg/L;生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NAA0.2mg/L。  相似文献   
1000.
蒺藜苜蓿小G蛋白MtROP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蒺藜苜蓿ROP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ROP基因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互作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拟南芥11个ROP保守序列特征和蒺藜苜蓿数据库信息,同源克隆蒺藜苜蓿的MtROP9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半定量RT-PCR法,对MtROP9基因在蒺藜苜蓿不同组织及根瘤菌侵染后不同时间根系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从蒺藜苜蓿根系中克隆到了MtROP9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947 bp,编码20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MtROP9具有ROP蛋白典型的结构特征,并与拟南芥AtROP9、水稻OsRac2、葡萄VvROP9、玉米ZmROP6和ZmROP7具有高度的相似性。MtROP9基因具有一定的时空表达特性,在根系和花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茎和根瘤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在叶中几乎不表达。在蒺藜苜蓿与根瘤菌共生互作的早期,MtROP9基因能够被根瘤菌侵染诱导表达,在根瘤菌诱导处理不同时间的根系表达水平不同。【结论】克隆了蒺藜苜蓿小G蛋白MtROP9基因。MtROP9基因可能参与了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互作早期信号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