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2篇
  免费   1193篇
  国内免费   1633篇
林业   1223篇
农学   837篇
基础科学   696篇
  1858篇
综合类   9042篇
农作物   1391篇
水产渔业   799篇
畜牧兽医   2309篇
园艺   1341篇
植物保护   742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690篇
  2018年   564篇
  2017年   849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871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565篇
  2011年   1587篇
  2010年   1504篇
  2009年   1256篇
  2008年   1340篇
  2007年   1169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稻粒穗分离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当前条件下水稻粒穗分离力的现状,用传感器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南方常见的几种水稻品种的粒穗分离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粒穗分离力各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的稻谷含水量不同,粒穗分离力亦不同,脱粒的难易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含水量越高越容易脱粒,但有些品种含水量达到一定值后粒穗分离力会变大.成熟度是影响粒穗分离力的重要因素,成熟度高,粒穗分离力小.  相似文献   
992.
水稻不同育苗移栽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摆秧的产量高于插秧,二的产量均显地高于抛秧,品种间及品种与栽培方式互作间的差异均不显。摆秧的增产机理是秧苗素质好,移栽植伤很轻,分蘖早生快发,最高茎蘖数和成穗率均较高;叶面积指数高,且变化加速度小;在抽穗前比叶重增加快,此后增加慢;在生育后期,叶层面积大且占据层次多,群体基部绿叶面积大,穗层面积大且分布集中,位置偏中上,SOD含量高,丙二醛含量低。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deal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of microaggregates in the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purple soils in Sichua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 in microaggregates are in the order of 1-0.25 mm > smaller than 0.05 mm > 0.05-0.25 mm. But the organic matter in 1-0.01 mm microaggregates accounts for 68.1%-78.7% of that in soil. The organic matter in < 0.05 mm microaggregates is complexed humus on the whole, of which the degree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varies between 96.1% and 99.5%,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oil or > 0.05 mm microaggregates. The contents of loosely combined humus and the ratios of loosely and tightly combined humus markedly decline with the size of microaggregates. Flesh soil humus formed from semi-decomposed organic material or organic manure added is combined first with < 0.001 mm clay, and then aggregated with other organic and mineral particles to form larger microaggregates, in which the aging of humus happens at the same time; whereas organic matter of the light fraction is mainly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 0.05 mm microaggregates.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面向对象思想GIS地理数据库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整体上描述了GIS数据模型的发展,并基于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模型运用UML设计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空间数据库。结果表明利用Geodatabase模型可以将面向对象方法比较好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995.
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小流域工副业和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村落类型间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差异显著;养殖业中以养殖食粮型牲畜为主,虽然养殖业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仍有35.23%的农户希望发展养殖业;土地利用类型中,果园面积超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果/粮面积比为1.08;资金、技术、信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6.
基于GIS和GPS的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地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GDP概念,来自生态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指将经济增长所导致的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统称生态环境损失)等,从GDP中扣除,在我国,常规的GDP统计,是不扣除生态环境损失值的。这与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是不相一致的。按照联合国1995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要求,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单单看其经济增长指标,而要用经济增长值减去生态环境损失值,所得的值为发展值。如果经济增长大于生态环境损失,是为发展;反之,便是负发展。例如:在我国,伐树所得1元的  相似文献   
997.
通过试验证明果园生草制是黄土高原地区果园土壤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果园生草覆盖区与对照相比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及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直径 1 .0mm以上的土壤团粒增加了 1 0 .2 %~ 1 2 .2 % ,提高 60 .4%~ 72 .2 % ;土壤容重下降 0 .0 5~ 0 .1 3g/cm3,降低 4.2 %~1 0 .0 % ;土壤孔隙度增加 2 .5 %~ 5 .5 % ,提高 4.6%~ 1 0 .9% ;有机质增加 0 .1 9%~ 0 .5 7% ,提高 2 4.4%~ 73 .1 % ;0~ 2 0cm土壤水分增加 1 .7%~ 3 .0 % ,提高 1 6.7%~ 2 9.4% ;苹果产量和经济效益 ,提高幅度分别为 1 2 .73 %~ 3 1 .5 7%和 1 5 .1 7%~ 3 6.2 2 %。  相似文献   
998.
不同解磷菌群对油菜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盆栽油菜的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施用不同解磷菌群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土壤磷酸酶、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解磷菌群施入不同P素水平土壤中,油菜整个生育期内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则随P素水平增高而降低,即低P水平下磷酸酶活性较强;施用菌肥土壤磷酸酶活性高于不施用菌肥处理,施与不施菌肥处理间脲酶活性在苗期及低P水平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9.
丛枝病是我国毛竹的重大灾害性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已成为发展毛竹生产的一大障碍。专用农药“竹康乳油”和毛竹专用有机复合肥及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丛枝病防治效果和毛竹生长有良好的作用,推广防治面积1 666.7 hm2。林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病虫兼治的策略和实施修山、清理病原、施肥、注射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连续3年综合治理后,严重感病的竹林得到恢复,新竹量、立竹密度分别达793.69根/hm2.年和3450根/hm2,比对照增加91.4%和74.2%,防治效果极显著,达97.4%;面上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效果,防治效果达82.7%。  相似文献   
1000.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福建省长汀县花岗岩红壤区严重侵蚀地 3种治理模式的马尾松林分进行生长过程分析 ,结果表明 ,前期合理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施肥措施为马尾松的正常生长创造了条件 ,3种模式的治理措施在初期对马尾松的生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中 ,模式 对马尾松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模式 的效果最差 ,随着时间推移和肥力的耗竭 ,马尾松的生长又趋退化 ,其中以模式 的效果维持时间最长 ,模式 最短 ,效果也最差。因此合理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施肥措施是治理严重侵蚀退化土壤的必要手段 ,而后期如何进行调控管理以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今后在类似地区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