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22篇 |
免费 | 1842篇 |
国内免费 | 16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73篇 |
农学 | 1016篇 |
基础科学 | 845篇 |
2108篇 | |
综合类 | 9616篇 |
农作物 | 1337篇 |
水产渔业 | 630篇 |
畜牧兽医 | 3260篇 |
园艺 | 1436篇 |
植物保护 | 9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3篇 |
2023年 | 493篇 |
2022年 | 985篇 |
2021年 | 926篇 |
2020年 | 904篇 |
2019年 | 861篇 |
2018年 | 582篇 |
2017年 | 970篇 |
2016年 | 618篇 |
2015年 | 940篇 |
2014年 | 970篇 |
2013年 | 1136篇 |
2012年 | 1736篇 |
2011年 | 1705篇 |
2010年 | 1601篇 |
2009年 | 1455篇 |
2008年 | 1390篇 |
2007年 | 1211篇 |
2006年 | 952篇 |
2005年 | 769篇 |
2004年 | 480篇 |
2003年 | 283篇 |
2002年 | 290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56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1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鲜乳中β-谷甾醇的检测方法,由于理论研究表明生鲜乳中的乳脂肪是动物油脂,不应含有或很少含有植物油脂中特有的甾醇β-谷甾醇,因此对多个地区生鲜乳中β-谷甾醇的本底含量进行分析,给出生鲜乳中掺假植物油脂的鉴定方法。用质量比1.25的氢氧化钾水溶液25 mL皂化样品,100 mL维生素C的乙醇溶液作为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皂化液用石油醚和乙醚萃取,转溶剂至甲苯,离心进样质谱。选用高柱效的60 m DB-5毛细管柱,进样量1 μL,程序升温在35 min内实现β-谷甾醇与其他醇类及杂质的良好分离。选择离子414定量,检出限为0.10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1。运用该方法对6个地区生鲜乳中β-谷甾醇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得到最高值为0.86 mg/L,常见植物油中β-谷甾醇的含量为1~3 g/L。表明生鲜乳中利用植物脂肪代替乳脂肪时,每提高1%植物脂肪将多产生最少相当于本底量12倍的β-谷甾醇,从而判定生鲜乳中是否掺假植物脂肪。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索鉴别苍术素高含量株与低含量株的方法,为筛选高含量苍术素株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茅山100个苍术单株进行苍术素含量测定分析,从中选取3个高含量株和3个低含量单株,将其总DNA用于茅苍术-苍术素相关性RAPD研究。[结果]在所筛选的132个随机引物中,引物B16(5-′TTTGCCCGGA-3′)和F15(5-′CCAGTACTCC-3′)可以对苍术素高含量株与低含量株进行鉴别。用这2条引物分别对3个高含量单株和3个低含量单株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高含量株系的特异性条带只在高含量单株中存在,低含量株系的特异性条带只在低含量单株存在。[结论]该研究成功找到了与苍术素高含量株或低含量株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4.
25.
各种植物对NaCl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本实验利用野生型百脉根组织培养再生苗为研究材料,在附加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及生根状态,确定百脉根试管苗对NaCl的临界耐受能力,目的是为筛选转耐盐基因百脉根抗盐性植株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也可以初步检测所克隆基因的耐盐效果。实验结果:NaCl浓度为0.7%以上的处理,试管苗叶片发白,长势弱,不生根或根停止伸长变褐;NaCl浓度为0.7%(不包括0.7%)以下的处理中,试管苗叶片绿色,长势旺盛,根系较多,与对照(NaCl浓度为0)试管苗状态接近。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分别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MSA-2c、GST-HSP20、GST-Tams1作为抗原,对2006~2008年全疆14个地州的牛梨形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方法】使用三种已建立的牛梨形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1)在三年采集的1340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牛梨形虫阳性血清280例,感染率为20.90%,其中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泰勒梨形虫单一感染率分别为8.21%(23/280)、15.71%(44/280)和43.93%(123/280)。(2)新疆牛梨形虫混合感染上升,为15.35%,甚至出现个别的三重感染。(3)2008年在流行区内的牛梨形虫感染率高达74%(37/50),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分别64.85%(24/37)和35.15%(13/37),流行区的混合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新疆牛梨形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感染率逐年增加,疫区不断扩大,混合感染使疫情趋于复杂化。这是新疆首次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全疆牛梨形虫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9.
不同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药剂处理黄瓜根结线虫病以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1次用药,不同药剂处理下,黄瓜病情指数表现不同,其中对照病指最高,为66.67;其次为藜芦碱及辛硫磷病指分别为46.67和40;印楝素,印楝素+辛硫磷,藜芦碱+辛硫磷,病情指数较低,防效显著;以印楝素+辛硫磷防效最高,为54%,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印楝素与辛硫磷减半混配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防效分别高于单用印楝素、辛硫磷,且在P0.05水平上显著;在产量表现方面,所有药剂处理下均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水平,即使是防效较差的藜芦碱其增产率也达19.98%。 相似文献
30.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钾(0.01 mmolL-1)和正常钾(2.5 mmolL-1)水平对NaCl胁迫下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介质中NaCl浓度的增加,罗布麻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和株高呈下降趋势;但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低钾和正常钾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罗布麻各器官中Na+含量随介质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叶中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根和茎;叶和茎中K+随介质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根中K+浓度能保持稳定;低钾和正常钾水平下,与无盐胁迫(对照)相比,50 mmolL-1 NaCl处理植株叶中K+浓度无显著变化。在对照条件下,罗布麻体内积累大量K+,其叶中K+浓度是Na+的15倍多。可见,增强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保持叶部较高的K+含量和K+/Na+比是罗布麻适应盐逆境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