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3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1291篇
林业   907篇
农学   1106篇
基础科学   674篇
  1478篇
综合类   5043篇
农作物   856篇
水产渔业   567篇
畜牧兽医   2033篇
园艺   728篇
植物保护   63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453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679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解我国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本研究对我国2006—2016年间发表的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文献回顾的方式,就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目标、构建方法、评估对象、模型结构及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与国际基本同步,但也存在理论体系研究薄弱、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理论体系建设、推广模型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2.
为鉴定乙型脑炎病毒(JEV)E蛋白I,II结构域抗原表位,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针对E蛋白的I、II结构域(1aa~296aa)部分重叠短肽,分别进行GST融合表达,用JEV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反应性筛选,获得了5个线性抗原表位分别为:E1(1FNCLGMGNRDFIEGAS16)、E10-4(77TGEAHNEK84)、E11-2(83EKRADSS YVCKQ94)、E19(145GTTTSENHGNYSAQVG160)和E33(257SQEGGLHHALAGAIVV272)。除E10和E19外,其它表位均为第一次通过实验方法确定的。将这5个融合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获得了高滴度的针对5个融合短肽的抗血清,研究证明了这些表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乙型脑炎特异性诊断试剂及表位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维生素E是机体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维持生育和调节免疫系统等诸多生物学功能.多数研究表明维生素E毒性较低,但高剂量的维生素E可引起机体内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同时对免疫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吸收代谢特点和安全性评价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在动物上制订维生素E的安全限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通过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绒的生长和产绒量的影响,探索陕北白绒山羊在冬春季节枯草期放牧时的补饲方案。试验抽取横山县某羊场同年龄段体重相近健康的陕北白绒山羊成年母羊12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只。对照组,每天补饲0.2kg玉米;三个试验组分别每天补饲配合精料0.2、0.3、0.4kg。结果表明,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在冬春枯草季节通过补饲可延长绒毛的快速生长期至12月份,而1月至抓绒前绒毛生长缓慢。试验期内0.2kg组、0.3kg组、0.4kg组绒长的增长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66.45%,67.10%,72.36%,产绒量分别提高了26.75%、29.62%、22.48%,三个试验组绒长度及产绒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成年母羊在冬春季节归牧后,补饲0.2kg配合精料可显著提高绒毛的长度和产绒量,但进一步增加配合精料的补给量,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旨在探讨深黄被孢霉固态发酵生产油脂的工艺参数及发酵前后底物组成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底物组成及发酵条件,采用化学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检测发酵前后底物的理化性质,以比较发酵前后底物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底物为玉米淀粉和麸皮的混合物;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淀...  相似文献   
106.
试验选择大白猪(加×美)二元杂种猪24头(仔猪3~4周龄断奶,保育到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苜蓿Ⅰ组和苜蓿Ⅱ组,每组8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苜蓿、基础日粮+6%苜蓿,试验期内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对其育肥性能、屠宰测定及肉质品质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苜蓿Ⅰ组能够提高外二元猪育肥效果,苜蓿Ⅰ组和苜蓿Ⅱ组对背膘厚和皮厚也略有降低,添加3%和6%的苜蓿对其他屠宰性能及肉质品质影响不显著(P〉0.05)。由试验结果得出,在毕节高寒地区可以利用添加3%苜蓿比例的饲料对外二元杂交猪进行育肥。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旨在评定8种不同来源菜籽饼粕对生长猪的氨基酸回肠消化率。选取初始体重相近(33.21±1.56)kg、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并恢复良好的DLY生长阉公猪12头,随机分配到2个6×6拉丁方试验中,每个拉丁方均含1个无氮饲粮、1个基础饲粮和4个试验饲粮处理。试验共6期,每期7 d,前5 d为适应期,后2 d收集回肠食糜。结果表明:除蛋氨酸外,不同来源菜籽饼粕中其他氨基酸回肠表观(标准)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4种限制性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变化范围依次为41.73%~60.19%、69.35%~76.90%、50.72%~61.37%和52.49%~68.14%;回肠标准消化率变化范围依次为48.65%~66.14%、73.85%~81.15%、57.42%~67.67%和57.10%~73.04%。总之,菜籽粕中绝大部分氨基酸回肠表观(标准)消化率显著高于菜籽饼。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芦花鸡PRKAG3基因的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相关性,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PRKAG3基因外显子11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TT、TG和GG三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证实在2832位点存在T→G突变,为有意突变,统计分析表明,此多态位点与芦花鸡呈显著相关,pH值为GG基因型极显著低于TG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1),而TG基因型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其它肉质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此结果提示,PRKAG3基因对芦花鸡pH值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以初步推断PRKAG3是控制这一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可能是影响芦花鸡pH值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芦花鸡pH值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9.
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从浙江省分离鉴定的鸭疫里氏杆菌RA-J、RA-L菌株研制疫苗,采用改进的液体培养和鸭胚培养工艺,抗原含量分别达120-186亿CFU/ml和280-310CFU/ml,免疫0.5ml/只,2MLD强毒攻击,平均保护率达94.2%(48/52),免疫后第7天保护率达80%(16/20),10天达93.8%(15/16),疫苗在4℃-8℃条件下保存7个半月和1年的保护率达90%和85%。野外扩大试验和临床推广试用236万羽份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0.
Yan F  Zhao Y  Yue W  Yao J  Lihua L  Ji W  Li X  Liu F  Wu Q 《Avian diseases》2011,55(3):451-458
Between 2006 and 2009, seven strains of infectious bronchitis (IB) virus (IBV) were isolated from vaccinated chicken flocks on different chicken farms in China.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s of seven IBV strains were assessed. Each of the seven strains was infective to the test chickens and could induce an immune response. The results from chicken embryo cross-neutralization assays showed that these strains were antigenically distinct from classic IBV strains of H120, M41, Conn, and Gray. Compared to H120 vaccine strain, point mutation, short insertion, and deletion occurred at many positions in the S1 protein of the seven strains. Five of the seven strains had the motif (HRRRR), which was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epidemic IBV strains in China. Two new motifs (HRLRR and RRIRR) emerged in the isolated strains. The homology of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S1 gene among the seven isolates was 81.7%-99.7% and 79.0%-99.4%, respectively. These seven strains were also gene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vaccine strains and non-China IBV strains but closely related to large numbers of Chinese strains. The seven isolates and 36 reference IBV strains were clustered into six distinct groups (I-VI). The seven strains were categorized into groups I, II, and III, forming a big phylogenetic branch,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inese IBVs, whereas the vaccine strains belonging to group VI are genetically distant from groups I, II, and III.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IBV strains cocirculate in the chicken popul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