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3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1772篇
林业   1622篇
农学   1846篇
基础科学   1144篇
  2089篇
综合类   6560篇
农作物   1201篇
水产渔业   715篇
畜牧兽医   2345篇
园艺   881篇
植物保护   960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698篇
  2019年   708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342篇
  2011年   1278篇
  2010年   1230篇
  2009年   1057篇
  2008年   1059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4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为研究夏季日粮中粗脂肪、粗蛋白、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27周龄良凤肉用种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490只,处理一饲喂对照日粮(CF2.7%,CP16.5%,Lys0.83%,Met0.40%),处理二饲喂高脂肪日粮(CF5.43%),处理三饲喂高蛋白日粮(CP18.2%),处理四饲喂高赖氨酸和蛋氨酸日粮(Lys0.91%,Met0.44%),试验期共112天。结果表明,对照日粮的营养水平是适合的,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日粮的粗脂肪水平、粗蛋白水平、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都不能提高肉种母鸡的生产性能,也不能减轻夏季炎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96头始重(24.14±1.1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氟量37.39mg/kg),第2、3、4组分别饲喂含氟(以NaF形式添加)量为100、150、200mg/kg的日粮,研究日粮中不同氟水平对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氟在肝、肾和肌肉中的沉积,饲料氟和粪氟、血清氟、尿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第3、4组猪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8.86%(P<0.05)和9.81%(P<0.05),料重比分别升高7.36%(P<0.05)和8.07%(P<0.05)。第4组血清钙、镁、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7.33%(P<0.01)、29.91%(P<0.01)、10.75%(P<0.05)和33.71%(P<0.01)。第3、4组肝、肾和肌肉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粪氟、血清氟、尿氟含量随饲料中氟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饲料氟与粪氟、血清氟、尿氟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P<0.01)、0.911(P<0.01)和0.959(P<0.01)。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探求新生克隆猪可能的死亡原因以及是否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本试验运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别检测了H19基因和IGF2R基因差异甲基化区(DMR)在新生死亡克隆猪和同期正常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H19基因DMR在克隆猪肺脏中表现为超甲基化,极显著高于正常猪(95.20%VS46.80%P〈0.01),且10个测序克隆中存在2处连续的全甲基化CpG位点(4-9位、12-S17位),而在其他组织中甲基化差异不显著(P〉0.05);IGF2R基因DMR在肝脏中处于超甲基化状态,显著高于正常猪(80.00%V839.41%P〈0.05),而在肺脏中为去甲基化状态,板显著低于正常猪(14.71%VS66.47%P〈0.01),在其他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死亡克隆猪中,H19基因DMR在肺脏和IGF2R基因在肝脏与肺脏中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这可能是导致克隆动物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4.
采用MAMA-PCR法对72株已知突变菌株的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有2种gyrA83位突变:TCG→TTG和TCG缺失;4种gyrA87位突变:GAC→AAC、GAC→GGC、GAC→TAC和GAC→CAC;1种parC80位突变:AGC→ATC以及4种parC84位突变:GAA→AAA、GAA→GCA、GAA→GGA和GAA→GTA。采用同样的方法,对38株未知突变菌株的检测结果显示,gyrA83、gyrA87、parC 80和parC84位的突变检出的正确率分别为97.4%、94.7%、81.6%和94.7%。结果表明,MAMA-PCR有望成为监测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子生物学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25.
以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添食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Np),通过测定与分析不同性别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组成变化的差异,为探究柞蚕对柞蚕微孢子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提供依据。感染柞蚕微孢子虫的不同性别柞蚕5龄幼虫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随蚕体发育进程出现不同的变化: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分别在添食Np后24 h与48 h,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且持续至添食后96 h,其中雌性个体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又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1);在添食Np后120 h,雌、雄个体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DS-PAGE分析表明,添食Np后的柞蚕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组成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均显示出20条分子质量在20.1~97.2 kD的蛋白条带,其中雌、雄个体在添食后96 h,大小约44 kD的蛋白条带明显加深,大小约28 kD的蛋白条带雌性个体在添食后144 h、雄性个体在添食后120 h明显加深,且雄性个体在添食后120~168 h大小约42 kD的蛋白条带明显加深,但在添食后192 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说明Np侵染后,柞蚕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雌雄个体间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6.
本试验旨在利用绿脓杆菌的序列信息分析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测绿脓杆菌的方法。从培养的绿脓杆菌中提取DNA,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 technology,PSQ)针对保守核苷酸区段的测序分析。通过焦磷酸测序后获得的序列信息与已知的目的基因的序列比对,能进一步确证毒株的序列信息为绿脓杆菌。利用焦磷酸测序能快速获取核酸的序列信息,可为毒株及早确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7.
本试验以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为实验动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酪蛋白基因(CSN3)片段的Ⅰ的酶切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2个山羊群体中均存在CSN3基因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且均有A、B两个等位基因。辽宁绒山羊群体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6和0.54;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69。CSN3基因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辽宁绒山羊群体中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0.01),在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0.05),但两个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0.01)。  相似文献   
128.
早在2003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就提出了无疫小区(compartmentalisation)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一种新模式。笔者就无疫小区的概念和在中国如何建立和应用这种新模式作一解释。  相似文献   
129.
新疆13个绵羊品种及1个杂交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13个绵羊品种和1个杂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品种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品种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各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0.
牛体外受精卵的二步法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R1aa为基础培养液,采用二步法对牛体外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完善牛体外受精卵的培养体系.实验一:对照组连续7 d均为CR1aa 50 mL/L FBS培养,处理组前3 d为CR1aa 3 mg/mLBSA培养,后4 d换为CR1aa 50 mL/L FBS.处理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卵裂率和囊胚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对照组连续7 d均为CR1aa 50 mL/L FBS培养,处理组前3 d为CR1aa培养,后4 d换为CR1aa 50 mL/L FBS.处理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囊胚率和囊胚孵化率差异不显著.实验三:对照组连续7 d均为CR1aa 50 mL/L FBS 0.1mmol/L GSH培养,处理组前3 d为CR1aa 0.1 mmol/L GSH培养,后4 d换为CR1aa 50 mL/L FBS 0.1 mmol/L GSH.处理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囊胚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囊胚孵化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GSH与二步法培养系统结合相对于传统的一步法培养系统更适于牛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