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170篇
农学   228篇
基础科学   133篇
  203篇
综合类   424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筛选应急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高效农药,为防止进一步扩散为害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9种内吸性杀虫剂,分2个浓度梯度,总计在田间设置18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在药后1、3、7和14 d调查虫口,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绿色高效的农药及最佳药剂浓度。【结果】 60 mL /667m2的6%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24%甲氧虫酰肼SC、7.5 mL/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 3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和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后两者在后期效果最为明显,具有持效性。3种药剂在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3.6%、93.16%和93.7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20%,90.59%和91.36%。37.5 mL /667m2的0.3%印楝素EW在整个过程防效最低,药后14 d防效为38.04%,其减退率仅为14.79%。【结论】 轮换使用60 mL/667m2的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 24%甲氧虫酰肼SC、7.5 mL /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52.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因其药用价值高近年来被大量、无节制采挖,致使野生黄芪资源几近枯竭。探究黄芪适宜生长的土壤,将为人工驯化黄芪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加格达奇市连续多年人工种植黄芪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2个典型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结构疏松,孔隙度较大,土壤颜色较深,干态为黑棕色,润态为黑色;淀积层及母质层土壤结构坚实,孔隙度较小,土壤颜色随着层次加深,颜色逐渐变黄、变棕。表层土壤质地肥沃,多以壤土为主;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分别为122.07、110.09 g/kg,占其整个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的52%和82%,土壤剖面有机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一个骤降的趋势;表层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分别为6.58、8.87 g/kg,而土壤全磷含量较低,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表层土壤的全磷含量分别为0.07、1.01 g/kg,土壤酸碱度在pH 5.11~6.35之间。黄芪适应生长土壤质地疏松,土壤温度状况为寒冻性、土壤水分状况为湿润,土壤肥沃,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全氮含量也较高,而全磷含量较低,土壤呈弱酸性至中性。  相似文献   
53.
采用沉淀法制备紫杉醇白蛋白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紫杉醇质量浓度,以二氯甲烷为有机相,采用萃取法分离白蛋白微粒与游离药物,测定其包封率。结果表明:紫杉醇在10~1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可达到97.6%~101.0%;有机溶剂萃取法测定紫杉醇白蛋白微粒包封率的平均回收率,达94.80%~101.67%。这种方法测定紫杉醇白蛋白微粒回收率准确可靠,适用于沉淀法制备的白蛋白微粒的包封率测定。  相似文献   
54.
铅、镉、汞对皱纹盘鲍幼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水温14 ̄16℃的条件下,分别用铅、汞、镉溶液对皱纹盘鲍幼鲍(6月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依次为汞〉镉〉铅。汞对幼鲍24,48,96h的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82,0.164,0.123mg/L。镉对幼鲍24,48,96h的LC50分别为8.68,7.10,4.60mg/L。铅浓度达到10mg/L时,水中出现沉淀,幼鲍96h无死亡现象。幼鲍对汞中毒和镉中毒的反应现象不  相似文献   
55.
不同产量潜力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951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产量潜力的两个水稻品种剑叶的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剑叶一生中,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RuBPCase总活性和初始活性、光合全链(z链)电子传递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9516的衰退速度慢于武育粳3号,且具有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和较高的叶源量,其绝对值分别较武育粳3号高2.5d,4.5d和12.36%。  相似文献   
56.
乌鳢腹水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乌鳢腹水病的发病原因,对患病鱼肝脏、肾脏、腹水进行了细菌分离和鉴定,并用分离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从病鱼体现人分离到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完全一致的6株菌,人工感洒试验证实均为腹水病原菌,经细菌学鉴定为费氏枸橼酸杆菌,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病原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研究证明,乌鳢腹水病的病原为费氏枸橼酸杆  相似文献   
57.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诱导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用细胞松弛素B(CB)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CB浓度为0.25mg/L,处理时间约20分钟,诱导三倍体的倍化率可达75%,至D型幼虫的孵化率为40-50%。1992-1996年其培育出三倍体贝苗1846.4万枚。  相似文献   
58.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生态系统健康是近十余年来新出现的极具潜力的研究领域,它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新目标和新手段。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人工生态系统,其健康状态要求达到管理科学、结构合理、环境有利、具有高生产力和强持续力,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为人类社会提供健康、安全、优质、多样的食物原料.恰当、有效地现实其服务功能。评价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要求根据设定的管理目标进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全面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因素。评价指标标准的划分应采用国际标准和通用方法。笔者在探讨了以上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架构与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寻求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的适宜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目的设定为实现可持续的健康高效农田生态系统,以结构指标、环境指标、生产力指标、持续力指标和管理指标建立起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指标标准。  相似文献   
59.
盐胁迫对菌根化沙枣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生沙枣苗木为供试植物、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供试菌株,采用盆栽培养方法,设置浓度为0、100、200、300 mmol·L-1的NaCl胁迫菌根化沙枣幼苗,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菌根化沙枣幼苗的株高、基径、生物量、功能叶片生长参数、盐害症状,分析盐胁迫对菌根化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沙枣苗木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不同浓度盐处理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显著提高了沙枣苗木的株高、基径(P<0.05).在盐浓度为300 mmol·L-1时,沙枣苗木的株高、基径增加幅度,分别为11.30%、4.35%.经浓度为100、200、300 mmol·L-1的盐处理,接种沙枣苗木比不接种沙枣苗木的全株总生物量,分别增加36.30%、52.22%、104.54%.在盐浓度为300 mmol·L-1时,菌根化沙枣苗木的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率,比对照分别增加138.46%、30.90%、130.27%.相同盐浓度胁迫时,接种沙枣苗木叶片脱落率、枯黄率、盐害率,均显著低于不接种处理(P<0.05).接种异形根孢囊霉,缓解了盐胁迫对沙枣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植物耐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60.
冰雪灾害后的粤北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冰雪灾害后粤北地区的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和生态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将研究区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3个功能类群,其中腐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占比例最大,而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占优势,捕食性动物两者所占比例较小.土壤动物生物量最大的类群以寡毛纲蚯蚓为主,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DG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均匀度指数(E)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C)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采样深度对大型土壤动物生态指数和功能类群的影响均为显著(P<0.01).凋落物现存量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