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9篇
  免费   1142篇
  国内免费   1787篇
林业   1206篇
农学   989篇
基础科学   791篇
  1745篇
综合类   8687篇
农作物   1332篇
水产渔业   914篇
畜牧兽医   2868篇
园艺   1470篇
植物保护   786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887篇
  2021年   865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755篇
  2018年   552篇
  2017年   887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987篇
  2013年   1133篇
  2012年   1559篇
  2011年   1670篇
  2010年   1565篇
  2009年   1271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162篇
  2006年   919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多态性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为生物固氮在农业实践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实验室中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分类方法,在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基因信息上有很大的局限,因此目前逐渐地被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替代.PCR(聚合酶链式反应)-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能够很好地分离PCR产物中的具体基因,为在时间与空间上追踪优势菌株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文以PCR-DGGE技术为主,阐述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2.
甘蔗引进品种的区试表现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全国“948”项目第一套甘蔗引进品种联合区试中,参试的9个品种在云南(开远)皆表现出可直接生产利用的潜力,主要品质及农艺性状均优于或相似于双对照种,部分品种还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异性。其中RB72/454、Hocp93-746和CP85/1308综合性状优良,可加速繁殖推广;“ROC25”、“ROC26”、FR93/344、CP89/1509、Hocp91/555和Hocp93-750六个品种有部分缺陷,可选择性推广;Hocp93-746、Hocp91/555和Hocp93-750可作为高糖种质利用;RB72/454和FR93/344可作为高产及强宿根亲本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943.
承德地区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承德地区南部五县及市区土样共403份,进行了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对放线菌的形态、细胞壁化学组分、部分菌株16SrDNA序列进行研究,经初步分析,分离得到的1万余株放线菌,大约95%属于11个已知属。结果表明:承德地区放线菌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地理状况、气候、植被、根系、土壤性质等因素对放线菌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44.
福州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一种空间统计的方法,可以揭示区域变量的空间结构形态。基于此方法,利用2004年福州市各乡镇、街道人口数据,对福州市人口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人口全局Moran’sI指数为0.409 3,达到显著正相关,呈现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现象;福州市人口分布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高-高"关联的乡镇集中分布在福州市中心城区和福清市,"低-低"关联的乡镇则分布于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区域;总体上,人口分布呈正关联的乡镇数量明显高于呈负关联的数量。  相似文献   
945.
南方铁杉种群结构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武夷山南方铁杉种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地1、样地2与样地4中的南方铁杉种群均处于小树及中树时期,而生长在样地3和样地5中的南方铁杉种群的幼树与老树分别占据主导地位。运用C、K、M*/x-、I和Ca5种指标测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结果一致表明5块样地中南方铁杉种群均呈现出聚集分布,但不同样地南方铁杉聚集分布的成因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南方铁杉种群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和死亡率曲线,结果表明南方铁杉有一个死亡最低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  相似文献   
946.
以纯化复性的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Cap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3株分泌PCV2-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C7A4、4F3F5和4G8F7,其染色体平均数为98~103,间接ELISA检测3株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3125、1:3125、1:15625,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390000、1:390000、1:1950000.ELISA结果显示,1C7A4、4F3F5和4G87F仅与融合表达的PCV2-Cap蛋白反应,而与PET-32a载体表达的蛋白不反应.相加ELISA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抗体对应两个不同的病毒抗原位点.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1C7A4、4F3F5和4G8F7能与PCV2发生反应,而不与PCV1发生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所获得的3株单抗是PCV2型特异性的,为PCV1和PCV2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7.
 【目的】对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H-FABP基因多态性以及与生产性状的相关进行分析,为在湖北白猪优质系培育过程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HinfⅠ、HaeⅢ、MspⅠ)方法分析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共计282头猪的H-FABP基因5′-上游区域和第二内含子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杂交后代H-FABP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位点表现为单态,在HaeⅢ- 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呈现多态,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在三个酶切位点均呈现出多态;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HaeⅢ-RFLP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在MspⅠ-RFLP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其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均表现为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对IMF(Intramuscular fat,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HH>Hh>hh,dd>Dd>DD,aa>Aa>AA,dd 基因型IMF含量显著高于DD、Dd基因型(P<0.05),aa、Aa基因型IMF含量极显著高于AA型(P<0.01)。HH基因型20日龄重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5)。其它生产性能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选育群体中可以通过选择H-FABP的优势基因型(aa- dd- HH)提高IMF含量而不影响其它生产性状。  相似文献   
948.
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QSAR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量子化学程序计算了8个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结构和量子化学参数(最高充满轨道能量、最低空轨道能量、水化能、极化率、生成热、N1原子静电势、摩尔折射率等),并分别对雌、雄小鼠急性毒性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分析。结果表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最低空轨道能量、极化率、水化能4个参数共同构建的模型准确性最高,解决了化合物苯环取代基预测相差较远的问题,而水化能、极化率在QSAR研究中也比较少见。利用上述模型对雌、雄小鼠急性毒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化合物对小鼠急性毒性,预测值与试验值误差小。  相似文献   
949.
土壤施锌对不同镉浓度下玉米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施Zn量对不同Cd浓度下2种基因型玉米吉单209、长单374吸收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Cd浓度由6mg·kg-1增加到20mg·kg-1,2种基因型玉米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16)。Cd6mg·kg-1处理时土壤施Zn提高了玉米生物量,Cd20mg·kg-1处理施Zn240mg·kg-1对生物量有所抑制。随添加Cd浓度的升高,2种基因型玉米植株对Cd的吸收呈线性增加。土壤施Zn降低了玉米植株中的Cd含量,2个品种玉米植株Cd含量在80或160mg·kg-1Zn时达到最低值(P<0.05)。添加Cd含量由6mg·kg-1增加到20mg·kg-1,土壤施Zn使地上部Cd含量降低幅度增加,而使根系的降低幅度减小。土壤外源Cd浓度的升高促进了2种基因型玉米地上部分的Zn含量。  相似文献   
950.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有15种,隶属11个科,其中豆科4种,菊科2种,禾本科、十字花科、旋花科、唇形花科、蓼科、藜科、木贼科、桑科、紫草科各1种。其中块茎香豌豆、野燕麦和苦苣菜几种杂草的相对多度分别为54.9%、52.3%和46%,为优势种群。根据其杂草分布特点,采取农业、物理机械及化学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