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11篇 |
免费 | 1329篇 |
国内免费 | 25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14篇 |
农学 | 1531篇 |
基础科学 | 1347篇 |
2814篇 | |
综合类 | 10903篇 |
农作物 | 1634篇 |
水产渔业 | 1233篇 |
畜牧兽医 | 4277篇 |
园艺 | 1525篇 |
植物保护 | 11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3篇 |
2023年 | 516篇 |
2022年 | 1081篇 |
2021年 | 1123篇 |
2020年 | 1027篇 |
2019年 | 996篇 |
2018年 | 724篇 |
2017年 | 1121篇 |
2016年 | 820篇 |
2015年 | 1190篇 |
2014年 | 1153篇 |
2013年 | 1531篇 |
2012年 | 1949篇 |
2011年 | 2060篇 |
2010年 | 1986篇 |
2009年 | 1729篇 |
2008年 | 1686篇 |
2007年 | 1545篇 |
2006年 | 1273篇 |
2005年 | 1097篇 |
2004年 | 666篇 |
2003年 | 492篇 |
2002年 | 568篇 |
2001年 | 510篇 |
2000年 | 431篇 |
1999年 | 191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913.
研究了中药复方Ⅱ对鲤鱼耐缺氧能力和红细胞(RBC)数及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选用体格健康的鲤鱼80尾,平均分成4组,即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3个基础饲料加中药组(实验组),后3个实验组设了3个中药添加量。用上述4种饲料对实验鱼饲养120 d后,测定鲤鱼密闭性缺氧浮头时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显示:3个剂量的中药复方Ⅱ实验组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缺氧条件下鲤鱼浮头时间,增加鲤鱼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中药复方Ⅱ能提高鲤鱼耐缺氧能力,并有改善外周血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4.
充分了解围栏封育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合理制定草甸恢复和利用相关政策、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西藏三江并流区封育2年的高寒草甸的群落样方调查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比较自由放牧,围封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26.24%和8.94%,但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下降;围封后土壤电导率、盐度和总溶解固体分别下降26.50%,29.03%,30.15%;围栏内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盐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下生物量与硝态氮、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围栏外地下生物量与介电常数、体积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2年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一定改善,可以作为应对草甸退化的干扰手段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15.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热处理后放置1和4 h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热处理后虾肉中氟含量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与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都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但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氟含量比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低23%。实验结果表明,在船上对南极磷虾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虾肉中的氟含量。 相似文献
916.
喹烯酮的抗菌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喹烯酮(Quinocetone)是我国在国际上首创的国家一类新兽药,我国农业部于2003年8月正式发布公告批准其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喹烯酮的化学名为3-甲基-2-苯乙烯酮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与喹乙醇同属于喹噁啉类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分子式为C18H14N2O3,分子量为306·3,熔点为187℃,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喹烯酮对光敏感,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1喹烯酮具有很好的抗菌促生长作用体外的抑菌试验表明,喹烯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变形杆菌、禽巴氏杆菌、鼠伤寒、痢疾杆菌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李金善等(1999)用喹烯酮添加于… 相似文献
917.
为了探究鸭绿江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12-2016年每年的春季(4月枯水期)和秋季(9月丰水期)进行2次采样调查。根据鸭绿江下游的环境特点,遵循采样点具有代表性的原则,以鸭绿江下游的宽甸县河口村为起点,以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为终点,共设7个采样点,对鸭绿江下游连续5年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表明,鸭绿江下游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7种,分属于7门47属,其中硅藻门30种,绿藻门28种,裸藻门6种,甲藻门3种,金藻门2种,隐藻门1种,群落组成以硅藻和绿藻为主。主要优势种有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克罗顿脆杆藻(Fragilaria crotonensi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和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浮游植物生物量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2012-2014年的年际生物量较高,从2015年开始生物量骤减。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是水温、透明度和总氮,生物量与水温、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18.
结合鱼类的集群行为,探究了在流水和静水处理下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的光强偏好。实验流速工况设置包括静水和流水(流速为0.1m/s),光强水平设置为0、10、20、40、70、110lx,并依次进行了实验对象的个体(1尾)实验和群体(5尾)实验。结果显示:(1)个体流水处理在不同光照度水平下的吸引率和排斥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个体静水处理20lx和110lx组的光吸引率显著大于40lx和70lx组(P0.05),其他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不同流速和实验鱼数量下的光吸引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群体流水处理、群体静水处理、个体流水处理、个体静水处理。光排斥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个体静水处理、个体流水处理、群体静水处理、群体流水处理。研究表明,一定水流速度能够刺激鲢幼鱼趋流,从而提高光的吸引作用,且群体的趋光性要强于个体;(3)流水处理下,鲢幼鱼的最近邻距离(DNN,群体紧凑程度指标)随光强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集群程度先升高后降低,其中,70lx水平对应的DNN显著高于0lx(F=1.489,P0.05),而静水处理下各光强水平对应的实验鱼DNN无显著性差异(P0.05),集群行为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19.
为研究微囊藻水华爆发对沉积物中细菌的影响,加强对富营养化湖泊细菌生态分布和环境调控原理的认识,选取太湖竺山湾沉积物柱状样,经添加高浓度微囊藻培养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方法,分析细菌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微囊藻水华叠加对于沉积物剖面表层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很小,对沉积物中细菌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大,仅在7 ~9 cm深度之间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