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8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581篇
农学   870篇
基础科学   483篇
  953篇
综合类   1476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760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3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18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型排灌工程项目后评价是大型排灌工程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大型排灌工程的具体特点 ,讨论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 ,分析了大型排灌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内容、基本原则和程序 ,提出了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2.
李仁  石新龙 《农机化研究》2021,43(4):230-233
为了提高移动式采摘机器人的控制效率和移动精度,将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引入到采摘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并采用PID算法对移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避免采摘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速度波动,提高其作业时的平稳性。为了验证PID算法在采摘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上使用的可行性,模拟葡萄采摘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对采摘机器人移动过程的速度控制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达到速度预定目标时,PID算法比常规算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调节过程也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73.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using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MS) was appli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metabolic profile of acarviostatin-containing aminooligosaccharides derived from Streptomyces sp. HO1518. A total of ninety-eight aminooligosaccharides, including eighty potential new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mainl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fragment ions originating from quinovosidic bond cleavages in their molecules. Following an LC-MS-guided separation technique, seven new aminooligosaccharides (10–16) along with four known related compounds (17–20) wer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crude extract of strain HO1518. Compounds 10–13 represent the first examples of aminooligosaccharides with a rare acarviostatin II02-type structure. In addition, all isolates displayed considerable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ree digestive enzymes,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pseudo-trisaccharide core(s), the feasible length of the oligosaccharides, and acyl side chain exerted a crucial influence on their bioactivitie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PLC-QTOF-MS/MS-bas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could be applied for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aminooligosaccharides and other similar structures in complex sample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acylated aminooligosaccharides with conspicuous α-glucosidase and lipase inhibi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ulti-target anti-diabetic drugs.  相似文献   
74.
穴苗移栽机双旋转式分苗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移栽机整排取苗后投苗不连续、作业效率不高、穴苗易破损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整排放苗的分苗装置,运用2排投苗台交替运动实现无间断投苗。通过台架试验,依据实际作业状态对投苗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投苗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投苗高度、投苗速度和穴苗倾角。以投苗成功率和基质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参数范围。并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影响成功率和破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穴苗倾角和投苗高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投苗效果的影响。运用MINITAB优化模块对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得到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投苗高度150 mm,投苗速度65株/min,穴苗倾角85°±5°。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作参数下投苗成功率为96.41%,基质破损率为1.65%。该装置可实现分苗投苗作业,研究结果可为全自动移栽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遥感技术获取的区域作物面积与作物面积统计数据间常常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物分布遥感制图信息的应用。为获得与作物面积统计数据一致的高精度作物分布遥感制图信息,该研究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为研究区,以时序Sentinel-2遥感影像生成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为研究数据,将冬小麦面积目视解译数据作为遥感提取的区域冬小麦面积总量参考,提出基于复合型混合演化算法(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University of Arizona, SCE-UA)和区域作物种植面积总量控制的NDVI时序相似性阈值优化冬小麦分布制图方法,并进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不同生育阶段NDVI时序相似性及其相似性组合的冬小麦分布提取精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全生育期NDVI时序相似性获得的冬小麦分布制图结果总量精度达99.99%以上,总体精度达98.08%,Kappa系数为0.96,可以保证遥感提取的区域冬小麦面积与冬小麦种植面积总量控制参考间的高度一致性且能获得较高的作物遥感识别精度。从不同生育阶段NDVI时序相似性及其相似性组合的冬小麦分布提取结果可知,利用出苗期-分蘖期、返青期-拔节期的NDVI时序可获得高精度冬小麦分布提取结果,而利用抽穗期-成熟期的NDVI时序数据提取冬小麦结果则精度较低,且综合不同生育阶段NDVI时序数据有利于冬小麦制图精度的提高。该研究可为高精度冬小麦分布提取和制图技术及其方案优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也可为遥感数据和作物面积统计数据融合的大范围农作物分布遥感制图及统计数据空间化提供一定技术方法参考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76.
冻融对土壤分离能力及侵蚀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冻融后坡面为水力侵蚀产沙提供了大量有效物质源,是河道泥沙的主要策源地。该研究利用室内模拟冻融和径流冲刷试验,设置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坡度和流量梯度,分析冻融对土壤分离能力及侵蚀阻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坡度、流量和冻融循环次数均对土壤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贡献率分别为17.94%、19.96%和18.43%。冻融前后,土壤分离能力基本均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冻融后的均值(5.28±2.48g/(cm~2·min))显著大于冻融前(2.39±1.71 g/(cm~2·min)),但冻融后的增幅明显小于冻融前。不同坡度和流量条件下,冻融1次后,土壤分离能力均显著增大(P0.05),但其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只有在坡度与流量同时较小(10°和≤18L/min)或较大(15°和≥18L/min)时,呈显著增大趋势。冻融循环1、5、10次后,土壤细沟可蚀性分别增大1.25、1.66和1.72倍,随冻融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土壤临界剪切力冻融后显著降低,与冻融次数无明显关系。冻融后土壤平均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分别降低了6.61%、24.77%和21.35%,土壤孔隙度和三相结构指数变化与之相反。冻融条件下,土壤细沟可蚀性与水稳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7.
为揭示分级冷凝热解液对盐碱土的改良作用,该研究以三级冷凝方式作为棉秆热解液精制方法,分析分级冷凝对产物组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盆栽试验,以不同热解温度下获得的棉秆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稀释不同倍数后施入盐碱土,考察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对于小白菜生长、土壤pH值、全盐量、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级冷凝可以达到棉秆热解液从源头分离的目的,实现酚类与酸类物质的粗分离,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的酚类与酸类物质浓度分别为单级产物的0.50~0.55与1.21~1.35倍。2)灌施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可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萌发与生长(P<0.05),热解温度与稀释倍数均会影响促进作用。中温热解以及较大的稀释倍数对种子萌发更有利,500℃热解获得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稀释600倍灌施时,小白菜的长势最好,发芽率、株高与株质量分别提高32.12%、95.11%与120.03%,丙二醛含量降低48.39%。3)灌施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会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除稀释50倍时降低土壤脲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他稀释倍数下土壤中酶活性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价京津风沙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自2000年启动实施近20 a以来的防风固沙效应,以指导工程二期的实施。[方法] 选取植被覆盖度、风蚀量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保有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京津风沙源区以草地为主,其次为林地和农田;工程实施以来,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7.87×108 t,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一期工程实施期间的土壤风蚀量总体呈逐年减小趋势,二期工程实施以来,风沙源区遭受风蚀危害又逐渐加重,尤其是沙化草原亚区,该区风蚀模数变化趋势达到了8.96 t/(hm2·a);就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保有率而言,整个风沙源区均值达到了0.82,低值区主要分布于沙化草原亚区(0.743)和晋北山地丘陵亚区(0.752);二期工程实施以来,大部分区域保有率均显著提升,这与二期工程实施期间全年及冬春季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一致。[结论] 京津风沙源的风蚀防治区重点在保有率下降区域和以草地和沙地为主的沙化草原亚区、浑善达克沙地亚区和科尔沁沙地亚区。  相似文献   
79.
含水量和容重对旱地耕层土壤热导率的影响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热导率是研究地表能量平衡和土壤水热运移过程中的一个基础参数。受土壤耕作、干湿交替和根系生长等过程的影响,耕层土壤的含水率和结构呈现较强的变异特征,而目前缺乏关于定量分析耕层土壤热导率变异特征的研究。该研究利用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热脉冲技术测定了含水率和容重变化条件下耕层土壤热导率的变异特征,并利用传递函数模型对耕层土壤热导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容重是影响耕层土壤热导率变异的主要因子,而耕作强度和干湿交替是这种变异的关键驱动力;与翻耕和旋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提高了土壤容重和含水率,从而增大了土壤热导率;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翻耕后土壤容重逐步增加,耕层热导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波动幅度与含水率的变化相关。基于含水率、容重和质地信息,土壤热导率传递函数模型可以给出可靠的田间土壤热导率估计值,其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分别为0.09和-0.01 W/(m·K);考虑耕层土壤容重的动态信息,可以提高该模型预测土壤热导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0.
尿素氮形态转化对腐殖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腐殖酸对土壤中尿素氮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对尿素态氮形态转化的影响受其施用量的制约。与对照相比,低浓度腐殖酸(<15gkg-1)对尿素水解及以后的氮转化过程抑制作用较小,有时甚至促进了尿素水解;高浓度腐殖酸(15gkg-1和20gkg-1)则能明显的抑制尿素水解,延长尿素态氮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增加铵态氮含量,减少硝态氮的生成及氮素损失量,大大提高尿素利用效率。由此可见,腐殖酸不仅是一种脲酶抑制剂,还是一种硝化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