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3篇 |
免费 | 528篇 |
国内免费 | 4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49篇 |
农学 | 452篇 |
基础科学 | 350篇 |
724篇 | |
综合类 | 1434篇 |
农作物 | 264篇 |
水产渔业 | 212篇 |
畜牧兽医 | 609篇 |
园艺 | 153篇 |
植物保护 | 3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43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290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99篇 |
2019年 | 286篇 |
2018年 | 188篇 |
2017年 | 223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206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263篇 |
2011年 | 236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195篇 |
2008年 | 145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猪精液冷冻保存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六种常温保存液对猪精液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三种冷冻液进行冷冻保存试验,研究常温保存液和冷冻液对猪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配合效应,以冷冻-解冻后精子活力作为评定标准。结果表明:六种常温保存液对冻后精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03);三种冷冻保护液对冻后精子活力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585),但与常温保存液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配合效应(P=0.0001),可能与常温保存液和冷冻液的成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试验说明所选用的三种冷冻基础液对精子活力的影响不大,但与常温保存液配合后却能表现出很强的影响力;就单独分析两种因素对精子活力影响而言,常温保存液的预处理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2.
163.
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冠气温差、叶片水势和水分亏缺指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给以作物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冠层温度进行了多年田间观测,模拟了以土壤水分条件为主导的冠气温差、叶水势、水分亏缺指数等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影响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小麦各生育阶段不同供水处理冠层温度(T c)受土壤水分影响明显,处理间冠气温差(ΔT)差异极显著。叶水势(LW P)与ΔT、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 S I)相关显著。LW P=-1.8M Pa,CW S I=0.40是指示冬小麦发生水分胁迫的关键性指标。综合各指标,为了达到节水目的,使ΔT维持在0~-4℃,可获得冬小麦产量最优值,此时冬小麦灌溉量下限应使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58.7%。 相似文献
164.
165.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食味品质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粳稻品种津原45进行5种不同类型肥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淀粉谱特性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20.42%-56.94%;处理Ⅱ(常规施肥)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处理Ⅳ(拟日本稻作法)增产最少;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的稻米产量略低于处理Ⅱ。直链淀粉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Ⅳ的崩解值最高,为84.58RVU,消减值最低,仅为10.00RVU,食味值为65.5,食味最好;处理Ⅱ的崩解值最低,为67.75RVU,消减值最高为23.50 RVU,食味值为54.0,食味最差。各蛋白质组分含量与食味值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醇溶蛋白含量与最高粘度和最终粘度呈显著负相关,谷蛋白含量与最高粘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他蛋白质组分含量与淀粉谱特性中的各项指标间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较好地兼顾了产量和品质,是较为可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66.
流固耦合作用对离心泵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双向同步求解的方法对离心泵内流场和叶轮结构响应进行联合求解,研究了叶轮流固耦合作用对离心泵内部流场的影响.流场模拟基于Reynolds时均化N-S方程和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多重坐标系法;结构响应基于弹性体结构动力学方程.并将计算所得的流道网格变形、流场静压和速度的分布以及径向力等结果与非流固耦合计算的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使得流体和固体区域计算网格发生微小变形,这不仅会改变流体对固体载荷的分布,而且会影响结构对流体的做功作用,从而影响流场的分布;叶片相对隔舌不同位置时,叶轮出口处和蜗壳流道内流场的静压分布变化趋势不同;流场速度变化主要出现在叶片和叶轮出口附近;各时间点上径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7.
168.
开花期和果枝部位对短季棉纤维品质及超分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利用中棉所 16研究了开花期和果枝部位对棉纤维品质与棉纤维超分子结构各项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 ,棉纤维长度、细度、成熟度及棉纤维强度等品质性状均随开花期推迟温度降低逐渐变差 ,相同开花期条件下果枝部位对棉纤维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 ,呈现出下部棉纤维品质略高于上部的趋势 ,但不显著。前期开花较早温度较高时下部果枝的超分子结构参数呈现出优于上部的趋势 ,与下部果枝的棉纤维品质略高于上部相一致 ,但果枝部位的影响并不能改变由于开花期推迟温度降低而对棉纤维超分子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基于味觉传感器阵列的玉米汁饮料分类辨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快速辨识不同口味的玉米汁饮料,确保同一种饮料质量的均一性,构建了包含12个传感器的味觉传感器阵列。使用代表酸、甜、苦、咸、鲜的呈味物质检测味觉传感器阵列对5种基本味觉辨识的能力。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考察了该阵列对基本味觉的辨识效果,该阵列对基本味觉表现出良好的辨识能力。将该阵列应用于玉米汁饮料的分类辨识中,区分来自不同品牌的9种玉米汁。系统聚类分析表明了同一种玉米汁样本的味觉特征非常接近,可聚合为一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现数据降维,提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神经元。试验结果表明:该味觉传感器阵列对不同种玉米汁饮料具有较好的辨识能力,辨识的正确率为95.06%。 相似文献
170.
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8--2009年度田间小区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调控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规律符合"慢一快一慢"的"S"型生长曲线,可以用Logistic曲线拟合;且水分调控对籽粒灌浆参数有不同程度地影响,进而对粒重有重大影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冬小麦灌浆起步时间愈早,达到峰值的时间愈快.而在孕穗、抽穗和灌浆期任一期内缺水处理都会缩短小麦灌浆持续时间,减少穗粒数,也降低粒重,最终影响产量.因此在冬小麦拔节期可允许轻度的水分胁迫,而灌浆期则应尽量避免任何程度的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