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481篇
林业   321篇
农学   362篇
基础科学   269篇
  659篇
综合类   1896篇
农作物   273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769篇
园艺   287篇
植物保护   27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微流控芯片是一项以芯片为基础,结合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形成的技术平台,能够在一个芯片上实现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流程,具有高通量、高效率和易操作的特点。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于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等,尤其是在微生物检测和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步产生了商品化的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因具有小型化、节约试剂、速度快、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目前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还很少见。本文对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原理、结构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疫病的高通量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2.
高山草原条件下苜蓿种质抗霜霉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引自国内外的94个苜蓿品种在海拔3000m的甘肃桑科摹试验站进行了高山草原条件下的霜霉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颇大,发病率为0~100%,严重度为1~4。通过对各品种的发病率和严重两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按照抗病性从高到低将94个品种分为免疫、高抗、中抗、抗病、感病、中感、高感和极感8个抗性类群;其中:阿尔古奎斯、巴瑞尔,阿毕卡、安古斯、日本1品种、伊鲁瑰斯、布韦兹、托尔、81-89美国、CP4350萨蓝纳斯、贝维、润布勒、兰热来恩德和威斯康辛等14个品种属免疫类群;普劳勒、班纳、L2-1079匈牙利和兴平4个品种属高抗类群;肇东、陇中和陇东3个品种属高感类群;78-27捷克、阿波罗、准格尔、陕北和河西5个品种属极感类群。6~8月份病害随着生长期的推移而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绝大多数极感品种和所有高感品种均为国内品种,而所有免疫品种和绝大多数高抗品种均为国外引进品种,这种由于品种的来源不同而引起的抗病性差异很可能与苜蓿霜霉菌的高度寄生专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983.
新疆狗牙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中国新疆的51份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及19份新疆农业大学选育的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1对引物共得到多态性条带数55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条带,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在0.650.83,平均0.78;SSR标记揭示的新疆70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00.84,表明新疆狗牙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表明,SSR标记能够将新疆70份材料区分开;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其中Cd071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2类。表明这些材料遗传差异较大,各生态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其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4.
紫花苜蓿品种在河北低平原区的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引进的11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三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保定苜蓿鲜草产量最高,其次是中苜1号、WL323ML;中苜1号干草产量最高,其次是WL323ML、保定苜蓿;WL323ML粗蛋白质产量最高,其次是顶点、中苜1号。保定苜蓿、中苜1号株高、鲜干比、茎叶比明显较低。保定苜蓿、中苜1号抗涝性较强,但抗倒性较差。各品种抗寒性、抗旱性均较强,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WL323ML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进行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985.
本文浅析了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社会、人类的影响,并就新形势下如何保障动物食品安全,共建小康社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6.
为培育适合腺病毒增殖的无血清培养细胞系,本研究采用培养液渐进替换的方法获得了一株适应无血清培养的HEK293细胞(293SF),经检测293SF细胞具有稳定的支持腺病毒增殖与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平均病变时间为97 h,比HEK293细胞缩短12.9%;毒价达到107.48TCID50/mL,比HEK293细胞提高43.3%;并且稳定性良好,连续传16代后293SF细胞状态与易感性未发生变化。该细胞系为腺病毒的无血清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7.
张嘉城  方香玲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21,38(8):1513-1524
镰刀菌(Fusarium spp.)是多种重要农作物的病原体,不仅可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严重损失还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或植物寄主体内产生一系列被称为镰刀菌毒素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毒素一方面作为致病因子与镰刀菌对宿主植物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可导致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和相关病症的出现,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鉴于镰刀菌毒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对家畜和人类的毒性作用,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镰刀菌侵染粮食作物后产生毒素种类的研究,但关于镰刀菌侵染豆科牧草后产生的毒素种类以及毒素在镰刀菌对豆科牧草致病力方面作用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对引起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病害的常见镰刀菌物种产生的主要毒素,以及这些毒素对植物、家畜和人类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并对豆科牧草中镰刀菌毒素的研究前景及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8.
野生花卉多花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属豆科胡枝子属(Lespedeza)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冠紫色、紫红色或蓝紫色,花色艳丽,花期(6-9月)较长,且花期正值春花凋零,夏花不多之际,可作为良好的晚春及夏季观花灌木[1].除观赏价值外,多花胡枝子枝条细软,适口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2].  相似文献   
989.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鞭角华扁叶蜂末龄幼虫及滞育预蛹血淋巴中多胺的动态.结果表明:鞭角华扁叶蜂血淋巴中含有8种多胺,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尸胺(Cad)为普遍存在的多胺,其发育的不同阶段,多胺的种类和含量均发生变化;在滞育预蛹的血淋巴中Spm一直保持较高的含量,并在整个滞育期间存在2个峰值;在滞育的前5个月中血淋巴中不存在Spd,之后Spd突然出现,且含量迅速升高;Cad的代谢较平稳,在化蛹前稍有下降;Put的含量除在滞育后3个月左右有较大的峰值外,其余阶段的含量均较高,并在化蛹前有升高的趋势.总之,多胺可能参与鞭角华扁叶蜂预蛹滞育过程.  相似文献   
990.
以273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利用CRS—PCR、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检测了GlyCAM1基因外显子3、内含子3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GlyCAM1基因分别在外显子3和内含子3的第2081(A/C)、2417(C/T)位存在突变,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A/B分别为0.7525,0.2475和0.9046,0.0954;经菇。适合性检验,中国荷斯坦牛内含子3的突变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但其外显子3的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