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44篇
  免费   1794篇
  国内免费   3799篇
林业   3443篇
农学   4502篇
基础科学   2762篇
  5017篇
综合类   11069篇
农作物   1962篇
水产渔业   1152篇
畜牧兽医   4679篇
园艺   1272篇
植物保护   187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1083篇
  2021年   1308篇
  2020年   1221篇
  2019年   1226篇
  2018年   823篇
  2017年   1235篇
  2016年   1128篇
  2015年   1467篇
  2014年   1479篇
  2013年   1848篇
  2012年   2158篇
  2011年   2387篇
  2010年   2275篇
  2009年   2028篇
  2008年   1900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682篇
  2005年   1453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812篇
  2002年   937篇
  2001年   953篇
  2000年   811篇
  1999年   688篇
  1998年   568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434篇
  1995年   388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通过测定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研究了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可以延长保鲜期7天以上。小根蒜水提物可以显著降低香椿的腐烂率,抑制Vc含量的下降,贮藏28天香椿的完好率仍维持在89.6%,Vc保持率为49.4%。小根蒜醇提物与6-BA复配可有效降低香椿的脱叶率和失重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28天脱叶率为20.3%,失重率和叶绿素损失率分别为3.8%和5.3%。以小根蒜提取物作为天然蔬菜保鲜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东农42、东农43、东农163、合丰25、绥农10号采用六种发芽温度4℃、8℃、12℃、15℃、20℃、25℃下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表明:4℃、8℃温度过低,在调查期间种子一直没有发芽。其它几个温度的发芽率以15℃为最高,12℃为最低,同前人研究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不同。同一温度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平均芽长在品种间差异显著,说明种子萌发受遗传因素影响,同一品种不同温度之间的平均芽长随温度的升高依次升高。实验的研究有利于确定大豆的田间播种温度,为适时早播,保证田间种子的发芽,出苗,成苗,及时的成熟提供依据,并为最终的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甘肃定西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近1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以退耕还林重点地区定西市安定区为例,通过采集、实地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退耕植被类型地与对照地(农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情况。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柽柳的含水量最高,分别为13.44%和13.52%。农田和山杏的含水量最低为8.01%和8.2%。0~60cm不同土层中柠条的容重最小且变化不大,农田的上下变化最大。在20~60cm退耕还林地的孔隙度均高于天然草地和农田,天然草地和农田非毛管孔隙度小且上下变化大,不利于土壤入渗。刺槐、柠条、柽柳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最多,分别是农田的3.4、2.8和2.4倍。退耕还林以后,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农田和天然草地相比,刺槐,柠条的改良效果最好。因此对退耕还林地区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土壤环境特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994.
The establishment of water-saving crop planning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for the water-deficiency reg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water-saving crop planning refers to the planting structure that centr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crop's adaptation to wa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layout for crops, the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marketing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input to enable region or basin with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maximum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planting industry under certai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fter the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optimization theory, optimization goals,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structure and macro-control measur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in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pattern optimization are lacking of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immaturity of optimization technologies. The future crucial research direction will focus on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special optimization theory system, the division methods by studying the watershed unit and using 3S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evaluation of rationality and macro-control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995.
雪青梨适宜冬季修剪量及枝条再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六年生雪青梨树冬季修剪量(去枝量)以40%左右为宜。冬季修剪后,树上总留枝量平均为216.7个,果枝留量121.3个,生长枝与结果枝比例为1:1.3。全树平均花序留量为207.7个,按照丰产优质标准,疏果后每株平均留果85.3个,当年平均产量26.4 kg/株,达到了幼树早期丰产的要求。在结果的同时,当年果枝形成率可达到47.1%,完全能够满足翌年丰产的需求。采用上述程度冬剪后,生长季枝条再生率(新生枝增加的比率)达到61.4%,生长季枝果比为4.1:1。冬剪对枝类比有一定的影响。冬季修剪前树冠长、中、短枝比率为24.8%、14.9和59.9%;冬剪后人为变化为15.7%、18.2%和66.2%,冬剪相对去枝量分别占原长枝、中枝和短枝数量的61.6%、26.0%和33.0%。然而,由于生长季新生枝条的出现和增加,长、中、短枝比例又恢复为25.5%、13.8%和60.7%,基本与上年冬剪前相同。采用上述方法修剪后,当年发生的新梢总数与上年修剪前枝条总数基本持平,说明若仅从维持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的角度考虑,上述修剪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6.
从识别有机磷农药的酶及识别机理、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固定化载体等不同角度,综述了有机磷农药电化学酶传感器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自由人槭‘秋焰’(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化严重问题,采取不同取材时间、添加抗褐变剂、暗处理等措施,研究了三种措施对自由人槭‘秋焰’组织培养中褐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取材月份变化,外植体褐化率提高;AC和PVP对褐变的处理,与Vc和Na2S2O3的处理相比达到差异极显著,又以2.0g/L的PVP抑制褐化效果最佳;随着黑暗处理时间的加长,褐化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春季4、5月份取材,接种于添加PVP2.0g/L的MS上时,直接进行光照培养,可有效控制褐变。  相似文献   
998.
在对四种常用的稻谷新陈度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和探讨之后,着重对酸性指示剂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发现了稻谷脱壳后的糙米水浸液pH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利用甲基红和溴百里香蓝配制的溶液作为检测稻谷新陈度的原液,通过观察糙米显色液的颜色变化和米粒的着色情况,判断和推测出稻谷的新陈程度及其储藏时间。  相似文献   
999.
食用氯化钠替代明矾在马铃薯粉丝(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马铃薯粉丝(条)生产工艺参数,用食用氯化钠(食盐)替代明矾,达到或超过传统工艺马铃薯粉丝(条)产品所具有的透明、耐煮、不断条、不浑汤、不黏连、口感筋道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味品中赭曲霉毒素A。样品用甲醇与NaHCO3体积比为60:40的溶液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表明,空白样品按照质量分数为1.0,20,50μg/kg添加赭曲霉毒素A,回收率为75.0%~102.0%,精密度小于15%,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5μg/kg。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中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