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291篇 |
免费 | 16929篇 |
国内免费 | 1165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733篇 |
农学 | 6876篇 |
基础科学 | 7938篇 |
15955篇 | |
综合类 | 76843篇 |
农作物 | 10942篇 |
水产渔业 | 6730篇 |
畜牧兽医 | 24390篇 |
园艺 | 12170篇 |
植物保护 | 72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2篇 |
2024年 | 3487篇 |
2023年 | 3744篇 |
2022年 | 7686篇 |
2021年 | 7292篇 |
2020年 | 6823篇 |
2019年 | 6553篇 |
2018年 | 4760篇 |
2017年 | 7406篇 |
2016年 | 4898篇 |
2015年 | 7425篇 |
2014年 | 7892篇 |
2013年 | 9361篇 |
2012年 | 12969篇 |
2011年 | 13515篇 |
2010年 | 12968篇 |
2009年 | 11593篇 |
2008年 | 11214篇 |
2007年 | 10303篇 |
2006年 | 8451篇 |
2005年 | 6559篇 |
2004年 | 4005篇 |
2003年 | 2473篇 |
2002年 | 2569篇 |
2001年 | 2434篇 |
2000年 | 2149篇 |
1999年 | 753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1年 | 23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0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49篇 |
1955年 | 3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兔饲粮养分消化率及消化能(DE)值,并建立兔饲粮DE值的预测模型。选用体重相近的4月龄獭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每组饲喂1种饲粮,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用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了饲粮中的2种内源指示剂,即酸不溶木质素(ADL)和盐酸不溶灰分(AIA)+ADL的回收率。同时选取了山东省不同饲料公司生产的17种兔颗粒配合饲料,在各自兔养殖场进行饲养试验,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兔饲粮DE值,建立兔饲粮DE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全收粪法测得3种饲粮ADL的平均回收率为99.87%,ADL+AIA的平均回收率为96.81%,二者可作为理想的双内源指示剂。2)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可以准确测定兔饲粮的各种养分消化率和DE值。3)兔饲粮DE值可以用饲粮中可消化有机物质(DOM)含量进行准确的预测:DE(M J/kg)=0.0204DOM(g/kg)或DE(M J/kg)=0.939 5+0.018 2DOM(g/kg)。4)利用兔饲粮中养分[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DSC)、半纤维素(HCEL)和纤维素(CEL)]含量建立兔饲粮DE值的预测模型为DE(MJ/kg)=0.016 6CP(g/kg)+0.0334EE(g/kg)+0.015 3NDSC(g/kg)+0.005 4HCEL(g/kg)+0.003 1CEL(g/kg)。由此可见,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兔饲粮的DE值。 相似文献
72.
采用常规尸解,石蜡切片、苏木精-曙红染色(H—E)、绦虫整体醋酸明矶洋红染色等方法’对一只病死蓝眼葵花鹦鹉的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蓝眼葵花鹦鹉肠道内寄生有大量瑞氏绦虫,集结成团堵塞了肠道。肠道组织病理分析发现肠牯膜上皮部分组织坏死、脱落,小肠绒毛固有层、黏膜下层及浆膜内有充血、炎细胞浸润,显示该种绦虫对鹦鹉肠道组织造成了一定损伤,影响了鹦鹅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73.
一年生苜蓿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2份一年生苜蓿为材料,对生育期和外部形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并对形态类型加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一年生苜蓿的茎为直立或匍匐,茎高在7.0~30.7cm,3出羽状复叶,种子为黄色、肾形。生育期在95—140d,从生育天数可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2)一年生苜蓿种内变异很大,其中主茎长度和自然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3.0%和42.9%。其次是叶长和叶宽,变异系数分别为33.3%和30.0%。而第2主茎长度变异系数是27.6%,伸展长度变异系数22.1%;(3)对一年生苜蓿在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的生长状况的比较发现,一年生苜蓿更适应于干旱地区的生长;(4)一年生苜蓿的主茎长度越长,第2主茎长度越长,自然高度越高,伸展长度越长,叶长和叶宽也越长;(5)通过形态类型的聚类分析,可将一年生苜蓿分为3个类型,直立型,匍匐型和低矮型。 相似文献
74.
Banghe YANG Baoping REN Zuofu XIANG Jingyuan YANG Hui YAO Paul A. GARBER Ming LI 《Integrative zoology》2014,9(5):598-612
The highly polymorphic genes within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not only play a major role in immunity resistance, but also seem to provide hints for mate choice in some animal popul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MHC‐related mate choice in a small natural population (group size 40–55 individuals) of a polygynous primate, the Sichuan snub‐nosed monkey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either for MHC‐disassortative mating, or for females to mate with males based on MHC heterozygosity or specific alleles. Nevertheless, of the 11 alleles identified, we found that the frequencies of 2 alleles, Rhro‐DRB2 (P < 0.01) and Rhro‐DRB5 (P < 0.05) were higher in offspring than in their paren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HC‐DRB in this population of R. roxellana is un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mating preferences. Limited female opportunities for mate choice are likely due, in part, to the harem breeding structure present in R. roxellana, and the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resident adult males in our study band (N = 4–6). In addition, we suggest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frequency of particular alleles across generations may be linked to parasite resistance in a fluctuating environment; however, confirmation of this finding require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75.
网络版《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数据库的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网络版《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专家系统知识库、模型库和空间库的特点,提出以下更新方案:知识库和模型库的更新采用2个途径进行,即数据库管理员直接在服务器端进行更新和普通用户在远程客户端以提交数据的形式进行更新。由于空间数据库处理的复杂性和传输量大的特点,空间数据库的更新主要还是由数据库管理员在服务器端进行。本研究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数据库的更新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有许多需改进的地方,如普通用户提交的数据在传往服务器端前的验证标准的制定、空间数据更新技术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76.
77.
78.
丹参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脾、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丹参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及脾、肾组织结构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提供参考。60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丹参治疗组,各15只。另外以20只正常大鼠设立正常对照组。丹参治疗组灌胃丹参水煎液5g·kg-1·d-1,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相当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d。给药后的第7、14、21、28天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制备血清测血糖。试验结束后剖杀大鼠,取脾、肾组织,Bouin′s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试验第28天,丹参治疗组的血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对照组脾小结数量较少,较难见到生发中心,动脉周围淋巴鞘较薄;肾小球体积增大,血管球扩张,肾小囊囊腔变小,肾小管腔里充有不等量蛋白渗出物,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而丹参治疗组脾小结界限较清晰,可以见到生发中心,动脉周围淋巴鞘较薄,淋巴细胞排列相对较紧密;肾小球、肾小管排列规则,囊腔隙较正常,肾小管结构清晰、上皮细胞结构较正常,但管腔里内还有少量均质红染的蛋白渗出物。丹参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异常,丹参对模型大鼠脾、肾组织结构病变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79.
80.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HCLV株基因组序列,在Erns基因序列区内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HCLV的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84拷贝/μL;而对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实验组批内变异系数为1.05%~1.84%,批间变异系数为3.70%~5.43%。通过对32批HCLV半成品抗原和9批成品疫苗,分别用经典的兔检法测定兔体感染量(RID)和新建立的FQRT-PCR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对HCLV生产配制及成品检验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