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230篇 |
免费 | 8433篇 |
国内免费 | 1424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628篇 |
农学 | 8070篇 |
基础科学 | 7509篇 |
15373篇 | |
综合类 | 75877篇 |
农作物 | 10805篇 |
水产渔业 | 6559篇 |
畜牧兽医 | 23950篇 |
园艺 | 12028篇 |
植物保护 | 7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22篇 |
2023年 | 3217篇 |
2022年 | 7396篇 |
2021年 | 7229篇 |
2020年 | 6685篇 |
2019年 | 6539篇 |
2018年 | 4738篇 |
2017年 | 7398篇 |
2016年 | 4900篇 |
2015年 | 7434篇 |
2014年 | 7928篇 |
2013年 | 9412篇 |
2012年 | 13065篇 |
2011年 | 13623篇 |
2010年 | 13064篇 |
2009年 | 11658篇 |
2008年 | 11267篇 |
2007年 | 10438篇 |
2006年 | 8581篇 |
2005年 | 6659篇 |
2004年 | 4096篇 |
2003年 | 2549篇 |
2002年 | 2673篇 |
2001年 | 2486篇 |
2000年 | 2206篇 |
1999年 | 790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3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1篇 |
1981年 | 23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0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49篇 |
1955年 | 3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31.
低温环境对商品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低温环境对商品肉鸡体重、采食量、增重、饲料转化率、成活率、死亡率、疾病、肉质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1体重
大量研究表明适当降低育雏初始温度不影响肉仔鸡出栏体重.Harris等进行的商品肉用仔鸡常规低温育雏试验结果表明,8周龄时初始育雏温度为30.8℃的低温组体重与33.3℃或35℃的高温组体重相比无显著差异.李春雨等将试验设计为低温组进雏后头3天定为32-34℃,4-7日龄定为30-32℃,以后以不同降温程序给温,降至20-21℃后,维持至出栏,结果7周龄平均出栏体重低温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为鉴定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本研究以MDV强毒GA株人工感染SPF鸡,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后4 d、7 d、14 d和21 d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2个、8个、25个和9个;而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出29种蛋白质,其中包括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信号传导蛋白、转录相关蛋白、免疫相关蛋白和其他功能蛋白质.本实验首次对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MDV后各时期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鉴定了多种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揭示MDV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感染性病毒粒子的成熟和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138.
139.
奶牛是一种耐寒畏热的动物,当奶牛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超过其阈值时就会产生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机制、内分泌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是阻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植物黄酮作为一种存在广泛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炎能力、调节机体代谢等功效。因此,植物黄酮可以对症治疗奶牛热应激。本文将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机制、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以及近些年来将植物黄酮用于改善动物热应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黄酮用于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0.
开展生物多样性动态长期监测,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探明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保护措施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10年野生动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新发现保护区分布哺乳动物7种、鸟类98种,内蒙古鸟类新纪录2种,内蒙古蛇类新纪录1种。但也未发现一些以往有记录的物种,需要进一步强化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探明物种变化的原因。后续监测工作引入了非损伤采集动物粪样提取DNA技术,从而深入了解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长期稳定的遗传学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