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林业   554篇
农学   395篇
基础科学   410篇
  590篇
综合类   3527篇
农作物   499篇
水产渔业   332篇
畜牧兽医   1080篇
园艺   536篇
植物保护   40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大菱鲆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构建了大菱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DNA提取、双酶切反应、连接反应、预扩增反应、选择性扩增反应和银染等步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EcoRI/MseI双酶切、核心序列加3个选择性碱基的选择性扩增引物、1∶6(w∶w)的EcoRI端与MseI端选择性扩增引物比和20μl选择性扩增体积,可得到十分稳定的结果。所得产物经电泳和银染后可获得条带清晰、背景干扰小的图像。该体系的构建为AFLP技术在大菱鲆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2.
鱼类精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鱼类人工繁育中,研究者主要关心的是卵子质量,长期以来对精子质量未引起足够重视.而精子质量同样会影响繁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鱼类精子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多种,如精子活力、运动时间、密度、形态、受精率和生理功能等.其中最传统的评价指标是精子活力,其测定方便,能较准确地预测受精率.将精子运动时间和活力综合考虑可更好地反映精子的运动能力.而精子受精率则是精子质量的直接反映,但会受到卵质等因素的影响.质膜完整性、线粒体功能、染色质结构完整性等可体现精子的质量,但测定方法较繁琐.近年来,鱼类精子质量检测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低渗肿胀(HOS)、单细胞凝胶单泳(SCGE)等技术的建立,使得测定指标更多样、客观、准确.本文逐一介绍了评价精子质量的各种指标,并对各指标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详细叙述,旨为我国鱼类精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3.
条纹石鮨摄食强度与代谢及能量收支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日摄食率为0.4%、1.5%、4.0%三种水平,分别测定条纹石鱼旨Moronesaxatilis幼鱼的代谢及能量的收支情况。处于饱食(日摄食率4.0%)及维持状态(日摄食率1.5%)下,该鱼代谢率增加的峰值分别于摄食后3h及7h内出现,为静止时代谢水平的2.10倍和2.46倍,SDA(特殊动力作用)持续时间均为21h,SDA总耗能量分别占摄入能的13%和35.8%。条纹石鱼旨在饱食时的转化效率K(湿重)为20.85%。三种摄食水平下条纹石鱼旨的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饱食状态(日摄食率4.0%)时,100C=8.4F+7.8U+13.0SDA+36.9(Rs+Ra)+33.9G;维持状态(日摄食率1.5%)时,100C=7.8F+4.1U+35.8SDA+52.3(Rs+Ra),其中G=0;减重状态(日摄食率0.4%)时,(F+U+R)/(C+P1)=67.3%,其中C+P1=14.4C+85.6P1,F+U+R=1.8F+8.1U+57.4R。  相似文献   
154.
福建省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沿海海水养殖鱼类发生的疾病种类、主要发病鱼类、疾病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调查,总结出福建省海水养殖鱼类近三年共发生24种疾病,其中病毒性疾病2种,细菌性疾病4种,寄生虫性疾病11种,不明原因疾病7种。这些疾病中危害较大的主要是病毒病、弧菌病和本尼登虫病。  相似文献   
155.
海湾扇贝对海水中镉的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季相山 《水产学报》2006,30(6):801-805
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镉暴露实验中海湾扇贝不同器官组织富集、排放镉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水体中镉通过被动扩散进入海湾扇贝鳃,根据吸附等温线并结合直线拟合结果得海湾扇贝鳃对镉的单层饱和结合量为2.12 μmol·g-1 干重。鳃对镉的富集量和富集速率与水相中镉浓度成正相关关系,最高浓度组(2 μmol·L-)的镉富集量和富集速率分别为(1.5±0.52) μmol·g-1 干重和(0.375±0.13) μmol·(g·d)-1。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海湾扇贝鳃、内脏和肌肉镉富集量逐渐增加,14 d(336 h)后,内脏和鳃中镉富集达到平衡,但肌肉中镉富集是否达到平衡,尚需进一步研究。盐度对海湾扇贝鳃、内脏和肌肉镉富集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富集在海湾扇贝体内的镉不断被排出,其中鳃的排放率最大,达到了38.3%,其次是内脏、肌肉。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更好地进行日本对虾抗病良种的选育,本文用浓度为每毫升1×105个病毒粒子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粗提液注射感染抗白斑病日本对虾子三代和普通日本对虾,观察其死亡率,同时测定WSSV感染后0,4,24,48和96 h血淋巴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注射WSSV 14 d内抗病子三代和普通对虾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和85%,前者的抗病保护率达82.4%;感染前前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后者,且PO,AKP和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感染后两者血淋巴检测的5项指标在96 h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除ACP以外,抗病子三代的其他指标都比普通日本对虾的高.研究结果表明,所选育的抗白斑病日本对虾子三代能够有效地抵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侵染,其免疫指标也高于普通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157.
我国沿海多毛类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毛纲是环节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包括80余科10 000多个已知种,多为海生。多毛类身体分节,具疣足和成束的刚毛,体前部多具分化良好的头部。其生活方式主要有两大类:游走类和定居类。游走类是一些自由活动的穴居、浮游、爬行者  相似文献   
158.
南海8种低值小杂鱼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南海盛产的8种低值小杂鱼肌肉、鱼头、内脏中的粗脂肪,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低值小杂鱼头部粗脂肪含量为2.7%~9.7%,内脏粗脂肪含量为2.9%~6.2%,肌肉部分粗脂肪含量为2.0%~8.5%;不同低值小杂鱼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其含量有所差异,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都在40%以上,内脏粗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头部和肌肉中的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粗脂肪含量较高的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低;不同鱼种不同部位的粗脂肪中EPA、DHA含量有所差异。蓝圆鲹的头部粗脂肪中DHA和EPA最高,含量达到28.4%,而双带海鲱鲤内脏粗脂肪中的EPA和DHA含量仅为7.26%。  相似文献   
159.
报道了2000年4月以来我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智利专属经济区外公海水域连续4年的探捕结果,以及2003年以后商业开发的基本情况,并对商业开发前景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探捕区域气象、海况条件良好,能常年作业;竹鱼资源状况稳定,可进行持续开发;从2003年以来,参与开发的中国渔船已进入盈利状态,今后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但现有渔船设备条件较差,成为进一步提高效益的“瓶颈”。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大洋性远洋渔业的持续发展,应兼顾国际渔业合作和国际渔业竞争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0.
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及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槲蕨(Drynaria roosii)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式,观察记录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槲蕨孢子接种后6~7 d即能萌发,60 d左右发育形成心形原叶体,100 d左右开始形成孢子体幼苗;采用NaClO消毒5.5 min左右是理想的消毒方式;在Knop’s培养基中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可达49%左右.低无机盐浓度的MS培养基有利于孢子萌发,但不利于配子体发育;黑暗条件下孢子能萌发但不能形成片状体.采用5% NaClO表面灭菌5.5 min, 1/2MS培养基在40 μmol·m-2·s-1光照条件下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