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0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2篇 |
农学 | 168篇 |
基础科学 | 77篇 |
170篇 | |
综合类 | 334篇 |
农作物 | 90篇 |
水产渔业 | 61篇 |
畜牧兽医 | 163篇 |
园艺 | 55篇 |
植物保护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1947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1928年 | 3篇 |
1924年 | 1篇 |
192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高度饥馑条件下,大蒜幼苗发育过程中细胞内含物由衰老器官向新生部位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乏光照的条件下,把大蒜的蒜瓣培养在蒸馏水中,研究了新长出的叶片、根与蒜瓣之间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内含物再分配与再利用的进程及其与物质转移方式的可能关系。本工作表明,新长出的根、叶所需的营养物质最初全部来自蒜瓣的细胞内含物;并且是以新老器官更替的方式,由蒜瓣顺序转移到新生叶片中,并由先形成的叶片依次转移到尖端新生叶片及根中,使蒜瓣的细胞内含物反复多次地被再分配、再利用;同时,测定结果显示出第四片新叶中所含全 N 的三分之一是来自撤退的根系细胞内含物,最后由于根系的衰退而导致幼苗的过早死亡。此外、衰老器官向新生器官输出细胞内含物时,N.P.K 的输出与干物质的输出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r=0.98—0.99),表明细胞内含物的再分配是按着原有比例由衰老叶片陆续撤离的。这很难用通常的见解——细胞内含物的撤离必须先降解成溶质后再行转移——来解释,却有助于支持原生质主动撤离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豫棉1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从夏棉商855中的天然变异株中经过连续选择定向培育集丰产、优质、早熟、抗病于一体的棉花新品种.1996年该品种在新疆试种成功,1997年种植面积为1 259.9 hm2,1998年在南疆5地州种植面积猛增到22 666.7 hm2,并于当年12月上旬经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准予在新疆棉区南疆亚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草鱼、鲢、鳙秋繁及其对次年春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秋催产草鱼、鲂、鲢、鳙亲鱼256组,共获鱼苗5040万尾。平均催产率78.2%,受精率71.9%,孵化率75.4%。秋繁鱼苗当年可育成10cm以上鲢、鳙鱼种和8cm以上草鱼、鲂鱼种。鱼苗到鱼种成活率为37.2%。秋繁亲鱼次年春繁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不受影响,产卵量比往年未秋繁者低6.8%~9.6%,卵径、卵粒重和鱼苗体长等无显著差异。草鱼、鲢、鳙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春繁后经60天左右强化培育,卵巢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可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6.
腐霉对甲霜灵抗性测定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测定了腐霉属的8个种209个菌株对甲霜灵在浓度为0.5和50ug/ml时的抗性,从实验中观察到不同菌株对甲霜灵抗性变化的范围非常大,有95株在0.5ug/ml时,菌丝即停止生长,在20株在50ug/ml时,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几乎一样。经鉴定,这209株菌中,优势种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刺腐霉(P.spinosum)。20株高抗菌中,P.ultimum占16株,P.irregulare占2株,P.spinosum和P.graminicola各占1株。盆栽试验表明: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sp.CR56对高抗菌株P.ultimum ONCUR01引起黄瓜苗期猝倒病具有显著的防效,防效与甲霜灵和五氯硝基苯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Ching-Wen Lou Ming-Gene Tu Chao-Tsang Lu Po-Ching Lu Jia-Horng Lin 《Fibers and Polymers》2014,15(8):1739-1744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periodontal diseases, as it helps periodontal tissues to regenerate.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dures for gela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w melting-point polylactic acid (LPLA) net/chitosan composite membranes. After immersion in a chitosan solution, LPLA nets undergo different steps of gelation and freeze-drying, forming the porous LPLA/Chitosan composite membranes. The tensile strength, swelling, degradation and water content of the resulting membranes are then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ifferent sequences for gelation influence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swelling ratio, but do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water content ratio and contact angle. 相似文献
8.
龙头鱼(Harpodonnebereus),主要分布在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以我国东南沿海近岸线及河口底部最为常见,是近海张网作业的主要渔获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结构的变化,龙头鱼资源富增,因此国内部分厂家开发出多种龙头鱼调味干品的生产工艺,但因原料水分含量高,以致烘干时间长、能耗高,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随着龙头鱼产量的逐年上升,如何快速、及时地完成制干,是一项既符合经济效益.又能合理利用资源的海洋渔业生产经营新模式。一、材料与方法1龙头鱼:市购新鲜原料,条长2(:L-25c。2主要仪器设备:酸度计pHB-l,离… 相似文献
9.
黄瓜全雌性基因连锁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本研究以全雌品种‘戴多星’自交系和弱雌品种‘北京截头’自交系为双亲杂交获得F1 ,然后得到F2 性型分离群体, 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构建全雌和弱雌两个基因池, 筛选了64对AFLP选择性引物EcoR I-NN +Mse I-NNN组合, 发现EcoR I-TG +Mse I-CAC引物组合在全雌基因池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34 bp的特异带。经F2 代单株验证, 该特异条带能在全雌单株中稳定出现。以MAP MAKER (Version 310) 软件分析, 该标记与全雌性位点的连锁距离在617 cM。命名该连锁标记为TG/CAC234。将该特异条带回收、克隆、测序, 设计特异SCAR引物, 再对F2 代单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仅在全雌单株中扩增出1条分子量为166 bp 的特异带, 表明已成功地将与黄瓜全雌性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 该标记命名为SA166。 相似文献
10.
桑树内源激素及其生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近20年来桑树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五类激素在桑树生长发育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