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68篇 |
免费 | 1227篇 |
国内免费 | 106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63篇 |
农学 | 1517篇 |
基础科学 | 1029篇 |
1840篇 | |
综合类 | 4453篇 |
农作物 | 879篇 |
水产渔业 | 562篇 |
畜牧兽医 | 1656篇 |
园艺 | 572篇 |
植物保护 | 7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68篇 |
2023年 | 237篇 |
2022年 | 524篇 |
2021年 | 564篇 |
2020年 | 582篇 |
2019年 | 541篇 |
2018年 | 355篇 |
2017年 | 521篇 |
2016年 | 456篇 |
2015年 | 602篇 |
2014年 | 558篇 |
2013年 | 795篇 |
2012年 | 969篇 |
2011年 | 928篇 |
2010年 | 891篇 |
2009年 | 788篇 |
2008年 | 726篇 |
2007年 | 654篇 |
2006年 | 616篇 |
2005年 | 494篇 |
2004年 | 269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215篇 |
2000年 | 198篇 |
1999年 | 207篇 |
1998年 | 179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45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39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0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牛口服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3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北京郊区某农场选取10头健康成年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试验(5头,每周每头口服维生素A100万单位)和对照(5头,不作任何处理)两组。8周以后检测发现,试验组血清钙和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尾椎骨皮质变薄,密度下降,呈现骨质吸收现象;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下降(P<0.05);其活性代谢产物25-羟维生素D3(25-OH-D3)极显著下降(P<0.01);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雷公山地区的25个村寨、69位猎人自1989~1993年4年来的雉类猎捕状况作了调查统计,面积473km2。结果表明:4年来雉类猎捕方法有8种,猎捕量计732只,年平均183只,平均狩猎强度为3.95只/(人·a),均逐年下降,这对该地区雉类资源的现状和今后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奶牛乳酸中毒是和瘤胃内增加大量乳酸相关联的,而乳酸来自于含有瘤胃高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日粮,或合有较低的有效纤维的牧草,或两者都有之。其症状包括两个分别不同的解剖区域,就是胃肠道和体液,同时又是和乳酸的产生、利用和吸收的效率和程度相关。临床表现的范围包括失去食欲到动物死亡。当瘤胃中的乳酸利用菌不断减少而乳酸产生菌不断增多时,乳酸就在瘤胃中聚集。酸中毒对动物身体生理学的系统影响有几方面,其中包括蹄叶炎,这是一种真皮弥漫性无菌性炎症。尽管营养是其发病基础,但病因学分析其起因包含大量的相互作用的因子,如代谢和消化紊乱,产后应激以及局部创伤等,这些因子又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导致脚部的退化变质。蹄叶炎的严重程度和酸中毒损害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相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持续的脚部供血不足,导致趾间的局部缺血。由于高产奶量的牛群需要更多的能量从而频繁面对亚临床酸中毒和蹄叶炎的威胁,而良好的管理对预防蹄叶炎是相当重要的,好的饲喂和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达赉湖保护区水鸟生境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3~11月,通过样带法对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内水乌生境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达赉湖保护区不同种水乌的生境利用显著不同,鹳形目、鸥形目和鹈形目鸟类主要选择在河漫滩草甸,鸻形目鸟类主要选择泥岸沼泽,鹤形目和鸊(?)目鸟类主要选择浅水植被区,雁形目鸟类主要选择深水区。 相似文献
7.
MO Jiayuan GAO Jiuyu FENG Lingli LI Yueyue TIAN Weilong LIU Xiaoxiao CHENG Feng LIANG Liang LEI Shuqiao WEN Wei LIANG Jing LAN Ganqiu 《中国畜牧兽医》2007,47(12):3965-3975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markers related to alive litter size of Bama Xiang pigs,th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was used to map and screen the candidate genes affecting the alive litter size trait.Ear tissue samples of 297 Bama Xiang pigs with multiple parity records were collected,and DNA was extracted and genotyped by porcine 50K SNP beadchip.After quality control and genotype imputation,the alive litter size of Bama Xiang pigs were GWAS by Tass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number born alive per litter of Bama Xiang pigs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arity in the range of 1-9 parities.A total of 32 816 SNPs were obtained after quality control and filtration.8 SNPs related to alive litter size of Bama Xiang pigs were screened b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which were significant at genome or chromosome level.Based on the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he coding genes in the region between 500 kb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associated significant SNP loci,and the QTL regions and gene functions related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traits,4 genes (CAPZB,MSH3,CITED2 and HSD17B7) were finally identified to be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alive litter size of Bama Xiang pigs. 相似文献
8.
9.
10.
经过对加利福尼亚兔进行3个世代纯种选育后,繁殖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三世代窝产仔数、产活仔数、35日龄断奶窝重分别为7.73只、7.33只、3733.64g,分别较零世代提高10.4%、11.6%和69.8%,在CP16.13%、CF14.5%的中等偏下营养条件下,四世代77日龄体重达1915g,35~77日龄日增重为27.11克,屠宰率达56.2%,兔群整齐度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