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1篇
  158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姜海龙  王庆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98-299,301
对处于转制时期的文化出版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2.
以帽儿山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共同构建的模式,提出了一套天然林小班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3个层次,4个指标、12个指标变量。结合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打分法,运用GIS数据地理技术,获得各指标变量的权重值及其评价值。经计算获得小班综合评价值。根据小班资源的综合评价,并天然林保护的基本准则,将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小班划分为4个保育等级。  相似文献   
73.
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解析木资料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影响樟子松生长的最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量、树高总生长量和逐年生长量及直径和村积的逐年生长量与降水量都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在东北东部山地范围内、降水量越大,樟子松生长越好;(2)在15~20a之前的幼龄阶段,≥10℃积温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也比较大,而在15~20a之后、≥10℃积温成为次要因子;(3)除当年一些气候因子(以降水量为主)对樟子松树高、直径和材积的年际生长量有重要影响外.前1年许多气候因子.特别是与营养积累有关的气候因子(如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测定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华中猴头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中的粗蛋白、粗多糖和水溶性粗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并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粗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的粗蛋白、粗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以及粗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猴头菌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小菌剌期比前一时期有所增加),而多糖含量则总体呈上升趋势(小菌刺期比后一时期高),β-葡聚糖含量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分裂期粗多糖在浓度500 μg/mL时对RAW264.7释放NO的促进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75.
为探明我国西北半干旱区"粮经饲"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肥力效应,于2017年在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设置玉米-豌豆(C-Pe)、玉米-玉米(C-C)、2龄苜蓿(2A)、高粱-马铃薯(B-Po)、燕麦-玉米(O-C)、马铃薯-燕麦(Po-O)、豌豆-高粱(Pe-B)7种轮作处理模式,研究了不同粮草轮作模式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特征,并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轮作处理模式对土壤养分影响显著,与其他轮作模式相比,2A模式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而C-C模式增加了对养分的消耗,C-Pe和Po-O模式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B-Po和O-C模式,轮作处理对全钾含量影响较小。(2)不同轮作处理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2A模式较其他轮作模式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P<0.05),C-C模式土壤酶活性最低。O-C和Pe-B模式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B-Po模式。(3)不同轮作处理模式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显著,且各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并有明显的土层垂直分布规律,与其他轮作模式相比,2A、C-C和B-Po模式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显著下降(P<0.05),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O-C模式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明显增加,真菌数量降低。(4)运用主成分分析-数值聚类方法对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的15个指标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提取的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38%,第1主成分以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贡献最大,达63.56%,第2主成分以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贡献最大,达25.82%,且各轮作模式在2个主成分上的综合得分排名为2A>Pe-B>C-Pe>O-C>Po-O>B-Po>C-C。再以2个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将7个模式共分为3类,第1类(2A)土壤综合肥力最好;第2类(Pe-B、O-C、C-Pe、Po-O、B-Po)土壤综合肥力较好;第3类(C-C)土壤综合肥力较差。研究结果为当地耕作方式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6.
杂23是利用雄性不育与单、双低优质油菜品种资源杂交、转育测交筛选和连续回交定向培育而成的甘蓝型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耐)菌核病和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2000多hm2大田生产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7.
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及评价大麦的耐盐性,进行了Na Cl胁迫下不同大麦品种种子萌发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大麦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盐害指数随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大麦品种间种子萌发存在一定的差异,苏农6472、盐99218、C2118、美97-1338、Numar和海盐大麦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通过盐土(土壤含盐量4‰)和脱盐土的对比试验,发现大麦品种在盐土条件下的穗数、穗粒数明显低于脱盐土,而盐土条件下的千粒重高于脱盐土;各品种在盐土下的株高明显低于脱盐土。在盐土条件下,海盐大麦、沪01-2946和苏农6472分别获得4 344、4 311和4 282.5kg·hm-2的籽粒产量,是供试品种中耐盐性最强的品种。本研究不仅为大麦的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盐渍化地区的麦种植鉴定出了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78.
PMSG对母兔卵巢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三种不同剂量的国产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28只成年哈白母兔进行处理,剂量分别为30IU,50IU和80IU,间隔48小时后耳静脉一次性注射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均为80IU,再隔48小时后手术冲卵,观察母兔卵巢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剂量30IU、50IU和80IU处理后的母兔平均排卵点数分别为9.5个、10.8个和15.2个,其中以80IU的PMSG剂量组的排卵点个数为最高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48小时后各组的卵巢上可见卵泡数分别平均为43.0个、33.4个和35.9个,其中以30IU的PMSG组的未成熟卵泡数为量多,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组的充血卵泡数分别为2.5个、2.0个和9.4个。80IU的PMSG剂量组的充血卵泡高于30IU和50IU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79.
取发生不同程度菌种退化的相同来源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袋栽菌株和栽培菌包,观察其在PDA平板上的分纯情况和形态特征;采用LBL液体培养基检测不同菌株对培养基的脱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退化菌株经过分离可以得到不同菌落形态的分离菌株,而且对LBL液体培养基表现不同的脱色能力,退化严重的菌株脱色能力最差,说明LBL液体培养基的脱色反应结合菌种纯度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生产上的退化菌株。  相似文献   
80.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镁对PIC育肥猪肉质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 g镁。结果表明:每头添加镁2 g/d有提高色素含量趋势(P>0.05),添加4 g/d可极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7.41%(P<0.01),添加6 g/d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P<0.05);肉色评分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2 g/d可以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5),4、6 g/d可极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1);随镁添加量的增加,肌肉pH值显著提高(P<0.05),6 g/d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宰前5 d补镁可增加肉色,显著提高肌肉pH值,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