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92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5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01篇 |
农学 | 323篇 |
基础科学 | 294篇 |
736篇 | |
综合类 | 3023篇 |
农作物 | 417篇 |
水产渔业 | 332篇 |
畜牧兽医 | 1130篇 |
园艺 | 508篇 |
植物保护 | 3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28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377篇 |
2021年 | 304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327篇 |
2018年 | 195篇 |
2017年 | 293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289篇 |
2014年 | 326篇 |
2013年 | 414篇 |
2012年 | 584篇 |
2011年 | 559篇 |
2010年 | 534篇 |
2009年 | 471篇 |
2008年 | 452篇 |
2007年 | 435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257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河南省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是河南省重要的水资源。采用模糊评价法、国际F值法、一票否决法对河南浅层地下水进行评价。选用Fe、Mn、Cu、Zn、Hg、As、Cd、Cr6 、Pb、Ni等19个指标,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典型地下水样超标组分与各种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统计分析各种评价结果的分布特征,确定了适用于河南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方法是模糊评判法。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浅层地下水中,Ⅱ类水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4%,V类水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控制河南地下水的关键指标为SO42-、Cl-、Fe、Mn,溶解总固体、总硬度,NO3-、NO2-。文章还对地下水水质的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探讨高等院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特点和管理模式,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建设大型仪器平台,发挥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作用,提高科研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3.
24.
25.
基于图素拼装原型的轴类零件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轴类零件的设计中,以图素拼装原理为基础实现参数化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利用图素拼装原理,将轴类零件设计中重复出现的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几何形体提取出来,作为基本图素的参数化绘图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及图形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6.
27.
28.
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及再生水园林灌溉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对再生水应用于园林灌溉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9.
在分析宽甸县小流域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土流失的产生原因、程度及危害,调整土地结构,优化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区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不但使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使当地的综合效益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30.
通过分析近30年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性变化,揭示花生生产格局演变规律,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全省花生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利用1990—2018年河南省统计数据,采用生产重心、产地集中度、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随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花生生产由最初的集中走向分散,且生产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豫中、豫东等传统花生产区在花生主产地市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豫南地区在河南省花生生产中重要性越来越大,该地区拥有较高的生产集中度和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已成为河南省花生生产优势区域,且优势在逐步增强。科技支撑和政策引导推动了各区域花生的生产,且导致各市发展差异化显著。例如豫南地区优势逐步增强,豫西地区小幅发展,而豫东和豫中的优势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