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7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林业   639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315篇
  723篇
综合类   3886篇
农作物   619篇
水产渔业   367篇
畜牧兽医   1494篇
园艺   663篇
植物保护   3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测定热应激状态下奶牛饲喂不同浓度大豆黄酮后血细胞数、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变化,研究大豆黄酮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选取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40头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均分为4组(n=10)。试验Ⅰ、Ⅱ、Ⅲ组每头牛日粮中分别添加大豆黄酮200mg/d、300mg/d和400mg/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60d。在试验开始时及试验第10、30、60天测定各组牛血液常规指标,且记录其体温(T)、脉搏数(P)和呼吸数(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体温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Ⅱ组、Ⅲ组脉搏数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Ⅲ组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证明,大豆黄酮可以通过调节机体代谢发挥抗热应激的作用,进而改善热应激奶牛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992.
2010~2012年在怒江流域等海拔1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马鹿花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造林中最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混交模式为马鹿花×小叶榕,其种植效果好,其次为马鹿花X印度黄檀X小叶榕X高山榕×零星大青树混交模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模式对马鹿花的株高、地径和冠幅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提高葡萄园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构建了牧草-鹅-鲜食葡萄循环生态种养体系。实践表明,在设施葡萄园推广套种牧草养鹅、鹅粪生产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种植葡萄和牧草等高效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牧草-鹅-鲜食葡萄循环生态种养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有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缓控释氮肥对高羊茅草坪生长及氮素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释放期为30和60d的树脂包膜尿素(PCU30、PCU60),硫包衣尿素(SCU),抑制剂型缓释尿素(UI)和普通尿素(U)对高羊茅草坪生长、氮素吸收及氮素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年施氮量260kg/hm 的情况下,PCU30、PCU60和SCU 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可以满足高羊茅草坪正常生长需要,其草屑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一年4 次施用处理;氮素气态损失方面,UI处理的氨挥发损失氮量高达44.42kg/hm,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其NO 排放氮量为6.46kg/hm,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PCU30、PCU60、SCU 处理的氨挥发量和NO 排放氮量分别为17.67,13.59,18.54kg/hm 和8.14,6.92 ,9.91kg/hm,显著低于U处 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高羊茅草坪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树脂包膜尿素PCU60较为适宜,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挥发损失,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95.
Hewson, J., Johnson, R., Arroyo, L. G., Diaz‐Mendez, A., Ruiz‐López, J. A., Gu, Y., del Castillo, J. R. E.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infusion with intermittent bolus administration of cefotaxime on blood and cavity fluid drug concentrations in neonatal foals. J. vet. Pharmacol. Therap.  36 , 68–77. Healthy neonatal foals were treated with cefotaxime by bolus (40 mg/kg IV q6h for 12 doses; n = 10) or by infusion (loading dose of 40 mg/kg IV followed by continuous infusion of a total daily dose of 160 mg/kg per 24 h for 3 days; n = 5).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was determined, and concentrations in cavity fluids were measured at steady state (72 h). Highest measured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 in the bolus group was 88.09 μg/mL and minimum drug concentration (Cmin) was 0.78 μg/mL at 6‐h postadministration (immediately before each next dose), whereas infusion resulted in a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of 16.10 μg/mL in the infusion group. Mean cefotaxime concentration in joint fluid at 72 h was higher (P = 0.051) in the infusion group (5.02 μg/mL) compared to the bolus group (0.78 μg/mL). Drug concentration in CSF at 72 h 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P = 0.243) and was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serum concentrations in either group. Insufficient data on pulmonary epithelial lining fluid were available to compare the methods of administration for cefotaxime in this cavity fluid. Results support continuous drug infusion over bolus dosing in the treatment for neonatal foal septicemia to optimize time that cefotaxime concentration exceeds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common equine pathogens.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牛源犬新孢子虫NcSRS2-NcGRA7融合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提取牛源犬新孢子虫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扩增犬新孢子虫表面蛋白基因NcSRS2和致密颗粒蛋白基因NcGRA7,SOE-PCR技术拼接NcSRS2和NcGRA7基因,构建NcSRS2-NcGRA7融合基因重组克隆质粒,并进行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NcSRS2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1 061 bp,NcGRA7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364 bp,NcSRS2-NcGRA7融合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1 482 bp;获得重组克隆质粒pMD18-NcSRS2-NcGRA7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正确;测序分析表明,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美国株犬新孢子虫(AF061249、AF176649)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经DNAman等软件分析,预测NcSRS2-NcGRA7融合蛋白抗原指数较高,融合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三级结构中2种蛋白独立折叠,并借助Linker互相连接,功能互不影响。本试验为牛源犬新孢子虫NcSRS2-NcGRA7融合蛋白的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选用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为模型,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鉴定神经元.用不同浓度(0、5、10、20 μmol/L)醋酸镉染毒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12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Ca2-]i,ATPase酶试剂盒测定Na-K+ 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测定钙调蛋白(CaM) 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细胞呈现NSE阳性染色,证明是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各镉染毒组细胞内[Ca2+]i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20 μmol/L组CaM 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镉可能通过影响CaM的转录水平与维持钙稳态相关的酶(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干扰神经元细胞内钙稳态,进而造成神经元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98.
改进传统的两步原位胶原酶灌流法,调整灌流液及灌流条件,梯度离心纯化肝细胞.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大鼠肝细胞产量、纯度、活力均较高.该方法为一高效实用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999.
利用5.84×1015 Bq60Co放射源研究了放射源单层排列与3层排列对剂量不均匀度及射线利用率的影响.放射源单层排列时,垂直方向剂量分布不均匀度为5.32,复方甘草片产品箱内剂量不均匀度为1.46,需进行人工换层操作,射线利用率达28.4%.放射源3层排列时,垂直方向剂量不均匀度为1.15,复方甘草片产品箱内剂量不均匀度为1.48,射线利用率达29.0%.两种排源方式的射线利用率相差0.6个百分点,差异不明显,但3层排源较单层排源省时省力,产品辐照质量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对一步扩增法和两步扩增法在DDRT-PCR中的扩增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片段大小都在150~1500 bp之间,但条带数量和清晰度不同。一步扩增法得到的扩增条带为30~45 条,条带较模糊,两步扩增法得到的扩增条带为40~60条,条带清晰。一步扩增法获得102 条玉米抗大斑病差异表达条带,只有55条带中的cDNA能够成功回收并产生有效扩增,差异条带回收率为53 9%,而两步扩增法获得了148条差异条带,其中138条带都能得到有效回收和扩增,回收率达93 2%。因此,两步扩增法更有利于差异条带的回收和二次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