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4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739篇
林业   639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315篇
  723篇
综合类   3886篇
农作物   619篇
水产渔业   367篇
畜牧兽医   1493篇
园艺   663篇
植物保护   3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本试验旨在研究辛硫磷(Phoxim)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辛硫磷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将36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2个染毒组,染毒组大鼠分别以30(低剂量组)和300μmol/kg体重剂量(高剂量组)灌服辛硫磷,连续灌服153、0 d后,分别测定血浆和肝脏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辛硫磷染毒后大鼠血浆和肝脏ChE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尤其是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浆ChE最大降低至对照组的22%,肝匀浆中ChE活性降低至对照组的75%。大鼠血浆和肝脏SOD、GSH-Px活性变化随染毒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血浆和肝脏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组织学检查显示辛硫磷可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本研究表明,大鼠辛硫磷持续染毒可以诱导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并导致肝脏结构损伤,说明氧化应激在辛硫磷的肝脏毒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2.
重组GP5AB蛋白间接ELISA检测PRRSV抗体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ST-GP5AB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用于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2μg/mL,最佳封闭液为0.15%BSA,37℃封闭2 h后,再4℃封闭24 h,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200,其作用时间为60m in,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20 000,最适作用时间为90 m in,37℃显色10 m in,S/P≥0.284为阳性,S/P≤0.26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为可疑的判定标准。该抗原与猪其他4种临床症状类似的疾病的阳性血清反应呈阴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7%,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应用本方法初步检测了一些疫苗免疫仔猪血清样品,并与重组N蛋白和PRRSV抗原同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抗原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3.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河源区人工草地建成后植被恢复效果、生长动态、植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及其演替的分析表明:植物生长季节,垂穗披碱草人工、半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和高度的增长趋势符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规律,植被盖度的增长趋势符合“快(初期)-慢(中期)-慢(后期)”的规律。人工草地建植后第二年,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优势种群特征、草场质量和土壤特征因不同草地类型而有所变化。人工草地在建成后4年内植物群落由“生产稳定性”急剧向“生态稳定性”转化,呈现出明显的退化态势,退化原因与毒杂草侵入和有效养分逐步匮缺有关。加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成以后的后期管理如灭杂、灭鼠、施肥和禁止放牧等,对防止人工草地退化,提高利用效率,保证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生产稳定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4.
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附红细胞体和多种血营养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合成引物HM-f/HM-r,在反向引物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以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可变区序列设计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探针的5′端用地高辛标记,成功地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PCR产物对应的微孔板杂交-酶反应显色OD值,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2.1012-0.4492×logx,其相关系数R为0.977,显示对未知样品可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与猪的多种细菌性病原、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和E.wenyonii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常规PCR琼脂糖电泳检测提高了近100倍。用建立的方法对3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有12份检测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155.
影响中药多糖作用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20世纪50年代,由于多糖免疫活性的发现,使得多糖成为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6.
中药复方多糖及其均一组分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自拟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提取的复方多糖及其均一组分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日龄健康雏鸡660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55只。分别于15、16、17日龄口服黄芪多糖 环磷酰胺、复方多糖 环磷酰胺、GCPS-1-A-Ⅰ(多糖均一组分Ⅰ) 环磷酰胺、GCPS-2-A-Ⅱ(多糖均一组分Ⅱ) 环磷酰胺、GCPS-3-A-Ⅲ(多糖均一组分Ⅲ) 环磷酰胺、黄芪多糖、复方多糖、GCPS-1-A-Ⅰ、GCPS-2-A-Ⅱ、GCPS-3-A-Ⅲ、生理盐水、肌注环磷酰胺。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采血,测定红细胞数量;分别在NDⅣ系疫苗首免后7、14、21 d,二免后7、14、21 d采血、分离血清,测定ND-H I抗体效价。结果:中药复方多糖及其均一组分可使雏鸡红细胞数量、首免和二免后ND-H I抗体效价明显升高,其中以GCPS-2-A-Ⅱ组效果最佳;环磷酰胺可使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中药多糖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水平,复方多糖 环磷酰胺组、GCPS-2-A-Ⅱ 环磷酰胺组、GCPS-1-A-Ⅰ组、GCPS-3-A-Ⅲ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复方多糖组、GCPS-2-A-Ⅱ组与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中药复方多糖均一组分具有很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是其纯度与免疫增强效果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7.
选用5、8、11日龄的雏鸡进行鸡球虫单卵囊分离试验,研究不同感染日龄对鸡球虫单卵囊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从感染成功率、潜伏期、高峰期的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和从每只感染雏鸡收集到的球虫卵囊数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发现感染11日龄的雏鸡单卵囊分离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8.
为了测定猪卵巢组织磷酸二酯酶(PDE)同工酶基因表达类型与活性规律,研究相关中药的作用机理,为繁殖障碍性疾病治疗积累资料。作者提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卵巢组织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PDE同工酶在其中的表达。选取催情散等复方及单味药,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根据作用前后cAMP/cGMP含量的变化,分析对PDE活性的影响。结果检测的18个PDE亚型中除PDE4C外,PDE 1A、1B、1C、2A、3A、3B、4A、4B、4D、5A、7A、7B、8A、8B、9A、10A、11A mRNA在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卵巢组织PDE活性较强,其中cGMP-PDE活性大于cAMP-PDE活性。催情散对卵巢组织cGMP-PDE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单味药淫阳藿作用最强。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组织含有丰富的PDE同工酶,在通过环核苷酸水平卵巢机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催情散的作用与显著抑制cGMP-PD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9.
日粮中25-OH-D3、VD3不同水平组合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25-OH-D3(μg/kg)、VD3(IU/kg)的添加量分别为0、2760,69、0,34.5、1380,34.5、2760,69、1380,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健康艾维茵肉公雏,共200只,研究25-OH-D3和VD3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肉仔鸡生长性能均较好,而且相互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中组合添加25-OH-D334.5μg/kg和VD31380 IU/kg时,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0.
AIM: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ong-term regulated expansion of JAK2 transduced human CD34+ cord blood cells in vitro.METHODS: A retrovirus (RV) vector which contains JAK2 catalytic domain and two binding sites for a chemical inducer,dimerization (AP20187),was cloned (designated MGI-F2JAK2).CD34+cells were enriched from cord blood with a MiniMACS system.The purified CD34+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supernatant from the retrovirus packaging cell line that expressed JAK2.Following transduction,cells were expanded into four groups: AP20187 alone,FL alone,TPO,alone,AP20187+FL+TPO,respectively.The expanded cells were monitored by GFP expression,immunophenotyping,progenitor colony assay,karyotype analysis as well as tumorigenesis in nude mice.RESULTS: The purity of selected CD34+ cells was over 91% and gene transfer rate was 49.32%±6.21%.Only the group of AP20187 +FL+ TPO was obtained a significant sustained outgrowth of the transduced CD34+ cord blood cells.The percentage of GFP+ cells consistently produced a rise to the 90% peak level by the end of 8th week of culture.Flow cytometr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henotype of the expanded cells was CD33+,CD61+ and Gly-A+ partial positive;CD38+ and HLA-DR+ strong positive,while CD2,CD7 and CD19 were almost negative.Colony assays performed in methycelluos,which can give rise to BFU-E,CFU-GM and CFU-Mix,the CFU-GM was predominantly in all colonies.The tumor was not observed in nude mice and the karyotype analysis was normal from expanded cells.CONCLU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P20187-mediated activation of JAK2 signaling is capable of stimulating expansion JAK2 transduced CB CD34+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FL and TPO.This system may have applications for studies in signaling transduction,hematopoiesis,and for gene and cell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