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6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673篇
林业   563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358篇
  771篇
综合类   3335篇
农作物   584篇
水产渔业   250篇
畜牧兽医   972篇
园艺   389篇
植物保护   42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冷水江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典型的“先有工矿后有城市”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经过近百年“掠夺式”开发的工业化进程,境内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状况整体恶化趋势未根本得到缓解,通过植被恢复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客观分析工矿区森林植被现状与破坏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植被恢复、实施生态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2.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花期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思茅松种子园16个无性系花期观察,结果表明:①球花在开放过程中有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颜色变化,单个雄球花序和整个雄球花序簇开放是从基部至顶部;雌球花开放是由花顶部至基部开放,闭合时顺序相反。②不同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无性系内散粉期与授粉期具有同步性,散粉期包含于授粉期内。③同一无性系内不同分株间花期同步性较好。④同一植株不同方位花期差异不明显,而不同层次雌球花有一定的差异,雄球花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寄生的耐受性并探讨其入侵前后的生理响应,为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泽兰实蝇寄生后,于初现羽化窗时测量紫茎泽兰原产地(墨西哥)和入侵地(中国)种群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全部羽化后测定并计算紫茎泽兰的株高、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比茎长等生长指标,比较分析泽兰实蝇寄生后不同种群紫茎泽兰的抗性和耐受性.[结果]在泽兰实蝇寄生条件下,入侵地紫茎泽兰的总生物量、茎生物量比和根冠比较原产地种群分别显著升高37.80%、15.38%和21.77%(P<0.05,下同);入侵地紫茎泽兰PAL、POD和SOD活性分别较原产地显著降低46.91%、46.60%和37.52%,而PPO活性与原产地紫茎泽兰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入侵地紫茎泽兰的Pro和MDA含量分别较原产地显著增加66.30%和145.08%.[结论]入侵后紫茎泽兰的资源分配策略发生改变,入侵地紫茎泽兰种群对泽兰实蝇寄生的耐受性增强,对泽兰实蝇的防御响应有所降低,防御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4.
[目的]优化雪胆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雪胆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雪胆水溶性多糖、碱液浸提法提取雪胆水不溶性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2种雪胆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测定雪胆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影响热水浸提雪胆水溶性多糖的因素排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雪胆水溶性多糖提取率为(28.70±0.63)%;影响碱液浸提雪胆水不溶性多糖的因素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8、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雪胆水不溶性多糖提取率为(31.43±0.42)%.雪胆水溶性多糖和水不溶性多糖对·OH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2种雪胆多糖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在50.00%以上,质量浓度为0.1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在50.00%以上;此外,2种多糖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和清除O-2·能力,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获得雪胆水溶性多糖热水浸提工艺和雪胆水不溶性多糖碱液浸提工艺,提取操作简便,方法可行,提取的2种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5.
招远市是红富士之乡,是我国红富士苹果的主产区之一。产出的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 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备受市场欢迎和好评。产量稳定、质量上乘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得益于果农的辛劳付出,更得意于国家的好政策。生产中,充分了解红富士的生长 特性,并及时防治病害,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前提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6.
果蔬采后冷害机制及其防控是当前采后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科技问题。果蔬冷害发生是由内在因子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并借鉴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成果,果蔬采后冷害发生调控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本文综述了热带果蔬采后冷害发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和冷害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能量代谢调控果蔬采后冷害作用,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防控果蔬冷害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
【目的】氨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 aaRSs)与遗传信息传递密切相关,已发现植物中aaRSs家族蛋白在维持翻译功能之余,还参与配子发生与胚发育、质体的早期发育以及免疫信号的感知与病害防御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利用水稻胚乳发育缺陷突变体,分析水稻色氨酰-tRNA合成酶(WRS1)在胚乳发育中的作用,证明WRS1基因编码一个影响水稻胚乳发育的关键因子。【方法】本研究通过甲烷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 EMS)诱变籼稻(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品种N22,筛选到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wrs1),图位克隆获得目标基因。对wrs1成熟种子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淀粉相关理化性质测定,利用细胞学切片分析wrs1发育中胚乳的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和GUS活性染色分析基因表达模式,通过qRT-PCR比较野生型与突变体花后12 d胚乳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野生型与突变体成熟种子中淀粉合成酶蛋白积累情况,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 wrs1突变体幼苗表现出明显的发育滞后且逐渐蔫萎死亡,从杂合突变体(WRS1wrs1)中分离到的粉质籽粒呈现明显的腹部皱缩,粒厚、千粒重下降,同时总淀粉含量下降,糊化淀粉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均低于野生型。wrs1突变体发育胚乳中复合淀粉颗粒变小,排列疏松。WRS1定位于第12染色体长臂约183 kb的区间内,测序发现编码色氨酰-tRNA合成酶(tryptophanyl-tRNA synthetase, WRS)基因的第6外显子上发生单碱基替换,导致一个保守位置上的甲硫氨酸被替换。wrs1突变体中大部分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且野生型与突变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相应蛋白积累的差异存在不一致的趋势。wrs1突变体籽粒中蛋白质积累降低,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WRS1编码色氨酰-tRNA合成酶,该基因突变后通过影响氨基酸稳态和蛋白质合成,造成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从而影响淀粉的合成与积累,导致种子发育缺陷。  相似文献   
88.
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项目组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共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65份,涉及45个农业县(市、区),范围为东经109.176821°~114.005865°、北纬24.943720°~29.819774°、海拔31.33~1469.00m,并对湖南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为明确中国不同春麦区小麦地方种质对当前小麦生产上流行的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的抗性水平及其所含抗性基因,利用条锈病菌生理小种条中32(CYR32)和条中34(CYR34)及混合生理小种(致病类群)对来自5个春麦区的196份小麦地方种质进行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并通过6个已知条锈病抗性基因Yr9、Yr18、Yr26、Yr48、Yr65Yr67对其所含重要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在苗期,有11份小麦地方种质对CYR32表现出抗性,有12份对CYR34表现出抗性,分别占供试种质总数的5.61%和6.12%;有6份对CYR32和CYR34均表现出抗性;在成株期,有59份小麦地方种质在5个田间诱导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抗性。有119份小麦地方种质检测到含抗性基因,其中有3份携带Yr9,有50份携带Yr18,有43份携带Yr48,有54份携带Yr65,所有供试种质均未检测到Yr26Yr67,抗性基因的组合分析发现,共有31份小麦地方种质携带4种抗性基因组合类型Yr9+Yr18、Yr18+Yr48、Yr18+Yr65Yr48+Yr65。表明来自中国5个春麦区的小麦地方种质条锈病抗性表型呈多样性,且携带目前在小麦抗病育种和生产上有效的条锈病抗性基因(组合),建议加大对小麦地方种质的保护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杨树(Populu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林草复合系统中两种植物根系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利用WinRHIZOTM对3 a生紫花苜蓿和7 a生杨树在单作和间作条件下0~60 cm土层中的根长密度(RLD)、平均根直径(ARD)和比根长(SRL)的分布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紫花苜蓿RLD降低了10.01%~54.29%,20~60 cm土壤中紫花苜蓿ARD降低了11.15%~37.30%, 间作苜蓿的SRL比单作苜蓿高10.52%~28.78%;间作增加了 0~40 cm土层中杨树ARD的20.36%~28.08%,增加了苜蓿种植区域0~20 cm土层中杨树RLD的15.51%~34.23%。杨树SRL受到的影响较小,仅在8月5日的0~20 cm 土层中测得单作和间作SRL存在差异,单作杨树SRL比间作杨树高14.46%。单作和间作苜蓿的最高产量均在第一次收获时期,间作降低了苜蓿的产量,在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收获中产量分别降低了24.7%、30.9% 和 43.7%,与单作苜蓿相比,杨树/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中苜蓿的总产量减少了31.2%。通过计算土地当量比,发现杨树与紫花苜蓿复合经营为杨树林带增加了额外来自紫花苜蓿的收入,能够提高系统41%的生产力。综上所述,林草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根系分布及生长受到了不利影响,而杨树根系受到了有利的影响。相比单作种植,林草复合系统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提高新疆地区防护林带生态和经济回报率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