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8篇 |
免费 | 1581篇 |
国内免费 | 9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56篇 |
农学 | 772篇 |
基础科学 | 614篇 |
1271篇 | |
综合类 | 5921篇 |
农作物 | 812篇 |
水产渔业 | 513篇 |
畜牧兽医 | 2135篇 |
园艺 | 961篇 |
植物保护 | 5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96篇 |
2023年 | 314篇 |
2022年 | 645篇 |
2021年 | 658篇 |
2020年 | 630篇 |
2019年 | 506篇 |
2018年 | 389篇 |
2017年 | 561篇 |
2016年 | 430篇 |
2015年 | 608篇 |
2014年 | 647篇 |
2013年 | 770篇 |
2012年 | 1045篇 |
2011年 | 1001篇 |
2010年 | 1057篇 |
2009年 | 886篇 |
2008年 | 894篇 |
2007年 | 803篇 |
2006年 | 633篇 |
2005年 | 509篇 |
2004年 | 305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72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62年 | 6篇 |
1956年 | 9篇 |
1955年 | 4篇 |
1953年 | 1篇 |
1948年 | 2篇 |
1947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4年 | 5篇 |
1943年 | 1篇 |
1942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194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其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强化实践教学,搭建好校企合作平台,从而达到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目的。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以选择具有管理水平一流、生产工艺先进、研发能力领先的食品制造类高端企业,通过引企入校、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创新形成了“四念四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2.
53.
为探究不同品种冬油菜在陇中旱农区的适应性及抗风蚀效应,以6种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HN12PZ16-2’‘、HN12PZ16-65’和‘平试8’,甘蓝型冬油菜‘QL-GAU-201’‘、QL-GAU-196’和‘低(1)-19’)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在陇中地区的越冬率、防风蚀效应、产量及含油量。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由于冬前根冠比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越冬存活率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越冬率最高,达88.33%。白菜型油菜由于较高的株高和千粒重,产量和含油量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产量(2937.00 kg/hm2)和含油量(43.67%)均最高。冬油菜冬前干物质积累量高,提高了农田起动风速,显著降低农田风蚀量,6个冬油菜品种农田土壤风蚀量较露地下降了88.77%~92.79%。因此‘,HN12PZ16-65’在陇中地区有较强的抗旱性,越冬率高,产量和含油量好,适应性好,且具有良好的防风蚀效应,适于陇中旱农区防风蚀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54.
A novel single phase boost typ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is introduced .The converter's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by improving on the traditional boost typ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Integrate Reset Control circuit is adopted to realize unity power factor. The Integrate Reset Control high efficiency single phase boost type power factor corrector ha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It's constant frequency operation, which is of advantage of the design of filter. The control circuit is very simple and no need for multiplier. The result is quiet perfect, the input current follows the input voltage very well. The efficiency is very high.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proves the correction of theory analysis. 相似文献
55.
不同灌水方式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防雨篷下研究了前期不同灌水处理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小麦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结果表明,灌1水条件下小麦叶片长宽和单茎干物重随灌水日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并以生育前期水分充足处理CK最高,W5100d(出苗后100 d灌水)处理次之,且总灌水量一致下小麦生育前期灌1水和灌2水效果间的差异不显著。生育前期适当推迟灌水日期有利于增加小麦生育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且灌浆中期W5100d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高于CK。小麦生育前期适当推迟灌水日期亦有利于降低植株蒸腾速率改善小麦光合特性,其中W5100d处理的光合速率比对照CK增加了11.4%。W5100d与CK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6 955.40,7 102.67 kg/hm2,但两者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灌水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与单茎干物重和产量间皆呈直线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小麦生育前期适当延长灌水日期有利于改善小麦中后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且总灌水量一致下灌水次数效果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对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植酸酶基因app A进行突变获得植酸酶基因突变体app A-2QN,利用酵母表达系统在摇瓶培养条件下表达后,该植酸酶突变体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为提高该植酸酶的表达量,降低植酸酶的生产成本,对表达该酶的重组酵母菌GS115/app A-2QN进行了高密度发酵研究,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碳源(甘油)的添加使得菌体生长达到一定密度,从而实现高效表达。在诱导蛋白质表达阶段,发酵液中甲醇的含量影响植酸酶的表达量,利用变色酸分光光度法对甲醇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5 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147 h后,菌体浓度OD600nm达到313,通过将甲醇浓度控制在2.5%左右,经过诱导102 h后,蛋白达到了较高的表达量,为7.06 g/L,酶活性(发酵效价)为2.03×105U/m L。结果表明,通过高密度发酵提高了产植酸酶app A-2QN的酵母工程菌的细胞生长密度和蛋白质表达量,揭示该重组酵母菌株具有良好的表达稳定性。 相似文献
57.
为解决在研究铁矿粉烧结液相流动性能时通常只考虑面积增长率这一终点信息,而没有考虑过程信息的缺陷以及采用多个指标来表征流动性能在使用上的不便,对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量纲分析和白金汉定理推导出了能定量表征流动性强弱的流动性特征数(LD),简化特征数方程后得到等效流动性特征数(Ld Θ)。试验采用了可视卧式高温炉,记录了铁矿粉烧结液相流动的整个过程信息,通过基础实验和对照实验确定液相流动的起点和终点之后,可以得到每一种矿粉相应的等效流动性特征数数值。测量5种铁矿粉在两种方法下的流动性指标,当只考虑面积增长率时的流动性强弱顺序为A>C≈D>B>E,新方法下为Ld ΘA>Ld ΘD>Ld ΘC≈Ld ΘE>Ld ΘB,两种方法下的指标相近,但是综合了各种重要信息的新指标能进一步区分出各个因素对流动性能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8.
抗丝黑穗病、抗败育高粱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1Tx3197曾经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该不育系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种逐渐失去了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抗性。同时该不育系小花败育日渐严重,制种产量极低,甚至造成绝收。为了改良A1Tx3197的抗病性及抗败育性,本研究利用A2保持系在A1位点含有A1育性恢复基因MS1MS1和在A1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的特点,以不育系A1Tx3197为轮回亲本,以含有抗丝黑穗病、抗败育基因的BV4为供体,通过杂交和多代回交,得到含有双抗基因的A2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在该材料自交的同时,用其对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细胞核代换,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最终育成了抗丝黑穗病、抗败育的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和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结果表明,新选育的不育系A2Sx3197在A1和A5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在A2、A3、A4、A6和9E细胞质背景下表现不育,丝黑穗平均发病率为0~0.8%,败育率为0~8.4%,抗丝黑穗病性、抗败育性明显优于被改良不育系,接近或达到抗原供体BV4水平;而在抽穗期、株高、穗长、穗宽、千粒重、穗粒重、粒色、壳色、穗形、穗型等主要性状方面与A1Tx3197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9.
不同流通温度与包装方式对采后甜玉米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流通温度和包装方式处理对甜玉米穗采后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在常温条件下流通,其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化较快,带苞叶处理的最佳流通时间为2 d,PE包装最佳流通时间为3 d;低温可以较好地保持甜玉米的营养成分,带苞叶处理的甜玉米最佳流通时间为5 d,PE包装处理的最佳流通时间为6 d;低温结合PE包装处理可以减缓水分散失以及VC含量的下降,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水溶性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基质还田对大田土壤和辣椒生长生产的影响,以日光温室连续栽培蔬菜6年的废弃基质还施露地种植辣椒,测定了不同施用量(0,45,90,135 m~3/hm~2)的土壤理化性质及辣椒生理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基质还田能够减少土壤pH变化,减小土壤容重、略微增加土壤孔隙度、保持土壤气水比,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且利于其干物质积累,其中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积累量均以T2最好。提升了辣椒叶片光合荧光的表现,T2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Fv/Fm、ΦPSⅡ均为最高,T1的q P最高,NPQ为T3最低。提高了辣椒果实的品质及产量,T2产量达67.04 t/hm~2,可溶性糖含量以T2最高,为2.21%,Vc含量T3最高,为1.97 mg/g,T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分别为2.07,204.93 mg/kg。而与此同时,较大的还田施用量(135 m~3/hm~2)在辣椒生长的中前期造成了一定的毒害现象,在生育后期此现象消失,最终各项指标全面优于未还田处理。废弃基质露地还田这样的重复利用方式切实有效,(在种植同科作物的情况下)还田施用量宜选择90 m~3/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