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252篇
基础科学   150篇
  244篇
综合类   689篇
农作物   140篇
水产渔业   112篇
畜牧兽医   412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从6个方面对参试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除ISPN8#3在陕西岐山试验地表现差以外,其余品种(系)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33.
为灵敏、快速检测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根据PDCoVM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PDCo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评价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拷贝数对数值与Ct值在1.3×103~1.3×107 copies/μL拷贝数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最低检出限为13 copies/μL,且无非特异性扩增;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CV)为0.24%~2.15%,均小于3%。利用该方法和普通RT-PCR对42份临床样品同时进行检测,发现本方法比普通RT-PCR灵敏性更高,二者符合率为95.2%。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灵敏、特异、可靠,可用于PDCo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4.
水涨龙眼结果母枝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涨龙眼花芽分化期间结果母枝内源激素iPAs、GAs、ABA及IA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理分化期花芽内源激素含量:ABA〉iPAs〉IAA〉GAs;形成分化期为:ABA〉IAA〉iPAs〉GAs。生理分化期主形态分化期叶芽内源激素含量均为:ABA〉iPAs〉GAs〉IAA。生理分化期:与叶芽相比,花芽的iPSs、GAs和IAA含量高,ABA含量低。形态分化期:  相似文献   
35.
光谱技术在茶叶理化指标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谱技术由于其快速、无损、便捷的特点,是目前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紫外可见光谱、近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等多种光谱技术的原理,着重介绍了其在茶叶分类、成分检测、品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龙眼幼苗镁素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眼镁素吸收曲线、电子探针分析以及代谢抑制剂对龙眼镁吸收影响等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龙眼镁素吸收特性取决于介质供镁状况,供镁浓度低(≤0.40 mmol/L)时,龙眼对镁的吸收受代谢控制,属主动吸收;供镁浓度高(>0.40 mmol/L)时,属被动吸收。 K+、Ca2+对镁的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机制并不相同。 K+抑制 Mg2+的吸收作用不是由于与Mg2+竞争载体,而是K+引起Mg2+载体蛋白发生变构作用;Ca2+对Mg2+吸收的影响可能与膜透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农用柴油机曲轴的强度,对曲轴材料42CrMo钢进行了磨削淬火试验,并进行了42CrMo钢的显微硬度试验及扫描电镜试验。结果表明:在磨削深度为0.1~0.6mm,调质态42CrMo钢试件表层均得到了显微硬度值高于510HV的淬硬层,最高硬度值为850HV。淬硬层表层由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成,浅表层由较粗大板条状马...  相似文献   
38.
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吉富品系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 misniloticus)2龄成鱼雌、雄个体的出肉率和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的平均出肉率为38.68%,雄性个体出肉率比雌性个体略高,吉富品系出肉率比埃及品系略高。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相关系数为0.985。在有显著意义的可量性状相关系数中(P0.01),与肉片质量和出肉率的相关性均最高的可量性状为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575;其次为体高、体长和体厚。而头长与肉片质量、出肉率均呈负相关关系。雄性个体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雌性个体,在雄性个体中,出肉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630,与体高的相关系数为0.617,均为中等程度相关。对可量性状之间的比值与出肉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普遍比单个性状高,特别在雄性个体中表现明显。其中相关系数较高的比例组合有身长/头长比值(0.765)、体长/头长比值(0.732)、身长/体厚比值(0.703),均达到较强程度的相关,比单个性状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利用可量性状预测罗非鱼的出肉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lipid requirements of the early juvenile (C1) swimming crab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based on growth performance, survival, moulting and fatty acid profile. Four test diets were formulated with graded lipid levels (3.63%, 6.70%, 10.72% and 13.91%). Each diet was fed to 4 replicates of crabs (30 crabs per replicate initial weight (8.4 ± 0.1 mg). In this study, crabs fed diets with 13.91% lipid had significantly (< 0.05) higher survival than crabs fed with 3.63% lipid, but no significant (> 0.05) improvement of survival was observed when dietary lipid increase from 6.70% to 13.91%. Crabs fed diets with 10.72% and 13.91% lipid had significant higher weight gain(WG) than crabs fed with 3.63% lipid. While crabs fed with diets containing 6.70%, 10.72% and 13.91% lipid showed no significant (> 0.05) difference in weight gain(WG). Moreover, the lowest moulting number was observed in crabs fed diets with 3.63% lipid,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0.05) among other groups. The content of LC‐PUFA and DHA in the crabs fed diets with 3.63% lipid was significant (< 0.05) lower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 0.05) difference in EPA and ARA content among all groups. The activity of lipase increased as dietary lipid level increased (from 6.70% to 10.72%). However, beyond 10.72%, a significant (< 0.05) decreased in lipase activity was observe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weight gain data indicated that crab fed diet containing 10.47% lipid level is considered as optimum lipid level for its maximum growth and moul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40.
魏倩玉  母昌考  王春琳 《水产学报》2019,43(4):1192-1200
为研究病原微生物刺激后,菲律宾蛤仔I型溶菌酶的免疫应答反应,实验采用重组表达技术,从菲律宾蛤仔中得到2种I型溶菌酶的重组蛋白rVpILYZ-1和rVpILYZ-2,发现其均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活性;其中,rVpILYZ-1对副溶血弧菌、灿烂弧菌和藤黄微球菌等具较强的抑菌活性,而rVpILYZ-2对副溶血弧菌抑菌活性较强,且二者均通过非酶抑菌活性和胞壁酸酶活性来发挥抑菌作用。结果显示,rVpILYZ-1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6.5和20 ℃,而rVpILYZ-2最适pH和温度则分别为4.5和10 ℃。此外,rVpILYZ-1和rVpILYZ-2均具免疫调理活性,能够促进血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作用。研究表明,VpILYZ-1和VpILYZ-2在菲律宾蛤仔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