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8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林业   294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205篇
  383篇
综合类   1597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687篇
园艺   243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代替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用于制霉菌素效价测定的可行性.方法 制霉菌素分别用DMSO和DMF溶解,采用美国药典中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检测制霉菌素效价.结果 DMF和DMSO均有较好的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10.0-40.0 U/mL)、检出限(2.0 U/mL)和稳定性,且DMSO方法的灵敏度、定量下限(LOQ,3.0 U/mL)优于DMF.结论 鉴于DMSO毒性明显低于DMF,且DMSO方法的分析性能特征与DMF法相当甚或更好,故DMSO可代替DMF作为溶剂用于制霉菌素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42.
于2019年5—11月对4个河蟹淡水养殖实验池塘(T1、T2、T3和T4)水质及河道补给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基于氮磷负荷及尾水排放标准,采用2种模型对养殖容量和最佳养殖密度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整个养殖周期内实验蟹塘TN均满足地表Ⅲ类水质标准,TP在养殖前期超标,末期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以磷排放标准估算,T1、T2、T3和T4在1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容量分别为4 835、3 894、5 035和4 546 kg,养殖密度分别为12 012、12 249、12 154和16 770只/hm2,4个池塘均可大量增养;以氮排放标准估算,T1、T2、T3和T4在1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容量分别为3 786、2 999、3 948和3 401 kg,养殖密度分别为9 406、9 432、9 530和12 547只/hm2,T1、T2、T3均可增养50%以上,T4还可增养19.75%。结合4个实验池塘实际养殖状况,该养殖实验池塘河蟹养殖容量为2 006~2 598 kg/hm2,养殖密度为10 229~13 296只/hm2较为适宜;相较于磷排放标准,基于氮排放标准估算的养殖容量偏低,这可能与养殖池塘补给水源水质氮含量超标有关。  相似文献   
43.
仿生鱿鱼肉鳍扑动推进机理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仿生机器鱿鱼的设计制作中,通过肉鳍摆动辅助腕的收缩以及喷水推进的组合,使得鱿鱼可以以多种运动形式进行游泳。为研究鱿鱼肉鳍的扑动推进机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生物鱿鱼外形进行等比例数值建模,计算分析鱿鱼肉鳍在不同扑动角度下的水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肉鳍占体比例、肉鳍形状等参数,研究不同参数对鱿鱼肉鳍扑动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鱿鱼肉鳍扑动过程中肉鳍上下表面出现明显涡流区与压力差,鱿鱼在该压力差的作用下完成升沉运动与水平运动;当鱿鱼肉鳍占体比例超过0.3时,升沉力与水平推进力均随肉鳍占体比例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阻力变化趋于稳定,适当增加肉鳍的占体比例可获得更高的扑动推进效率;横菱形肉鳍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与较低的游动阻力,在仿生鱿鱼设计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研究结果为仿生机器鱿鱼的设计制作提供了计算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4.
越冬暂养对雌性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越冬暂养后雌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是否存在营养流失或风味品质下降现象,该研究利用嵌入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网箱对雌性河蟹进行105天暂养,分析了暂养前后河蟹一般生物学指数、营养成分、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差异。结果显示,河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未出现“掉膏”。暂养后的河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E)显著上升(P<0.05),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E/T)显著上升(P<0.05);可食组织中腺苷酸(AMP)和肌苷酸(IMP)显著增加(P<0.05),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R)显著下降(P<0.05);虽然可食组织及卵巢中粗脂肪、C22:1和C22:4含量显著下降,但C20:2、C20:4和C20:5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PUFA/SFA比值显著上升;河蟹暂养105天后,1-辛烯-3-醇,己醛,壬醛和2-戊基呋喃为主要的挥发性物质,这些具有良好气味的物质占主导地位,表明河蟹的风味整体优于暂养前。以上结果表明,越冬暂养后河蟹的营养有一定的流失,品质和食用风味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5.
基于人参样品基质特点,采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 (m-PFC)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建立了人参中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虫啉、茚虫威和噻嗪酮5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 (0.03~0.18 μg/kg) 和定量限 (0.11~0.59 μg/kg),其定量限较中国国家标准GB 2763—2016中规定的对人参中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0.5~1 mg/kg) 低3个数量级,5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在1~500 μg/L之间。在2、10、50、100和300 μg/kg的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6%~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均小于11%,回收率较好且方法稳定。与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6份人参样品中5种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未检出相应的农药残留。该方法为研发建立更快速、准确地检测人参中农药残留的方法提供了思路,也为后续中国国家标准修订人参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 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 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 d。研究表明,三唑酰草胺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47.
树脂法提取冠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比较几种大孔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对发酵液中冠毒素的分离纯化效果,结果显示:1400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冠毒素的吸附量最大,用700 g/L乙醇洗脱,洗脱率为79%,回收率为48%。该类大孔吸附树脂操作简便、快速,比较适用于工业上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8.
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该文以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药用植物丹参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合和蒸腾作用,其目的是探讨林药复合系统中药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发展果药复合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杏-丹参复合系统中,杏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都是单峰曲线,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东西冠下测点的日变化规律是对称的,前者上午出现峰值,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树行中间、东林冠下和西林冠下日平均光照强度比对照分别减小25.6%、68.5%、62.6%;统计分析表明各测点光照强度达显著差异.②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得到丹参叶片的光饱和点约为236.4 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15.88 μmol/(m2·s),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56 1 mol/mol.丹参叶片CO2补偿点为30 μmol/mol, CO2饱和点为800 μmol/mol,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75 2,说明丹参为C3植物.③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降低,且各测定点间差异显著,日变化曲线规律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9.
[目的]调查修剪对幼龄期灰枣、骏枣枣头及枣吊的影响.[方法]以喀什2年生灰枣、骏枣为试材,于2010年春季枣树萌芽前进行修剪试验.[结果]修剪对灰枣和骏枣枣头萌发的影响不同,0、1A、2A和3A四处枣头平均萌发率灰枣均高于骏枣,1B、2B和3B处灰枣小于骏枣.其中0处枣头萌发率灰枣大于66;,而骏枣不足23;.灰枣0处枣头萌发率为“八”字修剪大于“人”字修剪,1A、2A处分别大于1B、2B处,3B处大于3A处;骏枣0处枣头萌发率为于高60 cm大于80 cm,1B、2B、3B处分别大于1A、2A、3A处.灰枣和骏枣枣吊平均萌发率均为1B、2B和3B处高于1A、2A和3A,并且这种差值在骏枣上表现的更明显.0、1A、1B、2A、2B、3A和3B六个调查点位的枣吊平均萌发率和枣股平均萌发枣吊数灰枣均高于骏枣.其中枣吊平均萌发率灰枣分别较骏枣高35.0;、39.1;、6.8;、56.6;、9.3;、36.7;和7.2;,枣股平均萌发枣吊数灰枣分别比骏枣多萌发1.1、2.0、1.2、1.9、1.3、0.5和0.6个.[结论]灰枣“八”字修剪0处枣头萌发率大于“人”字修剪,骏枣干高60 cm0处枣头萌发率大于80 cm;灰枣枣头萌发率总体为A处高于B处;骏枣枣头萌发率B处均高于A处.枣头平均萌发率0、1A、2A和3A四处灰枣高于骏枣,1B、2B和3B处灰枣小于骏枣.枣吊平均萌发率和枣股平均萌发枣吊数均为灰枣高于骏枣.枣吊平均萌发率灰枣和骏枣均为B处高于A处.  相似文献   
50.
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花生种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花生种子明显提高苗期根数、平均根长、下针率,并且降低出苗期株高、开花期株高以及下针期株高;各处理皆比处理7增产达到166.0~608.0 kg/hm2,增幅达4.1%~13.7%;增值832.0~3 042.0元/hm2。处理2比处理7增产、增幅、增值最高,分别为608.0 kg/hm2、13.7%、3 042.0元/hm2。表明处理2为等离子体最佳处理次数,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