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08篇 |
免费 | 377篇 |
国内免费 | 25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4篇 |
农学 | 137篇 |
基础科学 | 205篇 |
383篇 | |
综合类 | 1597篇 |
农作物 | 214篇 |
水产渔业 | 106篇 |
畜牧兽医 | 687篇 |
园艺 | 243篇 |
植物保护 | 1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167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168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282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295篇 |
2009年 | 314篇 |
2008年 | 289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6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测定了3个兰州鲇群体,即野生兰州鲇(WS)、兰州鲇亲本(Qs)、人工繁育鲇子一代(ZS),共56尾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运用MEGA 4.0、DNASP等软件对样本的968 bp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7种单倍型、99个变异位点,其中有93个是多态位点(包含74个简约信息位点),总变... 相似文献
104.
太子参根际尖孢镰刀菌绝对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太子参尖孢镰刀菌的测序结果,用设计的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其分子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不同连作年限太子参根际土壤中该尖孢镰刀菌的菌群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扩增的阳性条带106 bp,特异性、敏感性结果显示,该PCR方法对太子参镰刀菌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000012 ng/μL,而禾谷镰刀菌、茄病镰刀菌、黄曲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2)运用此方法对该太子参镰刀菌的定量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随太子参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多。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易于操作等优点,并且实现了由定性向定量的跨越,可以为太子参根际微生态中该种病原菌的动态变化研究提供方法及依据,也为阐释太子参重茬连作时伴随爆发大规模病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阐明氯化汞处理烟草悬浮细胞产生的细胞死亡具有细胞编程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和生物化学方法观察氯化汞处理细胞后的变化,并采用药理学方法,通过添加抑制剂和抗氧化剂阐明氯化汞引发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氯化汞诱导产生的细胞死亡具有PCD特征,包括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的TUNEL检测呈阳性和DNA ladder的形成。氯化汞诱导烟草悬浮细胞过氧化氢积累,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能降低细胞死亡率。蛋白激酶抑制剂、磷脂酶C和磷脂酶D的抑制剂能显著地降低氯化汞引起的细胞死亡和过氧化氢积累。【结论】氯化汞引起的细胞死亡是一种PCD,蛋白激酶和磷脂信号介导的过氧化氢积累参与细胞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张掖市6个气象站1980--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1年来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张掖市各县(区)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张掖市气象灾害频发,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发生,且季节性明显;大风、沙尘暴、冰雹年发生次数呈降低趋势,干旱、低温冻害、暴雨洪涝、高温、干热风、雪灾年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具有地区性,与海拔高度及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丁草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处理农药生产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中分离到一株能以丁草胺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BD-1,经鉴定为施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tutzeri).在纯培养的条件下测定了BD-1对丁草胺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菌浓度OD415=0.2,pH7.0、30℃条件下,BD-l对丁草胺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1.0、10.0和100.0 rag·L的丁草胺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11、0.60和0.96d.BD-1在不同pH及温度下对丁草胺的降解作用为pH 7.0>pH6.0>pH 8.0,30℃>20℃>40℃.GC/MS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丁草胺的主要微生物降解产物为2-氯-2',6'-二乙基乙酰苯胺和2,6-二乙基苯胺. 相似文献
108.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芦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某设施园艺场长期设施芦笋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梯度稀释混菌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反应系统,研究了芦笋设施种植1、3、5、8及11年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设施栽培芦笋后,土壤细菌种群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加,细菌与真菌数量比(B/F值)降低;除11年棚表现特殊外,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逐渐下降,5年和8年棚AWCD值均仅为对照1年棚的15%左右;土壤微生物代谢类群多样性减少,5年和8年棚的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S)均仅为对照1年棚的72%左右,Shannon指数均为对照1年棚的82%左右,Mc Intosh指数则均为对照1年棚的90%;不同种植年限芦笋设施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分异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对6种碳水化合物和5种氨基酸碳源的代谢利用上;设施芦笋土壤微生物参数指标对土壤p H和EC值变化响应敏感,另外,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是影响土壤微生物代谢和区系分异的2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重金属Cu递进胁迫对白茅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浓度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值下降、土壤酸化,而电导率呈持续上升,但根际土壤的pH值持续高于非根际土壤且更接近于中性。在梯度浓度的重金属Cu胁迫下,根际和非根际蔗糖酶活性随Cu浓度增加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根际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在Cu浓度为1000 mg kg-1时达到峰值,而非根际土壤则在Cu浓度为500 mg kg-1时已到达峰值。白茅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受Cu离子的影响均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但各酶受抑制率各不相同。对梯度浓度Cu胁迫下的白茅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而言,四种酶在根际土壤中的活性普遍高于非根际土壤,且Cu2+对根际酶活性的抑制率也大于非根际土壤酶。对重金属单Cu污染敏感的土壤酶类依次为磷酸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其中磷酸酶可作为检测污染土壤的指示酶。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铁矾-苏木精染色方法,研究了珍稀濒危植物青岛百合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青岛百合有6枚雄蕊,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粉囊壁发育属基本型,由6层细胞构成,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细胞发育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为四面体型、左右对称型和十字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具1个萌发沟。花粉粒在整个发育时期有不同步现象,相差1~2个时相。 相似文献